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會議于北京召開。此次大會進一步提高了教育的地位,更加明確了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提出了對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要求。本文將十八大新時代背景與新疆基礎教育相聯系,對新疆基礎教育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新疆;基礎教育
一、新時代新疆基礎教育發展現狀
(一)入學率和升學率穩步提升
自2012年至2017年,新疆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1%,初中入學率達到99.96%,均已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初中升學率也從2012年的48.60%增加到2017年的65.66%。
(二)在校學生數、少數民族在校學生數比例上升
新時代以來,新疆中小學生人數和少數民族在校生數都呈現增長趨勢。2012年,少數民族小學生占在校小學生的68.44%,到2017年為76.04%。少數民族中學生占在校中學生的56.22%,到2017年為65.92%。
(三)學校教師負擔學生數比例有所上升
從2012年開始至2017年,平均每個小學教師負擔學生數由13.96上漲到14.91。平均每個中學教師負擔學生數從11.70上漲到11.26。在南北疆中小學中,南疆小學負擔率仍然在增長,且其基數也大于其他三類。
(四)學校規模擴大,校點布局得以優化
幼兒園在園幼兒從2012年的694300人上升為1557600人。初中升學率從84.7%上升到97.30%。北疆地區中學數量減少了104所,南疆小學減少了60所,中學減少了45所。通過減少學校數量,新疆政府集中分散教學資源,優化學校布局,提高了有限資源利用效率。
(五)教育經費逐年增加,幼兒教育經費投入飛速增長
通過計算,基礎教育投資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最大比例,達到84.1%。在基礎教育中,幼兒教育經費投入大幅度增加,增速明顯。2012年幼兒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所占比例為6.92%,截止至2017年所占比例上升為20.87%。
二、新時代新疆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在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教師流動性高,教師職業發展受限
教師流動性高的原因除了福利待遇較低以外,另一個則是其職業規劃無法實現。相比北疆,南疆地區教師評職稱,特級干部等從質量和數量上較低。
2.幼教水平參差不齊
首先,缺少專職教師,尤其是農村地區。其次,保育員培訓不規范。無證上崗現象在私立幼兒園中越來越嚴重。再次,少數民族幼教人數以及專業化水平低于漢族。
(二)在經費方面存在的問題
1.總體投資較低,各類學校經費差距較大且來源渠道單一。
通過計算得知,新疆教育的主要資金來源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并呈上升趨勢。其次是事業收入和其他來源,呈下降趨勢。最后是民辦學校中舉辦者投入和社會捐資,兩者合計不到1%。由此看來,新疆的教育經費社會參與程度太低,制約了新疆基礎教育的縱向發展。
2.高財政支出,低升學率,高溢出率
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為了求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初高中會選擇去內地上內高班。畢業后,很少有人再回新疆就業。導致新疆教育溢出率高。
(三)在資源配置方面存在的問題
1.南北疆,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配置、教育發展不均衡
根據2014年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初中數據顯示,以圖書量為衡量標準。城市學校的平均書籍數量是農村學校的兩倍以上,兩者之間的差異非常大。除此之外,書桌、投影儀和跑道等學校設施也低于城市學校。
2.教師資源分布不均,教師負擔數呈現地區差異
新疆教師總體負擔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卻呈現地區差異。在南北疆中小學中,南疆小學教師負擔數最大。此外,城鄉教師供給超標,農村教師供不應求,漢語教師人滿為患,雙語教師鳳毛麟角。教師資源分布不均,嚴重影響了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成為制約其向深度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在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1.幼兒教育的發展缺乏領導和規劃的保障
相關資料顯示,近一半的教育部門沒有專門負責幼兒教育的機構,在一些的政府工作計劃中從來不提及幼兒教育。這些都極大削弱了政府對學前教育的實際領導作用,使得這些地區幼兒教育的發展缺乏計劃保障。二來由于幼兒園制度改革。改革后,幼兒園面向市場,自收自支。在生存的壓力下,必須降低成本。通過壓縮教師編制,降低工資,增加班級人數等方式維持成本,導致原有教師社會保障沒有著落,身份不明確,越來越多的教師離開或者辦理了內退,同時大量沒有專業技能、低素質的教師進入幼教隊伍。
2.中小學服務質量低、意識差,教育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在現實中,有很多中小學將來自政府、社會各界人士資助的教學設備束之高閣,并不允許輕易對學生開放,只有在上級檢查時,才打開展覽一番,這些舉措都制約了教育資源的有效使用,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五)基礎教育深度不足
我們通過分析入學率和升學率可以看出基礎教育的覆蓋面情況。但并不能反映其深度。相反,鞏固率是一個比較好的指標。鞏固率是指一個學校入學人數與畢業人數的百分比。在新疆,初中鞏固率高于小學。北疆鞏固率高于南疆,其中南北疆的中學鞏固率都要高于小學鞏固率。
三、解決新疆基礎教育問題的措施
(一)在教師方面的措施
