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燕
摘 要:公共圖書館為全民閱讀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對養成全民閱讀的習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全民閱讀工作,“全民閱讀”已經連續六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公共圖書館在“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推廣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將從優化公共圖書館環境,增強全民閱讀趣味性和培養全民閱讀習慣三個方面的實踐展開探索。
關鍵詞:閱讀氛圍;閱讀環境;閱讀習慣
公共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第一陣線,不僅需要完成對全民閱讀興趣的開發,還需要培養全民閱讀導向,培養全名閱讀的習慣。這不簡簡單單是一代人的任務,是需要每一位圖書館人和全民無間配合的偉大使命。能夠讓民眾在良好的環境下,濃厚的氛圍中,積極的習慣里去閱讀、去學習、去了解世界,是作為一個圖書館人的義務。
一、優化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
(一)公共圖書館硬件環境
公共圖書館內的環境應該以優雅、素簡為基調,以沉思、人文為主體,打造輕松、休閑的閱讀環境,在不同類目圖書的閱讀中應該有不同的環境配飾。例如:工具書的閱讀環境應該有適合做筆記的桌椅;適合兒童的閱讀環境應該準備較柔軟的兒童椅以免碰傷;休閑圖書可以準備適合休息的沙發等。讓民眾能夠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閱讀,是公共圖書館在發展中必要踐行的第一要務。
(二)數字化閱讀環境
當前時代,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大潮下。重視人文閱讀的人越來越少,這與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息息相關。固然數字化閱讀有其優勢,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閱讀方式,使信息傳遞的速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公共圖書館想要有效地迎合時代的發展,就不能漠視甚至抵觸數字化閱讀。應該充分利用好數字化信息的技術,營造出更適合用戶閱讀習慣的環境。例如:建立移動圖書館,可以根據用戶的潛在需求主動推送,配合大數據庫提供更多樣的服務。再如借助微信、論壇等平臺,推送更多閱讀者所需的內容。配合線上、現下打造全新的閱讀環境[1]。
二、營造公共圖書館閱讀氛圍
(一)發揮內部優勢
公共圖書館肩負著全民教育和全民閱讀的重任,是一種公益性的全民服務機構。其范疇涵蓋面之廣,之深刻能夠普及到全民的思想教育、先進科學的普及、文化宣傳和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那么,作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戰線,公共圖書館有著其他機構、組織難以比擬的重要責任和優勢。營造公共圖書館良好的閱讀氛圍就成了引導全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一環,首先,公共圖書館擁有大量的館藏書籍與文獻資料,讓全民能夠普化閱讀而不僅僅是閱讀其中的一小部分就需要有更多的推廣、讀書會、宣講會等活動的促進。讓全民能夠更好的閱讀,讀有所得、讀有所用,提升了閱讀的興趣,這就是建立起公共圖書館良好閱讀氛圍的第一步。隨著我國不斷加大對圖書館發展的支持力度,包括設施環境在內的硬件設施和電子信息查詢功能等軟件配套日益齊全。大量的專業工作人員同樣能夠給不同需求的閱讀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在這樣不斷加深實踐的過程中促進整體國民的文化素養[2]。
(二)整合外部資源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資源中的一員,在服務全民閱讀的過程中不應該作為單獨存在的一環,需要大力配合其他部門及組織形成一種社會閱讀力。在場地和網絡建設完備的情況下,配合各大高校,企業組建線上讀書小組、現下讀書會,形成一個為全民閱讀開展活動的主要渠道。閱讀雖然是一件相對私人的事情,但是全民閱讀旨在提升全民文化素養的高度,讓民眾能夠在當下高度發展的社會中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是公共圖書館應當主動擎起的一面大旗。建立起公共圖書館良好的閱讀氛圍,就是拓展全民閱讀主觀能動性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三、打造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習慣
(一)增加公共圖書館人均密度
在國內,經常會有圖書館座無虛席,甚至蹲在地面上閱讀的情況時有發生,通常幾十萬人共用一個公共圖書館在國內是非常常見的。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一個國家養成全民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而這與公共圖書館普及密不可分。”為了讓全民擁有更多的閱讀機會,增加圖書館的數量,擴展圖書館的吞吐量,延長開館時間,增加座椅等舉措勢在必行。
(二)通過活動強化閱讀認知
讀書,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能夠通過各類活動讓全民增強認知也是形成閱讀習慣的一個有效途徑。比如利用圖書館的場地優勢開展詩朗誦、親子讀書會這類能夠讓大眾參與其中的活動,并用圖書作為獎品,這樣既能夠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同時也對養成全民閱讀的習慣大有裨益。
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今全民閱讀的大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如何優化自身環境,將自身打造成被全民接受的閱讀品牌,創新閱讀理念和服務模式,為打造趣味性的活動為閱讀提供更優質的氛圍,將全民閱讀習慣推動為跨越年齡、性別、職業等要素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的社會行為,已經成為了公共圖書館探索發展之路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參考文獻
[1] 段淑星.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館閱讀氛圍危機的防范與化解對策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30(8):126-129.
[2] 林燕.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對策與方法[J].中文信息,2018(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