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河北對整體水平有拉后作用。北京在商流力、天津在物流力方面有絕對優勢,河北在資金流方面有相對優"/>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盧奇 耿麗麗



[摘?要](中)摘要基于2005—2017年京津冀農產品流通的面板數據,從商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等流通要素出發構建指標體系,運用灰色關聯度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和對比整個區域及各子體系的農產品流通能力、水平差異和制約因素,進而明晰京津冀三地分別在整體流通體系中的優、劣勢,明確功能定位。研究表明:京津冀整體流通力水平發達,其中北京、天津為發達,河北為較發達,評價得分依次為北京>天津>河北,河北對整體水平有拉后作用。北京在商流力、天津在物流力方面有絕對優勢,河北在資金流方面有相對優勢。最后提出推動商流自由、促進資金流暢通、保障物流高效和加快信息流智能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中)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農產品流通;流通力;“四流”
[中圖分類號](中)中圖分類號F326.6??[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文章編號]1673-0461(2019)10-0041-06
一、引?言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難題,其中,農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經濟增長已從生產約束,即所謂的“硬約束”,轉向流通約束,即“軟約束”[1]。根據E.L.Ullman的空間相互作用理論,資源的區域性決定了城市間會發生交換(流通),通過交換可實現互通有無擴寬發展空間,但也可能形成不良競爭使部分區域受損[2]。可見,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京津冀三地農產品流通三個子體系之間的互補發展尤為重要。近年來,京津冀三地農產品流通市場交易相對活躍,競爭比較充分,但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和現實需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第一,區域觀念淡薄。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政管轄權形成流通壁壘。
第二,區域協同發展不足。京津冀三省市農產品流通存在定位不清、分工不明確的問題,北京承擔了過多與首都功能不相符的農產品集散功能;河北作為京津冀的農業集聚區,供應京津的農產品僅占整體市場三成左右;天津作為北方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農產品跨區域集散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第三,基礎性和現代化流通設施不完善[3]。據統計,流通過程中糧食損耗率達8%,蔬菜和水果更高達25%—30%,農產品售價中流通成本占據了50%—60%,導致農產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第四,農產品流通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河北農產品大量滯銷;另一方面,北京、天津兩地由于農產品供給不足而引起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賣難買貴”現象普遍存在。
區域農產品流通系統是由商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等各流通要素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機整體。流通要素相互貫通所形成的整體功能具有推動農產品流通、優化農產品流通體系的能力,即表現為流通力[4]。基于此,本文從商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等流通要素出發,構建指標體系對京津冀區域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流通力進行分析、比較。通過分析該區域農產品整體流通能力及各子體系水平差異和制約因素,明確京津冀三地各自在整體流通體系中的優、劣勢,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二、流通力評價體系構建與模型設計
(一)指標體系構建
農產品流通體系是農產品流通過程伴隨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相互融合的有機統一體,其具有把農產品從生產領域運送到消費領域的能力,即流通力[5-6],據此構建農產品流通力評價研究的指標體系(見圖1)。
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買賣交易過程中,商品價值向使用價值形式的變化和商品所有權的轉移活動。有流通主體和流通載體就構成了商流產生的條件。物流指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空間轉移和時間轉移,無論通過什么環節和渠道,實現轉移的本身就是形成了物流。資金流是伴隨商品實物及其所有權的轉移而發生的資金往來流程,即有商流就有資金流。信息流是流通體系的神經,存在于整個流通過程,幫助實現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高效循環。
