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張今朝 戴婷

摘要:先進制造裝備是反映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載體,為打破國外技術壁壘,保持其國內外市場持久競爭優勢,先進制造裝備生產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產品定位和技術發展方向,并通過知識產權申報進行核心技術保護。本文就企業產品核心技術積累及專利權保護進行分析,提出了技術布局和專利布局動態協同發展的基本思路;結合企業發展,并將前沿技術列入核心專利布局之中,將核心技術進行分解,以分立專利權形式進行包圍式保護。
關鍵詞:先進制造裝備;技術積累;專利布局;專利保護
中圖分類號:TG6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7-0000-00
0?引言
先進制造行業的生產型企業,在市場開拓、企業管理和銷售策略的不斷發展和變革過程中,創新技術的發展和積累是促使企業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源動力。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外先進制造業的高速發展,投身此行業產業鏈的廠家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1],特別是以高新技術集成為代表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國外產品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國產品牌從起步到現在發展已有幾十年左右,從產品類型、技術方法以及專利權保護等方面,皆有長足的發展,但與國外同類產品在產品工藝和技術創新上仍有很大差距[2-3]。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命的源泉,知識產權保護是企業成長的有效空間,但近年來國內競爭引發企業在技術研發過程中圍繞知識產權的糾紛不斷增長[4-5]。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8)摘要》可以了解到:2018年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447件,其中專利案件增長幅度較大,同比增長103.6%,預計2019年案件數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與專利有關的知識產權案件仍在全部受理案件中占有最大比重,占比43.8%;專利民事案件中權利要求解釋標準進一步明確,涉及標準必要專利的新類型案件不斷增多,賠償數額的確定仍是焦點和難點;專利行政案件中創造性判斷依舊是核心問題。
從中可以看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技術積累與專利保護須協調同步進行,而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在界定時,務必要更明確、細致。
1先進制造企業技術定位
先進制造業相關企業,包括農業、工業、電子信息等,涉及領域極其廣泛,特別是最近年,行業內部分類更為精細,也使得產業鏈上各生產企業產品極為豐富,而不同上下游產品在技術結構上存在交疊的地方,同類型產品之間,技術功能和特點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機器人產品,其產品結構基本上包括了光機電一體化所有的技術成份,數控機床也包攬了從CNC系統到電動機控制等一系列成套產品。企業作為先進制造產業鏈的一個“單元細胞”,其產品和技術定位必定是確定的。
企業在進行專利布局時,先要確定產品定位。首先根據目前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相同類型產品的特點,找準本公司產品優勢和短板,在研發力量和成本允許的情況下,需要對產品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同類型產品的技術特點,著眼于市場潛力進一步挖掘產品技術上的創新點。在這里,企業研發中心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為了少走彎路,前期調研工作務必細致入微。市場調研是研發工作的基礎,其分析結果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技術發展方向;
(2)產品研發不能急于求新以免技術更新跨度太大,因為市場對產品需要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而產品技術更新太多,勢必增加產品成本,失去和同類型產品競爭的優勢;
(3)產品所構成相關材料采購渠道,不能過于單一,如電機控制及驅動系統芯片不能只采用一個上游廠家,而要有多種可替代芯片,否則一旦斷貨則會造成“芯荒”;
(4)產品研發過程要將查新、專利保護與新產品推廣緊密結合起來,為企業積累核心技術。
2產品技術布局和新技術研發突破點
作為先進制造裝備核心部件制造企業來說,其產品在規劃時,為增加產品覆蓋面,需盡量滿足下游不同裝備的需求,當企業發展規模變大時(按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時,其系列產品也會相應得到擴展,以適應更多廠家的需求。如先進加工裝備中的核心部件—伺服驅動器,這種驅動器在通用技術上可滿足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紡織機械或注塑機等裝備的高精度、高速運行。產品在硬件上基本上以控制板+驅動板+顯示的模式,控制方法上以轉速、轉矩和位置三閉環為主要架構。根據電機類型,又分為直流與交流驅動形式。雖然不同廠家同類產品,其架構基本相同,但在技術特色上各具特色,創新點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包括硬件集成、加工工藝和算法上的不同,最終形成的同類產品在性能上差異明顯,這也是目前國產與進口伺服產品一直存在的差距[6-7]。
由此看來,產品研發時,需要對產品技術組成進行精心的規劃,任何新產品在技術上由三個部分組成:通用技術、外援技術和核心技術。
