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向陽 韓娜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為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也越來越多。但是,有較多的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并不是很高,而就業質量不僅關乎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更是與高職院校的未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對此,就需要提高就業生的就業質量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及高職院校的發展。從目前來看,在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對服務京津冀視域下,高職就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升就業質量的對策進行探究,并分析出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質量;提升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7.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2-026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123
Study on Improv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L?譈 Xiang-yang HAN Na
(Hebe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nan 05009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jobs are provided for graduates. However,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very high, and the employment quali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students to better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employ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employment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analyzes the feasible measur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Quality of employment; Improve countermeasures
所謂京津冀是指中國的“首都經濟圈”,包含了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等11個地級市,其中,主要是由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1]。而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并已經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在某一種程度上,高職院校的好壞會決定著高職生就業質量的高低。若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不能夠有著較高的就業質量,也會導致高職教育整體發展滯后。為了可以更好地服務京津冀的發展,就需要對高職生的就業質量進行有效的提高,這不僅僅與學校的生存發展有著必要的關系,還與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1 服務京津冀視域下,高職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1 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競爭力較弱
競爭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在畢業后的就業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因此,在對就業人員進行招聘時,對畢業生提出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等各種能力,還需要畢業生有著較高的綜合素養。從目前來看,我國有較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就業目標,并且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也是非常的不清楚,而由于較多的高職院校一般只會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卻往往會忽視其他方面素養的培養,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缺乏主動進取的精神,甚至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情況,從而使得高職生沒有較高的競爭力,不能夠選擇到符合自己發展的工作[2]。
1.2 高職院校沒有一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與普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之間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對人才培養上更是有著不同的培養方式。我國有較多的高職院校并沒有明確出自己培養人才的目標,而只是一味的套用全日制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這樣就會導致高職院校不能運用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來培養高職生的發展,并且也會忽略對高職生培養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政府以及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認識都有著較深的誤解,大多數的家長以及社會市場都會覺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不如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尤其是在學生的各種技能、綜合素養上也是不能與本科院校相提并論的,這樣就導致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不受到社會的支持以及重視。
1.3 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設置脫離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在我國的社會人才培養中,學校是作為最為主要培養人才的環節。但是,卻有較多的高職院校沒有在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專業課程,導致有較多的畢業生不能夠有較高的就業質量。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時,會更加注重短期的效果。若某一個領域最為熱門,就會在學校中添加這樣熱門的專業,并且會重視起對這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導致其他專業的學生不能受到重視,也會使得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上出現較大的問題[3]。因此,就沒有辦法有針對性的為社會輸送需要的人才。
1.4 高職院校缺少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社會市場較為缺少創新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素質較高的人才。而高職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應當重視起這兩者的培養。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育上的方式還較為傳統,這樣就會阻礙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導致畢業生在就業時缺少創新的能力,使得其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我國的人才市場中,還較為缺少綜合素質較強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重視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還應當要重視起對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在我國較多的高職院校中,會更加重視于學生在某一個領域專業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價值觀念、道德等各種綜合素養方面的培養,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較低[4]。
2 服務京津冀視域下,高職生就業質量提升對策
2.1 政府
第一個方面,需要不斷地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提供較多的就業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專業性強、綜合素養高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雖然我國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人數也在不斷的上漲,但是卻沒卻不能夠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量。為了可以更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國的政府就應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政策,對產業的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使產業的結構與高職院校培養的計劃可以保持一致,從根本上解決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情況,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第二個方面,政府應當不斷地完善就業的政策,并且給予高職畢業生較大的就業支持。首先,政府出臺一些政策,讓更多的企業可以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政府應當鼓勵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自主創業,并且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等方面的幫助。最后,政府應當不斷的對基層的崗位進行開發,并且要加強宣傳,鼓勵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基層建設中,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5]。
第三個方面,政府應當鼓勵學校與政企業之間的合作,并且要給予一定的激勵政策,幫助企業可以為高職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還應當給予較多的資金支柱,讓企業不斷的擴張實習的場地,購進更多的先進設備,從而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以及學習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校與企業之間合作的積極性,還可以使得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出更加專業的、優秀的人才。
2.2 企業
企業一定要轉變對高職生的刻板印象,在招聘時不要只注重學歷,要更加重視于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能力。企業應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明確出對人才需求的方向,并且建立出一套完整的招聘、任用、管理的體系,這樣才可以確保企業招聘到符合自身發展的優秀人才。除此之外,企業應當重視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首先,企業在與高職院校合作之前,就應當做好人才招聘問題上的溝通,待畢業生進入到工作崗位時,二者之間也要建立起信息檔案共享的模式,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能力與實際的情況。其次,企業要與高職院校共同對高職生進行培養,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培養出專業性較高的人才。最后,學校與企業還應當重視其對人才管理機制,更好的提升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有著較高的促進作用[6]。
2.3 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應當更加重視起與企業的深入合作,了解企業對人才需求方向,而后有制定出針對性的培養標準,提高畢業生的整體水平。高職院校還應當對學校中的專業課程進行調整,重視起對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并且要充分的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進行不斷地整改,使得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可以有著較高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同時,還要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的職業的素養,將畢業生培養成全面型人才,從而使得高職畢業生可以在就業市場中提高競爭力。高職院校還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念,協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適當的融入一些實際案例,不僅可以為畢業生提供一定的就業幫助,還可以讓其制定出屬于自己的未來就業目標,而后進行不斷地努力,使得自己成為一名符合社會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從而使提的就業質量[7]。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就是對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探討。由上述可知,若想要更好的幫助畢業生提高就業質量,企業、政府以及學校就要進行相互的協作,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高高職生的就業率,從而為高職生就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孟芙蓉,牛文麗.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08):100-101.
[2]王再琦.基于滿意度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36):171+173.
[3]許曉曉.淺析如何提升高職院校就業創業課程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0):108-109.
[4]王彥敏,楊穎.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實踐[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4(04):5-7+12.
[5]蔡思雄.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學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研究——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8(22):159-160.
[6]祝力維.高職院校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有效途徑探析——以鞍山師院高職院2017屆畢業生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8(20):72-73.
[7]陳雪梅.提升高職院藥學專業學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的經驗分享——以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藥學院近三年就業情況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