本文通過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和專家建議[7-9],按照科學性、系統性、可靠性和數據可得性原則,對相關指標進行了改進和完善,構建以流通力為被解釋變量下文也稱評價目標層(A),以商流力、資金流力、物流力和信息流力為二級指標下文也稱準則層(B),以二級指標分別對應的共13個單因素為三級指標下文又稱要素層(C)的流通力評價體系(表1、表2)。其中目標層(A)指標以京津冀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表示
原始數據主要來源于2005—2017年的《北京市統計年鑒》《天津市統計年鑒》《河北省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等。由于現有數據庫缺乏對農產品流通業的專項統計指標,本文參考王仁祥(2014)的做法對相關指標進行估算;對于個別年份數據缺失的情況,主要采用均值填充、就近補齊等方法進行處理。
(二)模型設計
1. 建立灰色關聯模型確定權重
首先,確定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然后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和正向化處理,為保留數據的變異程度,本文采用均值法去量綱。
其次,計算關聯系數:
ξij=Δmin+ηΔmaxΔi(k)+ηΔmax(1)
式(1)中,η取0.5。最后,計算灰色關聯度,將關聯系數取平均值,即得關聯度。
εi=1nni=1ξij(2)
式(2)中,
將同一層指標在所屬體系指標空間中所占的比重εi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各指標對應的權重。
2. 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進行匯總評價
本研究對流通力的發展水平劃分為五個等級,并建立評語集V,記為:
V={V1,V2,V3,V4,V5}={落后,較差,一般,較發達,發達},建立對應的評價值集為N,記為:N={N1,N2,N3,N4,N5}={20,40,60,80,98}。
一般地,從指標集到評語的模糊評價矩陣為:
R=R1R2Rn=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nm(3)
式(3)中,rij(i=1,2,…,n; j=1,2,…,m)表示指標xi對vt的隸屬度。評價過程如下:
首先,為避免模糊統計法所需計算量巨大,專家打分法和二元對比排序法樣本量較少、主觀性很強的弊端。用客觀數據代替專家打分,借鑒馬興微(2010)的做法,將各個指標的樣本數據值在0與最高值之間五等分,構建分段隸屬函數,劃分為五個發展等級,來考察2005—2017年間各指標在落后、較差、一般、較發達以及發達等級下的分布。指標xi在vt等級的分布頻率即為指標xi對vt的隸屬度或稱隸屬頻率。記為:
rij=n(xi∈vt)N(4)
式(4)中,rij為xi對vt等級的隸屬頻率即隸屬度,n是xi發生在vt等級的次數,N是總的樣本數,本文中N=13。
其次,結合由灰色關聯法得到的由各二級指標支配的權重向量,可以進行第三層次的綜合隸屬度值的計算,同理可計算得到第二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價值。綜合評價值計算公式為:
Bi=Wi×Ri=(b1,b2,…,bl)或Ai=Wi×Ri=(b1,b2,…,bl)(5)
式(5)中,Wi為各因素集的權重矩陣,Ri為各因素集的評價矩陣,Bi為準則層B的第i個指標所對應的C層的因素相對于它的綜合模糊運算結果。表示Bi相對于評語集的隸屬關系,隸屬度為bi。對于多層次、多因素的評價體系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其思路是從底層向目標層依次進行加權平均算子M=(·,)運算,逐步得到上一層各指標的隸屬度進而構成其評價矩陣,以此類推。本文中將B層各指標分別與其對應的C層因素進行加權平均算子計算,即得到B層的模糊評價矩陣。B層各指標對應的模糊評價矩陣R1=B,代入式(5)可得各準則層(B)相對于目標層(A)的模糊綜合運算結果。
最后,將目標層(A)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根據評價值集中對應分數,計算得到流通力得分。
三、評價結果與分析
(一)評價結果
基于京津冀三地2005—2017年的統計數據,運用式(1)和(2)計算得出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流通力評價的各指標的權重矢量見表3。
其中,指標層中商流力因子的權重最大為0.268 2,在商流力子體系中,從業人員素質因子權重最大為0.378 0。指標層中物流力因子權重僅次于商流力為0.261 0,其中
貨運量因子所占權重最大為0.365 9。信息流力因子相對于流通力的解釋權重位居第三,為0.238 2,其中互聯網應用因子最能體現信息流力水平,權重為0.269 8。資金流力因子對于流通力的權重最小。
根據表3的權重結果,結合式(3)—(5),分別得出各省市農產品流通體系流通力評價的準則層評價結果(表4)和流通力得分、排名及發展等級(表5)。
(二)結果分析
1. 商流力分析
根據表4結果,北京、河北的商流力綜合隸屬度值評價為發達,分別為69.37%和59.04%,天津為較發達。相比之下,北京在流通體系中商流力方面占有絕對優勢。北京除了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更是服務業中心,是一個擁有2 000萬人口的特大型消費城市,其年均農副產品總消費大約在1 000億元左右,農產品的市場供應量約80%來自外埠,具有廣闊的農產品需求市場;同時,北京除擁有規模可觀的八大農產品批發市場之外,各級批發市場、超市、便利店、
果蔬商店等零售商密度極大,為農產品流通提供了完善的市場體系。可見,在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北京扮演著“需求終端”的
角色。此外,在影響商流力的要素指標中,從業人員素質所占權重最大,為37.80%,說明提高教育水平和培養高素質流通業從業人員,對新時代農產品流通業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2.物流力分析