通用技術基本上屬于科普類技術范疇,技術成熟、通用,對同行業來說可謂家喻戶曉,其只能作為產品技術構建的基礎,不能只憑這樣的技術研制出新產品,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毫無競爭優勢。
外援技術不屬于企業自主研發的技術,是其他企業原創性技術,并已經授權產權保護。經過支付一定費用之后,可得到授權使用,當然,企業為避免技術壁壘,可根據自身科研水平,通過自主研發,替代其他企業的同類技術。
核心技術是企業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品在市場保持持久的競爭力,不僅需要擁有自己的致勝法寶,而且其技術能在一定周期內不斷更新。除了管理因素、銷售策略及市場動態變化以外,核心技術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素。
3企業技術點挖掘和專利申報
如前所述,產品研發過程中,不是所有的技術都是企業核心技術。需要按產業鏈中所處位置,根據上下游產品需求,找準切入點,針對性進行產品研發。專利作為企業知識產權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申報產權保護時,需要與技術研發同步進行。
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授予在先申請的發明人,因此適當時機提出專利申請就是搶得技術創新的先機,但如何對技術點進行較為穩妥的保護,需要精心規劃和疏理。
企業研發中心在進行專利申報時,需要產品系列進行分類。對于成長型企業來說,所屬產品基本上分為三類:正在推廣的成熟產品、處于更新換代的產品和試制產品。對于推廣的成熟產品,因為已經適應一定的市場,技術較穩定,正處于銷售旺期,這類產品在技術上可能不是目前最新的,如果此產品在開發之初沒有申報專利權,則可能正被一些企業模仿,技術上可能正被盜用。而其它廠家也沒有去申報專利,那么研發中心應該及時對產品技術進行提煉,進行專利權申報。對于更新換代和試制的產品,在相關數據作為企業秘密不與公開之外,技術方法需要在產品推向市場之前,進行專利申報。
4專利保護方法
4.1核心技術點分立式保護
如前所述,由于國內外先進制造裝備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同類產品層出不窮,達到相同功能的技術方法也各具特色,為避免技術成果被其他公司侵犯,在專利權申報時,需對自己的技術點進行較為明確的界定,在專利權描述上不能過于寬泛,以免專利權描述不明確,失去保護意義。如圖1所示為產品的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產品研發的核心技術創新點,是專利權的保護重點,但往往一兩個專利無法將技術重點保護起來,有必要要將創新點進行分解,將相近創新點包括進來,對核心技術形成包圍,形成一層或多層保護,這樣其他同類產品廠家,將無從通過相近的方法侵犯或模仿本企業專利權保護內容。
4.2 前沿性技術專利保護
從長遠眼光來看,專利權作為企業核心技術最重要的保護方式,不僅要將現有新產品和試制產品的創新點進行凝煉申請保護,而且還可將研發過程中產生的前沿理論技術作為專利來申報。
(1)前沿性技術理論,是產品研發過程派生出來的可行技術或方法,雖然還未在新產品中進行實施,針對公司未來產品技術發展方向的多種可能性,通過專利權申報可預先規劃多種可能的技術發展方向,并進行專利權保護。為打造企業技術品牌,研發中心可以將產品新技術性能、可靠性等在理論上進行深入研究,在和專利內容不沖突的前提下,撰寫科技論文在權威期刊上發表,提升企業形象。
(2)在專利權規劃中,企業應該站在國際化市場的高度,不僅申報本國專利權保護,還要根據產品出口情況,進行境外或國際專利權的申報。目前在國內市場相比較為先進的產品技術,在國際上未必具有原創性和先進性,這也是國內產品技術被國際其他企業壟斷和壓制的原因。企業在申報專利時,眼光主要是放在國內外前沿的技術攻關上,及時取得突破,及時進行國際專利權申報[8]。
參考文獻
[1]周濟.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15”的主攻方向[J].中國機械工程,2015(15):2273-2284.
[2]司林波.國內外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6(8):177-185.
[3]方杰.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發展動態[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13,26(4):1-3.
[4]顧進.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態勢與應對思考[J].法制博覽,2019(2):171.
[5]許怡婷,周世儒,楊秋皓.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J].航天工業管理,2014(6):7-10.
[6]錢巍,戴安剛.工業機器人專用交流伺服系統發展趨勢[J].2016(1):85-88.
[7]王立平.關于國產數控機床發展的幾點思考[J].航空制造技術,2010(4):51-52.
[8]張若凡.論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J].法制博覽,2019(1):267.
收稿日期:2019-07-24
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浙江省先進制造裝備核心部件企業科技創新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2017C35065?);浙江省“十三五”第一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GE·嘉興學院校企合作的電氣工程新工科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jg20180241)
作者簡介:朱海燕(1976—),女,安徽明光人,學士,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繼續教育、實踐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