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宋玉潔
摘 要:《實用醫學基礎》課是我校藥學專業課程改革的一門試點課。它是根據藥學專業學生的崗位特點和職業定位而編寫的教材。在教材的編寫和教學過程中,將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具體,更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便于學生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實用醫學基礎; 藥學專業;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804.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0-124-001
《實用醫學基礎》是我校根據藥學專業學生的崗位定位而編寫的教材,它融合了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三門課程的知識,其內容涵蓋了人體的大體結構、人體的基本功能以及病理狀態下人體的功能代謝變化機制與特點等,使學生對人體有相對全面、系統的認識。經過一輪《實用醫學基礎》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我們對教材的編寫以及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在本文中做一總結。
一、《實用醫學基礎》編寫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國民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生命和健康質量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由于醫療制度的改革,社會藥房的職能正從單純的藥品銷售向高層次的提供藥學服務轉變,這也要求社會藥房的藥師在指導公眾合理用藥、促進全民健康、降低衛生資源消耗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這也對藥師的個人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傳統的藥學教育模式的影響,藥學崗位技術人員,尤其是社會藥房的藥學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偏低,其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現在已不能滿足藥學服務的要求。
目前,在高職高專的醫學院校藥學專業設置上偏重于化學藥物內容,學科結構所涉及的面較窄,側重于藥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等。而社會藥房藥學服務類專業內容設置嚴重不足,導致培養的藥學服務人才的醫學專業知識欠缺,不能滿足社會對藥學服務類人才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需要對藥學教育學科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要設置臨床醫學、人際溝通等藥學類專業課程,有效地培養藥學服務類人才,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編寫符合社會藥房服務崗位需求的特色教材十分必要。另外,藥學服務人才必須要對人體疾病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因此,還需要增加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目前,藥學專業課程教材主要集中在化學和制劑方面,對符合藥學服務崗位人才培養的特色教材還比較少。
二、《實用醫學基礎》編寫的特色
高職高專的醫學院校是以培養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學方法的運用至關重要。
1.教學內容滿足職業需要
我們根據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實用醫學基礎》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既做到教學內容滿足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又將不同課程的知識進行融合,使學生對醫學知識有個整體、全面、系統的理解。
2.特色案例教學融入教學內容中
案例式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生活案例創建良好的教學實踐情景,以此啟發、開導學生的互動過程[1]。案例教學法現在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教學方法,在我國某些醫學科目教學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我國尚未廣泛運用開[2]。我校在前期也進行了相關的教學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經驗。我們通過走訪社會藥店進行問卷調查,找到藥店服務中常遇到的醫藥、生活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分類篩選,找出與《實用醫學基礎》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案例的編寫,使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知識不脫節。
三、《實用醫學基礎》教學的思考
在醫學院校的藥學專業中開設《實用醫學基礎》課以及將特色案例教學融入《實用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也是新的嘗試。
如何讓《實用醫學基礎》教學能夠更貼近學生未來工作的需要?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實用醫學基礎》課的興趣?如何能讓《實用醫學基礎》為同類院校藥學類人才培養提供借鑒或幫助?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我校2018級藥學(社會藥店服務)專業的學生中進行了試點教學。課程結束后,學生反饋學習興趣高,期末成績合格率達87%,明顯高于同類課程在其他專業中的成績,教學效果好。因此,《實用醫學基礎》課的教材以及將特色案例教學法在藥學專業醫學基礎課程的應用,值得在其他高職高專院校藥學專業中推廣。
參考文獻:
[1]田小妹.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J]2018,4: 172-173
[2]李垚,馮欣,周明生.生理學案例的撰寫與實例解析,中國繼續教育醫學[J]2017,9(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