摘 要:隨著以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并快速普及,不但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習慣,而且影響著人們的體驗和認知。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與現代社會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其受到新媒體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在實踐中,新媒體已經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高度融合,成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新途徑和新載體。本文概述了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以及新媒體的含義,分析了新媒體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產生的影響,介紹了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主要特點,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創新發展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含義;影響;建議
隨著以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并快速普及,新媒體以其強大的技術優勢,構建起一個全新的傳媒形態體系,這不僅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習慣,而且影響著人們的體驗和認知。當今社會,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覆蓋社會的方方面面,與現代社會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因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受到新媒體的影響也是最為深刻和全面的。在實踐中,新媒體已經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高度融合,成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新途徑和新載體,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1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以及新媒體的含義
視覺傳達藝術并非一個新興概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在當時東京舉辦的世界設計大會上開始流行。如果究其根源,更是可以推溯到19世紀中葉的歐美印刷美術設計。因此,也可以簡單地將視覺傳達藝術視為商業美術、工藝美術、印刷美術設計、裝潢設計、平面設計的發展延伸。在現代社會,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包含了字體設計、標志設計、插圖設計、編排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影像設計諸多方面,成為一種以視覺為媒介,將信息有效傳遞給受眾的設計形式。相比于傳統的文字傳播形式,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能夠給受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傳播力度更大。優秀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衍生出很多新的形式,如目前發展迅速的互聯網產品界面設計,即UI設計。UI設計與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等專業相交叉,既突出藝術個性,又注重操作便捷,是當前一個熱門的行業。
2 新媒體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的迅速普及,離不開其顯著的技術優勢。新媒體改變了傳統媒體只能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形式進行信息傳播的不足,真正做到了讓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新媒體的內容形式多樣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可以同時呈現,能夠帶給受眾全面的感官體驗,滿足了受眾差異化的需求。這種進步必然會對受眾的視覺習慣和視覺心理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是新媒體會讓受眾對信息的情感共鳴加深,互動需求加強。而且,這種影響也會轉移到受眾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要求上。
首先,新媒體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提供了新的載體和手段。視覺信息需要相應的媒介才能夠傳遞給受眾,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無疑極大地豐富了視覺信息的傳遞媒介,在文字、圖形、色彩的基礎上,為視覺傳達藝術增加了動畫、音頻、圖像等動態載體。借助新媒體,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擁有了更新穎、更多樣化的載體和手段,能夠給受眾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其次,新媒體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交互性和吸引力強、信息量大等優點。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與新媒體有效融合,不但在載體和手段上實現了豐富創新,而且也在傳播渠道、表現形式等方面獲得了廣闊的平臺。這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順應時代發展、保持旺盛活力的關鍵因素,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創新的重要機遇。再次,新媒體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體的優勢顯著,但如何最大化地發揮出其作用,這就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面對新媒體這一新生事物,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的設計理念需要與時俱進,建立起現代的設計思維方式,掌握好現代視覺設計語言。另一方面,新媒體是建立在現代科技與設備基礎上的,而且呈高速發展態勢。若要運用好新媒體,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就要對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知識領域有較深的了解,就要對各種現代化設備有較熟練的掌握程度,這就需要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3 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主要特點
3.1 設計創作追求情景化
傳統媒體存在只能傳播單一感官信息的不足,并不能使受眾獲得全面的、綜合的認知。而新媒體在強大的技術支持下,通過數字化的處理手段,可以將文本信息、圖像信息、視頻和音頻信息高度統籌,將信息形象化和感性化呈現給受眾。受眾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感官都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形成一個具象的虛擬信息情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在新媒體的推動下,也顯現出明顯的情景化設計趨勢,除了關注受眾獲取信息的質量效果外,更加注重受眾在獲取信息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努力帶給受眾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現代舞臺設計,其運用各種機械設備和電子設備,采用了虛擬與實景結合,場面極其具有視覺沖擊力。
3.2 設計創作追求互動性
互動性是現代受眾最需要的媒體功能,也是新媒體最具優勢的特點。在新媒體環境下,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也格外注重追求互動性。互動性高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能夠激發受眾參與信息交流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夠給受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此方面,UI設計中的網頁、APP界面、游戲界面、廣告界面等設計最為突出。
3.3 設計創作追求綜合化
在新媒體的技術支持下,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獲得了多維的創作空間。文本、色彩、圖形、聲音、圖像等多種媒介融為一體,設計手法和表現手段更加多樣。尤其是現代廣告設計,大量運用了3D動畫設計、虛擬人物設計、藍幕技術等,帶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既是技術進步給視覺傳達藝術帶來的新變化和新發展,又是當前社會文化多元的具體體現。
4 新媒體環境下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創新發展建議
4.1 要從設計思想上順應新媒體環境發展
我們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在賦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科技支持和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視覺傳達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跨領域的綜合性藝術形式,設計者理應秉承包容開放的心態,主動去了解認知新媒體的優勢,積極學習掌握新媒體的技能,讓自己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此外,在新媒體環境下,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還要關注當今受眾的多樣化需求,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認真分析受眾群體構成及其特征,做好設計工作的精準化、定向化和個性化改進,這對于新時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價值體現和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4.2 要從設計理念上關注形式與內容的協調統一
利用好新媒體的技術優勢,確實可以使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更具有視覺沖擊力,這也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在設計工作中普遍追求的重點方向。但在具體實踐中,不能顧此失彼,不能一味強調設計的形式效果,而忽視了內容的豐厚與深刻,甚至出現劍走偏鋒、設計噱頭泛濫的情況。因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要重視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協調,既要發揮好新媒體的技術優勢,不斷創新設計形式,又要堅守“內容為王”的基本設計原則,在深挖內容內涵上動腦筋、下功夫,做到形式與內容齊頭并進,相得益彰。
4.3 要從設計方法上追求多樣化
當前,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工作確實存在作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跟風或者抄襲現象屢見不鮮。新媒體的出現,為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空間。設計者要結合作品類型特點和用途需求,靈活地運用新媒體技術為設計服務,力爭作品的視覺效果吸引人,作品的內涵意義感染人。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好作品的深層次設計和個性化、人性化設計,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者的一項重點工作。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從理念到方法都發生著深刻的改變,緊跟時代,不斷創新,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設計者需要積極探索,深入實踐,以期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黃鳴奮.新媒體時代藝術研究的新視野[M].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
[2] 馬景鳳.新媒體藝術設計與文化思維的理論構建[J].新聞愛好者,2019(2):114-115.
作者簡介:錢江(196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