京津冀三地的物流力綜合隸屬度值均評價為發達,但對比發現,天津在流通體系中物流力方面顯示出絕對優勢,北京次之,河北最后。這是因為,天津是國際物流中心和北方的航運中心,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擁有北京和河北沒有的內河道運輸路線,這不但增長了運輸路線的總長度,還很大程度降低了運輸成本。此外,天津還是環渤海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農產品擴散區域集散地,擁有完善的世界級樞紐港,年貨運量遠超過北京和河北地區。而物流力恰是受貨運量這一要素影響最大,為36.59%。可見,在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天津扮演著“物流貨運”的角色。此外,影響流通力的次級因素是運輸路線總長度,影響程度為33.70%,說明基礎設施的完善在物流力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3.資金流力分析
天津、河北的資金流力綜合隸屬度值評價為發達,分別為33.30%和41.51%,北京為較發達。對比三省市準則層四個因素的綜合隸屬度值,河北在資金流力方面占有比較優勢。在影響資金流的要素中,市場貿易成交額占比最大,為34.79%,由于數據的局限性,在資金流的影響指標選擇中本文以傳統的農產品交易市場為樣本對象,上述評價結果與自2015年開始的“非首都”功能產業疏解等政策關系密切,河北在農產品交易市場數量和成交額上呈上升趨勢。另外,流通體系中的資金流動除了體現在交換環節,更體現在生產環節,河北的農業產值相比于北京、天津兩地占比巨大。數據顯示,2017年,河北農業產值占GDP比重9.20%,而北京、天津兩市分別僅為0.43%和0.91%。而且,為有效承接北京、天津地區的專業產業,河北農產品制造業、加工業企業數量激增,這也是資金流動頻繁的重要因素。由此,河北在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中扮演著“供應產地”的角色。
4.信息流力分析
京津冀三地的信息流力綜合隸屬度值均評價為發達,但對比發現,河北信息流評價為發達的可能性最小。京津冀三省市農產品流通效率不高除了定位不清、分工不足、行政壁壘等原因外,信息不對稱也是主要原因。這與三地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河北城鎮化率較低等原因有關。此外,在影響信息流的諸要素中,互聯網網站數所占權重最大,為26.98%。隨著農業4.0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批發、零售對城市流通力的拉動已經達到瓶頸期,加快傳統流通業的轉型與升級,以“互聯網+”促進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和產業鏈的延伸,緊跟新電子商務的腳步,加速形成達到高端服務業水平的流通業,是京津冀三省市從信息流力補齊短板的必經途徑。
四、主要結論與優化建議
(一)主要結論
第一,商流力、資金流力、物流力和信息流力四個二級要素對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流通力的影響均顯著,且商流力影響程度最大、物流力次之、信息流力第三、資金流力相對最小。
其中,從業人員素質對商流力影響權重最大;貿易市場交易額對資金流力影響權重最大;貨運量對物流力影響權重最大;網站數對信息流力影響權重最大。可見,引進高素質流通人才提高組織化程度、創新農產品流通業態和流通模式、充分利用物流運力以及鼓勵農產品電商網站和信息服務網站的發展,推動“四流”共同發力,是提升區域農產品流通力的重要抓手。
第二,京津冀三地農產品流通體系流通力的評價得分與等級分別為:北京排名第一,評價為發達水平;天津排名第二,評價為發達水平;河北排名第三,評價為較發達水平。其中,京津冀整體得分為80.572 4,評價為發達水平,河北對整體水平有下拉作用。因此,加快縮小河北與北京、天津的發展差距,促進協同發展對提升區域整體流通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總的來說,北京在商流力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在京津冀農產品流通體系中應承擔“需求終端”的角色;天津在物流力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應擔當“物流貨運”角色;同時,實證結果表明,河北在資金流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其在流通體系中應發揮“供應產地”的作用。
(二)優化建議
1.減小壁壘推動商流自由
(1)政府助力消除市場進入壁壘。三地之間應該建立協同一致的流通貿易體系,對財稅政策、收費制度進行統籌規劃。如加快建立三地商品市場準入法規一體化、海關一體化,使來自河北的農產品與北京自給的農產品具有平等的市場地位。針對河北的品牌或特色農產品占北京市場比率不高的問題,北京市政府應積極搭建農產品零成本進京渠道,使北京市民能以低廉的價錢買到優質的河北品牌農產品,同時使河北的農民獲得更高的增值利益。
(2)促進產、供、銷一體化。規模批發企業以市場為中心,向農產品流通的上、下游延伸,發展縱向一體化。一是向上游延伸,通過投資興建農產品產業基地或通過合并、兼并控股等方式與農產品經銷商、加工企業聯合。例如,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等直采直供模式,支持發展“中央大廚房”等。二是鼓勵北京、天津和河北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生產基地與社區店、生鮮便利店等合作。減小微笑曲線凹性,提高產品附加值。
(3)共建“OAO+生態休閑”模式。OAO(Online And Offline)“雙店”經營模式,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整合,帶動線下市場創新發展,引領線下市場突破行政區劃限制,走出當地;另一方面,通過將農產品尤其是地方特色農產品或有傳統文化元素的農產品品牌在線上宣傳,可以吸引城市消費者到農村體驗休閑、旅游甚至養生。例如發展市民農業體驗勞動、發展觀光旅游生態采摘、參與農村鄉土文化展演等。將區域優質特色農產品及地方特色文化進行深度有機結合,提升鄉村旅游的附加價值和核心競爭力。借助社交短視頻、網絡直播、網紅經濟等實現農產品代言、宣傳、體驗、消費等環節的互動銜接。