1.提高教師的福利,確保教學人員的穩定
各個地區可以針對不同的學校,不同的項目,不同類別的老師設立專門的特殊津貼補助與獎勵基金。保障教師工資按時按量發放,優先幫助解決其子女上學,就業戶口等問題,對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進行大力宣傳,充分發揮優質教師的輻射作用。要以建設高素質的國家基礎教育師資隊伍為核心,力爭建設以新疆為基礎的,數量充足,質量優異的師資隊伍。
2.利用多種途徑及優惠政策,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首先,加強本地區師范類院校特別是民族師范類院校的建設,培養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師資隊伍。其次,采取多種方式吸引人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留住人次。再次,利用對口援疆政策,加強與內地學校老師的合作交流、定期舉行課題研究研討會,有針對性的開展繼續教育等培訓,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二)在教育經費方面的措施
1.拓展經費來源渠道,增加貧困地區的教育經費
我們要爭取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教育的支持。充分發揮他們對教育投資的重大作用。有效地補充現有的經費缺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基礎教育的投資。同時還可以采用社會助學的方法。學校可以采用個人捐資和社會捐贈的方式來籌資資金和相關的教學儀器以及圖書資料,鼓勵企業、學校或個人對落后地區進行助學。政府對于這些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等可以給予一定的財政金融優惠政策或者嘉獎等方式,鼓勵他們,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社會參與度以減輕政府的負擔。
此外,針對貧困地區,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建立各級教育經費分擔比例。強化政府職責,加強教育經費管理,提高利用率。
2.充分利用對口援疆資金發展基礎教育
對于新疆偏遠山區而言,他們所需要的老師不僅僅是漢語教師,更多的是雙語教師。然而因為受經濟條件限制,當地學校常常無法負擔雙語教師培訓的費用。所以,當地政府應當利用對口援疆這一政策優惠,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對口援疆資金解決當地學校中存在的問題。
(三)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措施
1.減少教師負擔學生數,完善學校基礎配套設施
采取多種方式吸引人才,給予本科生,碩士生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到農村就業。減少教師負擔數。除此之外,加強對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前提。
2.實現資源共享和聯合建設,深化合作與交流
資源共享是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我們應該加強民漢學校、城鄉學校之間的聯手合作,建立“城鄉一體學校”“優弱捆綁學校”等教育發展共同體。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網絡多媒體等方式,使雙方在師資交流,學校管理等方面和諧發展共同進步。加強本地區與內地院校的合作。提高新疆的辦學水平和服務質量,培養更多的人才,使其具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四)在管理體制方面的措施
1.深化教師體制改革,優化地區結構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存在北疆教師超編,南疆教師缺編,城鄉教師過多,農村教師過少,漢語教師人滿為患,雙語教師鳳毛麟角的現象。通過實施中小學教師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教師區域結構。通過競爭性就業和公開招聘形成激勵管理體制。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建立健全監督評估機制
各地、州、市要落實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將此項工作的結果與政府相關領導的政績相掛鉤,加強基礎教育監管,促進教師,地區之間良性循環發展。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評估方法,定期對教師之間,學校之間等合作交流進行評估。對達到要求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處于臨界狀態的單位進行警示,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向上級反映并提出整改意見。
參考文獻:
[1] 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2012-2017)[M].北京:中國統計局出版社,2018.
[3] 肖應明.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
[4] 徐超,魏蔚.新疆基礎教育發展問題研究[J].經濟論壇,2013(2).
[5] 黎英.新疆教育現狀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
[6] 張璐.新疆南疆地區基礎教育投入現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楊曉雯(1995.01- ),女,甘肅武威人,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201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區與民族政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