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劉怡
【摘要】 目的 研究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的臨床特點和相關情況。方法 對200例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調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病原學檢驗, 觀察分析患者的感染種類、感染部位和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以及與機會性感染之間的關系。結果 檢驗結果顯示:細菌性肺炎感染患者115例(57.50%), 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80例(40.00%), 其他感染種類(慢性腸炎感染、肺孢子菌肺炎、肺外結核病、敗血癥、隱球菌腦炎、皰疹病毒感染、弓形蟲腦病和感染性腹瀉等)5例(2.50%);感染部位主要發生在呼吸道122例(61.00%), 口腔部位72例(36.00%), 其他感染部位(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皮膚表層、皮膚黏膜組織、生殖道、血液系統等)6例(3.00%);CD4+ T淋巴細胞計數≤200個/μl的162例, 占81.00%, >200個/μl的38例(19.00%)。結論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的狀況表現復雜多樣, 而且會隨著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升高, 感染率降低。
【關鍵詞】 艾滋病;機會性感染;CD4+ T淋巴細胞計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33
艾滋病是因為人類免疫性缺陷病毒而導致患者在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方面出現損害的一種病癥。患者免疫功能受損是這種病癥發生的主要特點, 因此艾滋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患者體內的免疫功能喪失以后會導致各種條件致病菌乘虛而入, 進入人體, 導致患者出現各類病癥,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危及著人類的健康[1]。臨床治療過程中, 艾滋病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機會性感染, 機會性感染的病原體種類繁多, 所以在臨床上表現也較為復雜, 其會使患者出現各種安全威脅。因此,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是十分嚴重的問題, 本文針對于此進行調查,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200例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男112例, 女88例。年齡22~52歲, 平均年齡(38.4±12.1)歲。本文患者均符合艾滋病診斷指南當中的相關標準, 患者發熱時間持續超過>1個月, 患者均為慢性腹瀉患者, 大約4~5次/d, 持續時間>1個月;個別患者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確定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和口腔霉菌感染狀況, 患者青年期存在癡呆, 個別患者合并腫瘤癥狀, 患者存在有不明原因的帶狀皰疹。對患者的感染途徑進行分析, 主要通過靜脈吸毒感染、性傳播感染和輸血感染等, 也有途徑不明的感染狀況。所有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均符合倫理委員會的標準, 患者或患者家屬簽署均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調查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病原學檢驗, 主要為患者選擇毛刷液、肺泡灌洗液等方式進行檢驗, 并且進行痰涂片, 以便找尋肺孢子菌, 做好六胺銀染色, 之后對患者進行鏡檢, 檢驗包囊的狀況。然后做好皰疹病毒的檢查工作, 對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皰疹病毒抗體進行檢查。為患者進行痰涂片, 并做好分枝桿菌的培養工作。需要了解結核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的復合物, 在發現分枝桿菌以后, 結合病理診斷, 分析患者肺外結核的狀況。進行弓形蟲抗體檢驗, 了解血清當中弓形蟲抗體的相關狀況。做好其他相關細菌的檢驗和真菌檢查, 并且根據全自動細菌診斷儀加以診斷。對患者的抗凝血進行檢驗, 了解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的感染種類、感染部位和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以及與機會性感染之間的關系。
2 結果
檢驗結果顯示:細菌性肺炎感染患者115例(57.50%), 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80例(40.00%), 其他感染種類(慢性腸炎感染、肺孢子菌肺炎、肺外結核病、敗血癥、隱球菌腦炎、皰疹病毒感染、弓形蟲腦病和感染性腹瀉等)5例(2.50%);感染部位主要發生在呼吸道122例(61.00%), 口腔部位72例(36.00%), 其他感染部位(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皮膚表層、皮膚黏膜組織、生殖道、血液系統等)6例(3.00%);CD4+ T淋巴細胞計數≤200個/μl的162例, 占81.00%, >200個/μl的38例(19.00%)。
3 討論
艾滋病在臨床上會使患者發生免疫功能受損的情況, 艾滋病容易導致各種感染狀況出現, 嚴重的情況下就會致患者迅速死亡。臨床上艾滋病合并機會性感染的狀況較為嚴重, 患者的病死率也逐年提高, 對這種狀況進行分析, 主要因為在高效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覆蓋效率, 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年限, 但是機會性感染的死亡率仍然相對較高, 因此需要對此予以重視[2, 3]。
艾滋病合并機會性感染時患者通常存在發熱咳嗽癥狀, 個別患者存在腹瀉和記憶力模糊, 患者會隨著身體的消瘦存在肢體乏力的情況。這會使患者病情格外嚴重, 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 因此也使患者的死亡率升高[4, 5]。為艾滋病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時, 需強化對合并機會性感染特點的研究, 這樣能夠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艾滋病會導致患者同時合并各種感染, 特別是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會累及患者的口腔、淋巴結和呼吸系統, 也會累及患者的消化系統、皮膚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等多個系統[6-8]。本文分析結果顯示, 細菌性肺炎感染患者115例(57.50%), 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80例(40.00%)。除此以外還合并有慢性腸炎感染、肺孢子菌肺炎、肺外結核病、敗血癥、隱球菌腦炎、皰疹病毒感染、弓形蟲腦病和感染性腹瀉等, 因此可以得艾滋病患者合并的機會性感染表現嚴重。從感染的累積系統而言, 本文顯示, 感染部位主要發生在呼吸道122例(61.00%), 口腔部位72例(36.00%), 其他感染部位(消化道、中樞神經系統、皮膚表層、皮膚黏膜組織、生殖道、血液系統等)6例(3.00%)。
通過本文的分析也得出, 為患者進行高效逆轉錄病毒治療之后能夠有效的降低機會性感染的發生率, 對于減輕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文結果看出, CD4+ T淋巴細胞計數≤200個/μl的162例, 占81.00%, >200個/μl的38例(19.00%)。說明隨著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的升高, 機會性感染發生率在不斷的降低, 因此能夠將其作為一個主要的臨床指標。
綜上所述,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的狀況表現復雜多樣, 而且會隨著患者的CD4+ T淋巴細胞計數升高, 感染率降低。
參考文獻
[1] 曹世敏. 艾滋病患者機會性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分析. 中外醫療, 2018, 37(13):52-54.
[2] 朱曉紅.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的臨床特點和預后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17):106-107.
[3] 蔣麗華, 李宏軍, 王仁貴, 等.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表現與CD4+ T淋巴細胞計數的關系.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6, 19(6):831-835.
[4] 劉立, 劉保池. CD4T淋巴細胞計數與HIV感染者手術風險評估. 中華全科醫學, 2011, 9(1):7-8.
[5] 趙賀紅, 馮萍, 肖貴寶, 等. 艾滋病合并機會性感染的臨床特征和診療分析. 華西醫學, 2011, 25(10):1496-1500.
[6] 劉曦, 李春娜, 丁立, 等. CD4+細胞計數與HIV相關癥狀及機會性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2(11):767-769.
[7] 許超宇, 張宇鋒, 李仕雄, 等. HIV/AIDS患者152例CD4+細胞計數與機會性感染相關分析. 實用醫學雜志, 2011, 27(21):3909-3911.
[8] 魏艷艷, 鄒桂舟, 葉珺, 等. 艾滋病合并機會性感染104例臨床分析. 安徽醫藥, 2016, 20(4):679-682.
[收稿日期: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