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芳 殷芹芹

面對利潤日趨攤薄“后鋼鐵時代”的巨大市場沖擊和激烈市場競爭,鋼鐵企業在實施改革與謀劃發展的同時,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物流管理近年來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鋼鐵企業的物流網絡成本仍然缺乏競爭力,尚未達到行業領先水平。2017年鋼鐵企業物流成本在國內同等規模企業中物流成本仍差之甚遠。
鋼鐵企業的物流過程分散在供應公司、進出口公司、生產廠、物流公司、銷售公司及生產制造部等單位中。缺乏對跨職能的橫向流程的統一控制和協調,使得各單位及部門只關心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忽視了公司物流的整體效率和效益。也就是說目前鋼鐵企業只注重單項物流功能的成本降低,而忽視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物流協同效益,忽視了各物流功能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于是帶來了相應的原料和產成品的物流運作和管理成本高、庫存水平高、資金占用量大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針對諸多復雜的問題與挑戰,只有通過制定適應鋼鐵企業集團長遠發展需要的物流網絡規劃和管理方案,從全局的觀點出發,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核心,合理進行物流網絡布局,建設一體化的物流運作和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物流資源整合和物流業務整合,推動物流信息化建設,通過“一體化管理和網絡化運作”,提高鋼鐵企業集團的物流組織管理效率,降低物流運作和管理成本,實現物流領域的資金占用最小化、公司整體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物流服務的總體水平,最終加快鋼鐵企業集團物流管理水平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與日趨發展的物流企業相比,鋼鐵企業物流管理發展不夠充分,一體化的物流管理水平尚低,低效率高成本會大大影響鋼鐵企業的發展。因此對于鋼鐵企業物流網絡體系的優化意義重大。
鋼鐵企業物流網絡體系的優化將會對目前物流格局和現行物流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優化,由于實行一體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規范鋼鐵企業物流活動、促進物流合理化的作用。 對物流資源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整合達到提高物流節點和網絡效率的目的。此外,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夠縮短物流時間,降低物流活動的消耗和損失,實現物流成本的顯著降低。
通過對鋼鐵物流網絡體系的優化,便于智慧物流理念的貫徹、物流作業環保準則的實施及綠色物流技術的推廣。通過一體化管理,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環境排放完成區域物流任務,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切實做到節約能源、減少廢氣排放,實現環保理念,促進鋼鐵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循環經濟和智慧物流強調的是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并重。因此最終對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流網絡優化的總體思路為:充分發揮企業的運輸優勢,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核心,合理進行物流網絡優化,建設一體化的物流運作和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物流資源和物流業務整合,推動物流信息化建設,通過“一體化管理和網絡化運作”,提高企業的物流組織管理效率,降低物流運作和管理成本,實現物流領域的資金占用最小化、公司整體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物流規劃的戰略目標為:通過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優化結構、合理布局,物流結點和物流通道有效銜接和配套的物流網絡;建立高效率的一體化、網絡化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使現代物流成為鋼鐵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實施關鍵:一是科學地進行網絡優化:具體包括物流設施網絡、物流信息網絡、物流組織網絡的規劃和建設;二是加強物流網絡一體化、精細化管理。
