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慧

【摘要】 目的 觀察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消化內鏡檢查患者中的效果及對檢查成功率的影響。方法 108例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心理組, 各54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心理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成功情況及護理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結果 心理組患者的檢查成功率94.44%高于常規組的74.0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447, P<0.05)。護理后, 心理組患者HAMA、HAMD評分分別為(20.17±3.11)、(17.87±3.01)分, 均低于常規組的(33.45±2.96)、(34.14±3.10)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 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緩解, 進而積極配合檢查, 提高了檢查成功率, 為其后的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消化內鏡檢查;成功率;不良情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84
消化道疾病是臨床上的多發疾病, 且近年來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 為準確的對疾病進行明確診斷, 并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法, 臨床上多使用消化內鏡檢查, 效果顯著, 但由于消化內鏡帶來的不適感與疼痛感會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 進而影響到檢查結果, 進而影響到診斷結果與治療效果。本研究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消化內鏡檢查中,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提高檢查成功率,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8例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心理組, 各54例。常規組男30例, 女24例;年齡22~43歲, 平均年齡(35.14±4.89)歲。心理組男29例, 女25例;年齡21~41歲, 平均年齡(34.96±5.0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簡單的健康指導, 簡單的交流, 用藥指導, 注意事項告知等。
1. 2. 2 心理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①患者入院時主動與患者交流, 以親切且熱情的態度與患者溝通, 了解患者的病情、臨床癥狀等, 并進一步記錄患者的個人信息, 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②告知患者消化內鏡檢查的流程與檢查過程中會出現的不適反應, 告知患者這是正常現象, 不必過于擔心, 告知患者內鏡檢查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的認識, 進而更加積極的配合內鏡檢查工作[1]。
此過程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齡等差異進行, 確?;颊咄耆斫?。③對于不良情緒嚴重的患者, 要積極地與患者交流, 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或疑惑, 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 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法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對于不喜歡與他人傾述的患者, 可以指導其自我發泄的方法。④在檢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眼神、握手、叩背、輕撫等方法使患者感覺到護理人員的支持與鼓勵, 提高患者的安全感。⑤檢查結束后告知患者檢查結果, 并為患者進行解釋, 對于檢查結果不佳的患者要注意措辭, 并多加鼓勵。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查成功情況與護理前后HAMA、HAMD評分。采用HAMA、HAMD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 分值為0~100分,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越嚴重。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檢查成功情況比較 常規組中成功40例, 失敗14例, 檢查成功率為74.07%;心理組中成功51例, 失敗3例, 檢查成功率為94.44%。心理組患者的檢查成功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447, 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AMA、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心理組患者HAMA、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變化, 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消化道疾病病情復雜, 且部分疾病的癥狀不明顯, 因此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且明確的判斷與評估, 并根據結果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2-4]。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 內鏡技術出現并被廣泛應用, 通過消化內鏡檢查可以更好的判斷患者的病灶位置及病情嚴重程度, 以此為醫生對病情的確診提供科學的依據, 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但由于患者對消化內鏡檢查缺乏了解, 再加上檢查本身會給患者帶來不適感, 部分消化內鏡檢查還會給患者帶來創傷, 因此患者很容易產生諸如焦慮、不安、緊張等不良情緒, 無法有效的配合檢查工作, 甚至會對檢查產生抗拒心理, 導致檢查的成功率不高[5-7]。
以往臨床上在對患者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的過程中多配以常規護理, 但常規護理中的護理措施往往更加關注疾病自身的情況, 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則有所忽視, 無法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由此導致的檢查成功率較低[8-10]。針對這種情況, 可以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干預, 在內鏡檢查前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 告知患者內鏡檢查的目的與重要性, 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 解答患者對內鏡檢查或疾病方面的問題與疑惑, 使患者對內鏡檢查有正確的認識, 從而更加積極的配合檢查工作, 進而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使醫生可以更好的診斷患者的疾病, 并制定針對且有效的治療方案, 使患者早日康復[11-16]。本研究結果顯示, 心理組患者的檢查成功率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447, P<0.05)。護理后, 心理組患者HAMA、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對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緩解不良情緒與提高檢查成功率。
綜上所述, 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 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緩解, 進而積極配合檢查, 提高了檢查成功率, 為其后的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蘇雪芬, 廖素珠, 李秀梅, 等. 消化內鏡檢查過程中應用心理干預對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31):74-75.
[2] 旦志吉, 楊蕾, 蘆永福, 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80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分析. 系統醫學, 2018, 3(15):169-170, 204.
[3] 袁玉嬋, 陳曲波, 朱寶勤. 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探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8(9):168-170.
[4] 焦艷霞, 康彩艷, 張素珍. 心理護理干預對緩解消化內鏡檢查中患者的焦慮情緒及檢查成功率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77):224, 228.
[5] 李元香. 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80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相關影響.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6, 29(11):1725-1726.
[6] 楊宇梅. 探究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改善心理焦慮情緒的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2):246-247.
[7] 劉春燕, 吳惠娟, 吳娟. 心理護理干預對緩解消化內鏡檢查中患者的焦慮情緒及提高檢查成功率的影響.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22):132-133.
[8] 帥紅梅, 胡銀清, 李花林. 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心理焦慮情緒的研究. 吉林醫學, 2015(12):2665-2666.
[9] 梁水鳳. 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2):2277.
[10] 宋繼紅. 積極心理干預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心理應激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8(1):62-64.
[11] Jiang YB, Miao YP, Feng-Ling LV, et 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Urodynamic Test.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4, 25(2):155.
[12] Wang XF, Wang GX, Jiang Y, et al. Impact of nursing care program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rea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digestive endoscopy.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6, 24(13):2077.
[13] Roque I, Hochain P, Merle V,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delivered using official consent forms in digestive endoscopy. Gastroentérologie Clinique Et Biologique, 2003, 27(1):17.
[14] Dong XH, Zhou JY.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igns of life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4, 22(28):4321.
[15] Feng XJ, Cai HF, Tang XP, et al. Impact of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ersonality in colonic cancer patients on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5, 23(22):3638.
[16] Yang ZH, Liu 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ood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2016, 24(36):4820.
[收稿日期: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