2.創新金融體系促進資金流暢通
(1)推進京津冀支付結算一體化。京津冀三地要建立安全、便捷、統一的支付結算系統,推動信貸市場一體化,票據市場一體化、支付結算一體化、金融信息服務一體化和要素配置市場一體化。統一規劃金融資源開發、金融設施配套、金融市場開拓和金融政策出臺,形成聚合金融模式。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保險”等高端現代服務業態,加快建設河北(石家莊)國際金融中心,形成金融核心區和金融機構集聚區,提升京津冀第三極城市高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承載能力。
(2)發展多模式供應鏈金融。京津冀地區應建立三地互聯互通、征信系統完善、信貸標準統一、操作合規透明的金融服務體系。應依托北京發達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行業、以供應鏈中操作規范的大型倉儲類企業或規模以上B2B龍頭企業為核心,形成流通體系內管控式短期融資模式。探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在線上深度結合的金融新模式,針對供應鏈上的不同主體推出和完善存貨融資、倉單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等多種金融產品或融資模式,挖掘產業鏈中核心企業信用、票據、土地和房產等信用資源,推出保理、票據融資、不動產抵押融資等產品。在存貨質押融資業務上,依托區塊鏈加密技術和物聯網實時監控技術,聯合核心優質客戶、金融機構及區塊鏈技術公司,搭建立足于單次或滾動存貨質押融資的封閉區塊鏈。
3. 發展現代物流保障物流高效
(1)加快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要著力完善京津冀區域內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雄安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輻射發展作為重點,加強區域間、城際間、城鄉間、市場間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設施體系。加快形成中心城區的交通樞紐站,集散中心與衛星城區、大型住宅區的連接與接駁,化解市區“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另外,天津、河北兩地的沿海港口也應與鐵路、道路等全面貫通,由競爭變成競合,以天津港為核心、河北唐山港、黃驊港為兩翼,形成干支聯動、水陸銜接、相互支撐的格局。
(2)大力發展全程冷鏈。京津冀農產品流通企業應改造或建設冷凍、冷藏和保鮮倉庫等設施,特別加強“最先1公里”和“最后1公里”的產地預冷,保鮮加工、保鮮運輸、銷售終端冷藏等能力建設,有效解決冷鏈“斷鏈”問題。加強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檢測認證等標準體系建設,落實產地準出檢驗,探索三地檢驗結果互認,發揮認證作用,推動采信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強化標準執行,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監控系統。
(3)以“互聯網+”賦能物流。進一步完善京津冀各大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平臺功能,例如物流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功能、自動促成供需雙方智能對接功能、農產品檔案透明公開等。針對“買難賣難”、小批量的成本、品牌推廣難、質量無從追溯等問題,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設置前置倉等手段,對價格指數、行業指數、數據流程監控等進行實時抓取、精準地把握供需市場動向,分析消費者對規格、品質等差異化需求,實現精準配送、規避市場風險。運用云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實現平臺自動物流運力分析、加密存儲追溯,以及終端市場需求分析數據匯總及渠道反饋等功能。
4.以“互聯網+”加快信息流智能化
(1)推動實現京津冀信息共享。京津冀三地通過共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將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交易、配送等數據信息匯集到京津冀農產品公共信息平臺,組織開展數據分析,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引導生產流通,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農產品生產-配送-消費全過程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諸多流通要素的暢通循環,打破渠道信息孤島現象,弱化渠道主體界限,探索多樣化的共享機制。通過對傳統渠道主體進行培育、發展電商基因,升級為觸網的新型渠道主體。依托骨干農產品流通企業,結合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推動將農產品流通企業、從業人員等信用狀況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2)探索農產品流通新模式。農產品流通的特殊性和消費者的高品質追求對流通模式不斷提出新要求,京津冀地區要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積極探索農產品預售交易、高端農產品競拍、第三方經紀人參與的訂單農業[10]、中遠期交易等現代化新型交易方式。通過ERP系統、大數據等技術工具以及建立反饋機制,形成價格指數,進行市場和價格預測,指導農產品生產和貿易。將期現交易結合,提前鎖定農產品購銷成本及利潤,提供避險機制。針對農產品品類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同一種模式不能應對每個領域的問題,建立專屬的單品B2B平臺、發展單品產業鏈、打造單品產業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內容
