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某高效光伏組件裝備線項目控制效果評價,為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以及建設單位的職業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職業衛生調查、檢測檢驗法、職業健康檢查、檢查表分析等方法。結果:該新建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鉛煙、二氧化錫、銅煙、二甲苯、乙酸、甲醇、丁醇、異丙醇、噪聲等;現場檢測結果表明,化學有害因素的合格率均為100%;噪聲合格率為100%。結論:?該新建項目基本達到國家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的要求,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基本合理有效,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較好。
關鍵詞:光伏組件;職業病;評價
中圖分類號:R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7-0000-00
0 引言
光伏產業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一五”以來,光伏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光伏組件是太陽能發電系統最為重要的部分,它實現了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功能。光伏組件生產給作業人員帶來了新的職業健康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受某公司委托對新建高效光伏組件智能裝備線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次評價對象為某公司新建高效光伏組件裝備線項目,項目總投資1.2億,年產2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
1.2方法
根據企業職業病危害特點,采用職業衛生調查、檢測檢驗法、職業健康檢查、檢查表分析等方法。依據GBZ 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59-2004《工作場所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 2.1-2007、GBZ 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等法律法規標準,對該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水平、職業病防護設施效果以及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等進行評價。
2 結果
2.1 工藝流程
某公司高效光伏組件智能裝備線主要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2.2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對該項目進行工程分析和現場調查,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鉛煙、二氧化錫、銅煙、二甲苯、乙酸、甲醇、丁醇、異丙醇、噪聲等。
2.3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分析
按照《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 159-2004)和《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GBZ/T 160.XX-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的測定方法》(GBZ/T 160.XX-2004)的要求,對工作場所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了現場采樣、測量及實驗室樣品分析,檢測結果如表1、表2所示。
對串焊工、備料工、串焊返修工、層壓工接觸鉛煙、銅煙、二氧化錫、二甲苯、甲醇、丁醇、異丙醇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限值標準。對7個工種進行了噪聲檢測,噪聲強度均小于85 dB ( A )。其中串焊工、層壓工接觸的等效聲級超過80 dB(A)。
2.4職業病防護措施
2.4.1粉塵、毒物防護措施
該項目生產車間設置了中央空調系統和換氣系統,焊接機采用全封閉進行自動焊接,每臺焊接設備封閉罩頂部均自帶動力焊接抽煙系統,排除焊接時的煙塵,排煙系統風量設計為60 m3/(h·m2),層壓機對組件加溫固化使EVA膠分解出有機廢氣,層壓設備采用全封閉形式設置,層壓除采取局部排風措施外,排煙系統風量設計為300 m3/(h·m2),在房間內還采取全室換氣措施,以增強空氣流通。
2.4.2噪聲防護措施
該項目車間墻體設保溫板,隔聲性能優良;對于生產過程中如壓機真空泵、熱油泵、空壓機等產生的噪聲,采取設備單獨隔間以及設備做防振基礎、加隔振墊或減振墊等措施。
2.5個體防護用品
該企業制定了《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為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崗位工人配備了個人防護用品。本次檢測結果顯示,噪聲個別崗位超過80 dB(A),但該企業未配備耳塞。
2.6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該企業設置有職業衛生專職管理機構,并在現場設有1名專職人員,負責職業衛生相關工作。建設單位具有較健全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與體系,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較完整。過現場調查和查閱相關資料,該企業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良好。
2.7職業健康監護
該企業按照GBZ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要求,委托有職業健康檢查資質體檢單位每年對生產人員進行一次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未發現職業禁忌證和疑似職業病。
3討論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73號),該項目屬于“制造業”中的“其他未列明制造業”,綜合分析判定本建設項目為“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該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鉛煙、二氧化錫、銅煙、乙酸、二甲苯、甲醇、丁醇、異丙醇、噪聲等,現場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該項目采取的防噪和防毒措施基本可行,基本符合GBZ 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要求。
建議企業按照《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2]第48號),在本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并且今后應當每年組織一次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當本項目職業病危害出現重大變化時,應當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建設單位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定期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并將檢測、評價結果存入本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向勞動者如實公布。建設單位須嚴格按照制定的《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落實好對工人的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并嚴格做好培訓記錄。建設單位應定期監督工人佩戴相應個體防護用品的情況,嚴格要求工人在工作時間內正確使用所需防護用品。串焊工、層壓工接觸的等效聲級超過80 dB(A),建議企業應為串焊工、層壓工佩戴耳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13.
[2]GBZ 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S].2004.
[3]GBZ 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S].2007.
[4]GBZ 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物理因素)》[S].2007.
[5]GBZ 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S].2007.
[6]常艾民.某光伏玻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1,10(1):26-29.
[7]戴云,朱素蓉,陳喆,王強毅.晶硅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的職業危害特點及其防控對策[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2,29(2):100-103.
收稿日期:2019-07-18
作者簡介:劉衡平(1981—),男,湖南衡陽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職業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