依據一體化和協同化的效益理論,對鋼鐵企業的物流網絡進行綜合的分析,最終進行了“123”戰略布局---“一個網絡、二個倉儲配送中心以及三個系統”戰略布局。所謂的“一個網絡”是指鋼鐵企業的綜合物流網絡,將生產物流網絡、供應物流系統和銷售物流網絡有效結合起來,有效配置物流節點、優化物流線路以及提高物流運作效率;“三個系統”是指按照鋼鐵企業的生產流程而劃分的生產物流系統、供應物流系統以及銷售物流系統,將整個物流網絡的運作功能專業化;“二個倉儲配送中心”---原料倉儲配送中心和鋼材倉儲配送中心,實現對鋼鐵企業的配送一體化管理。
3.2.1 設置銷售合同物流業務組及港口辦事處,全面提升銷售物流服務質量
針對當前鋼材市場的“寒冰”形勢,為加快鋼鐵企業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流轉速率,提高客戶對鋼鐵企業產品的滿意度和認可度,鋼鐵企業應成立銷售合同物流業務組及港口辦事處,通過對業務與生產進行全面整合,對物流節點的各環節進行鏈接,對產品質量的全面監管等方式,全面接管出口物流業務及內貿業務,實現產品由下線、倉儲、運輸、集港、裝船等全流程質量管控,為提升鋼鐵企業銷售物流服務質量保駕護航。
3.2.2 優化鋼鐵企業總調和下級調度組織,實現集中調度,統一指揮的扁平化管理
鋼鐵企業物流公司承擔著鋼鐵企業公司全部鐵路運輸任務,作業內容涵蓋原燃料接卸、保產運輸以及鋼材發運等各環節,是集車輛解編、廠內運送、擺到、裝卸以及面向國鐵取送車輛于一體的綜合性鐵路運輸業務。運輸組織采用以總調、站調、區調三級調度指揮運輸的“3+1”模式,該組織管理模式的出現,滿足了當時運輸需要,對規范管理,提升科學性等方面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此后多年里產生深遠影響,并沿用至今。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公司鐵路運輸標準的不斷提高,這種固有模式逐漸露出弊端,并一度成為束縛。高效的運輸執行是公司實現保產增效有力保障,物流公司為達到這一目標,不斷完善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力爭通過優化組織協調,提升技術水平,疏通企業“血脈”,使鐵路運輸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有利因素。
運輸組織管理與信息系統的體系化是企業鐵路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改變固有模式、優化重組結構、新建整合以彌補管理漏洞,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閉環式管理信息體系。通過優化運輸組織管理,精簡組織環節,增強行車組織科學性,實現效率大幅提升;在運輸各環節應用新技術,新建信息系統,提高運輸組織、執行效率、行車安全性、成本控制力;圍繞運輸主線,實施信息系統整合,形成與管理高度契合的信息化體系;運用信息化輔助管理,實現管理與信息化共同發揮合力,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3.2.3 成立創新工作小組,為物流創效提供堅實基礎
為了更好地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同時借助“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鋼鐵企業應針對公司的發展要素成立了創新工作室,改進安全、經濟運輸、物流信息化建設等攻關課題,全面開展創新攻關活動;按照專業特點,每個項目明確主要責任人、時間節點和推進計劃,針對創新活動中的難點問題,定期組織集中討論,群策群力,集謀聚智,促進攻關工作不斷改善。一方面能夠使職工積極融入公司創新改革大潮,充分激發公司人員的創新潛能,另一方面通過創新成果為物流創效提供堅實基礎。
近年來,鋼鐵公司逐步集成公司的系統數據建設物流管控平臺。該平臺項目包括:供應物流管理、銷售物流管理、倉儲管理、配送與運輸管理、數據交換、綜合管理、短信平臺實時快報系統、信息門戶等。近兩年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完善,如與港口相關數據的無縫對接以及對中間庫存的物流跟蹤等。通過對物流管控平臺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公司各層管理人員可以實時進行數據查詢、遠程監控,為決策部門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支撐。總之,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施流程優化、整合,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鋼鐵企業對物流管控各環節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提高物流各環節的作業效率,提高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更好為公司生產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3.4.1 對銷售鋼材實行統一存儲和配送,優化庫存管理,實施“零庫存”戰略