[1]張家俊.武漢城市圈市域流通力的比較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1(23):87-89.
[2]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3]劉天軍,胡華平,朱玉春,等.我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機制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3,34(8):20-25,110.
[4]孫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區流通力比較研究[J].財貿研究,2005(4):36-42.
[5]張得銀,趙文軍.流通驅動區域經濟轉型的傳導機制研究——以珠三角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14,36(6):70-75.
[6]趙鋒.我國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的測度與區域差異分析——基于1997-2012年數據的實證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4(3):79-83.
[7]歐陽小迅,黃福華.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決定因素:2000—2009[J].農業技術經濟,2011(2):76-84.
[8]TIWARIS,WEEHM,DARYANTOY. Big data analyt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etween 2010 and 2016:insights to industrie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8,115:319-330.
[9]JAINADS,MEHTAI,MITRAJ,et al.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17,4(2):1106-1115.
[10]BEHZADIAG,O′SULLIVANMJ,OLSENTL,et al. 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are view of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s[J].Omega,2018,79:21-42.
A Study on Optimizing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Lu Qi, Geng Lili
(School of Economics,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from 2005 to 2017, the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rom the ?circulation factors, such as commodity flow, capital flow,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flow.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ircul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capacity differences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in the whole region and in each subsystem using th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addition, it clarifi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n overall circulation system and defines thei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circulation level of Beijing?Tianjin?Hebei is high. Beijing and Tianjin is developed and Hebei is comparatively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scores are Beijing > Tianjin > Hebei in turn. Hebei has a lagging effect on the overall level. Beijing has absolute advantages in commodity power, Tianjin in logistics power, and Hebei has relative advantages in capital power.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promote free commodity flow; smoothen capital flow; ensure efficient logistics; and accelerate the intelligence of information flow.
Key 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power;"four flows"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