產成品具有重量重、體積大、單位價值高等特點,其庫存與生產、銷售、質檢、發運等都有密切的聯系。物流公司對倉庫的進、出庫及庫存進行有效管理;合理分配倉儲位置,采取先進先出的倉儲原則,對倉庫的貨位可以進行可視化查詢;實現庫區、庫位、入庫單、出庫單標準化管理,及時處理銷售訂單分配產品和運輸,保證24小時不間斷發貨;利用物流管控平臺及銷售系統和人工校對等方式進行每日盤庫、查庫、配單等工作,有效保證庫存正常流轉,避免爆倉現象的發生。利用已不再生產的高線庫區進行鋼材倉儲和倒運,既增加了庫存面積緩解庫存壓力,又提高倉庫使用率。 物流公司正在搭建的物聯網平臺,使鋼鐵企業或客戶通過電子交易平臺與公司進行貨物交割,節省交易的中間環節,產品在生產區或庫區就可根據客戶私人訂制安排配載或再加工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鋼鐵公司推行的物流管控平臺嘗試把原料庫、中間產品庫和成品庫的庫存管理信息系統與生產控制系統結合在一起,在確保生產流程不間斷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庫存。
3.4.2 實施雙程配載方式,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鋼鐵企業中,物流運輸成本在物流業務中占有較大比例,因而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運輸合理化,而運輸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運輸費用的高低,進而影響著物流成本的高低。過去車隊卸后空車全部排空,長期以來行成了“重來空回”的運輸組織模式,造成了運力資源的浪費。
為充分利用卸后的空車,提高貨車使用周轉率,有效降低運輸費用,鋼鐵公司應試推行汽運“重去重回”物流運輸模式,開通鋼鐵公司廠內、子分公司鋼材集港運輸與各個港口的外礦等大宗原料汽運雙程配載運輸線路,優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并通過定制化物流服務,極大提升客戶滿意度,呈現雙贏局面。
3.4.3 成立客戶支撐物流服務團隊,提高客戶滿意度
為做好船貨對接工作,加快船舶進港后的工作效率,鋼鐵公司應成立專門的客戶支撐物流服務團隊,協助解決影響船舶進港后正常作業的所有問題,如發貨、協調船期、滯港、壓港、裝載方案等事宜,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節點的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同時也大大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鋼鐵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3.4.4 實行全流程監管,全面提升物流服務質量
由于物流環節貫穿整個流程,這就需要對產品質量實行全流程監督,鋼鐵公司應制定相應的監管機制,例如下一環節監督上一環節,對有問題的產品不予接收;同時在發貨組設立專門人員進行監裝,在港口設立辦事處進行接貨等舉措,實現了對產品質量各環節的嚴格把關,大大提高了用戶滿意度。
銷售物流是企業物流的最后一個環節,產品是在銷售后實現其使用價值,為企業創造利益。企業產品銷售的物流成本大概占銷售總成本的25%。因此銷售物流的運營情況直接影響著企業利潤的高低。對生產企業來講,物流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企業依托銷售物流環節將產品準確、及時、完好的交付給最終用戶,產品制造企業通過降低產品銷售環節的成本費用,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提升其產品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通過對優化后的銷售物流網絡進行了效益分析,課題組依據系統性、謹慎性和重要性原則,從成本構成的各個方面對物流網絡優化的實施給鋼鐵企業集團的銷售物流成本費用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全面地分析。對鋼鐵企業物流優化的實施所產生的內、外部經濟效益進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估算。通過測算,可以看到銷售物流網絡的優化給鋼鐵企業集團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通過實施一體化管理和網絡化運作,形成了運輸、倉儲、裝卸、加工、發運、配送一體化物流,效率大幅提高;通過開展物流攻關活動,使各部門對物流管理環節及費用更加關注和清晰,明確了工作方向及工作目標;通過對物流組織的重組或開設,更有效的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以2017年各項物流基數做基準,2018年全年實現降本增效5124萬元。其中通過優化物流效率,使公司銷售物流環節庫存占用資金由去年8588萬元壓縮到現在的6746萬元,直接盤活資金1900萬元,累計降低財務費用105萬元;通過物流資源整合,累計實現物流降本增效3094萬元;通過優化物流費用,累計實現降低物流費用19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