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錫臣,毛宏放
(1.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6;2.黑龍江省教育廳,哈爾濱 150001)
從1954年起,教育部開始進行教育事業發展統計,設立相應機構,承擔國家法定的政府部門統計職責,具體負責全國教育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和發布。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教育統計的內容不斷擴展。目前,形成了以教育事業統計和教育經費統計為主體的中國教育統計體系。
教育事業統計工作是反映教育工作狀況、描述工作水平、展示工作成果的重要依據。通過教育統計可以了解教學單位現有的辦學條件、學術地位、師資力量、科研水平、財務狀況等情況;并可從統計數據和統計資料反映的問題出發,參照技術指標,對教學、科研、后勤等各項工作的運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和控制,發現和監督學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失控和異常現象;通過對各項工作的定量檢查、監督,引導學校加大對薄弱環節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增強學校的辦學實力。因此,教育統計是反映教育發展狀況的重要舉措。
教育事業統計范圍包括各級各類學校機構,大體分為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三大類別。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涵蓋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機構、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基礎教育則包括學前教育、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職教育包括調整后中等職業學校,中等技術學校,中等師范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技工學校,附設中職班,其他中職機構。
通過研究探討,參考教育部教育事業統計的要求和規定,并結合本省多年的統計經驗,我們自主研發了適合本省的教育事業統計數據質量分析與核查工具軟件。該軟件既是教育部教育事業統計軟件的有力補充,也是符合本省教育省情的地方性教育事業統計軟件,將原來繁雜的專家人工審核工作轉變為軟件自動化處理,專家只需針對校驗出的項目為審核的主體單位具體解釋相關指標和問題,大大提高了省級審核匯總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審核的精準性。經過省級教育統計專家論證,決定將軟件分為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三個模塊,并且按照核查的方法分為上下年指標對比、經驗校驗、邏輯校驗三部分(如圖1所示)。

圖1 核查項目分類層級圖
我國目前在教育事業統計中廣泛應用的核查方法有指標對比、經驗分析法和邏輯校驗法三種。開發省級教育事業統計軟件也主要圍繞此三方面進行設計實現,下面具體介紹三種核查方法的實現過程:
比較對照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時普遍使用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是統計綜合分析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育事業統計過程中,針對一所教學單位上下年的指標進行對比,可以很好地發現在發展進程中該單位出現的一些情況,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值得推廣的方法,從而為把握發展方向和發展速率提供可靠依據。比如某教學單位的占地面積上下年對比后發現減少了60%,這時就應篩選出來,詢問該單位報表人員是否是填寫錯誤還是實際情況,如果是實際情況就需要研討該單位是否具備辦學基本條件,能否保證正常的教學工作,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
實現上下年指標對比的具體方法是通過軟件將上年數據庫中被審核單位的相關數據與本年該單位新填報的數據對比,從而找出存在的問題。本軟件在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三個模塊中結合情況分別設置了不同的核查條目,其中高等教育設置了43條核查條目,基礎教育設置36條,中職教育相對較少,設置23條。限于篇幅,本文僅列出高等教育上下年指標對比表以供參考(如表1所示)。
高等教育中重點核查了基礎辦學條件,例如固定資產、計算機、建筑面積、教室、教學計算機、綠化面積、圖書、儀器設備、運動場、占地面積等等,其中還有教師資源以及黨團員等相關情況。高等教育中還特別增加了核查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上學年初數據對比條目。核查標準基本是上下年指標增減20%,個別條目控制在增減幅度50%;基礎教育除了核查固定資產、計算機、綠化用地面積、實驗設備、圖書、儀器設備、運動場地面積、占地面積、中小學建筑面積等基本項目,另外按照小學、初中、高中、特教四個層次還核查了寄宿生、留守兒童、送教上門、隨班就讀、隨遷子女、在校生等情況。與高等教育不同,基礎教育的核查指標變化幅度多數是控制在±50%,個別條目增減幅度是±20%;中職教育核查固定資產、計算機、教輔用房、教學計算機、綠化面積、體育館、圖書、校舍建筑面積、學生公寓儀器實驗設備、運動場、占地面積等,并按照產權和非產權兩類區別核查,指標變化幅度均是控制在±50%。以高等教育中專任教師正高級人數上下年增減幅度20%為例,如果減少20%,有可能說明該校正高級職稱人員本年度退休較多,這將對學校的師資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若增加比例超過20%,則反映出在人員聘任工作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表1 高等教育上下年指標對比核查項目
經驗分析法則是指主要以經驗知識為依據和手段而分析認識事物的一種科學分析方法。教育事業統計過程中,結合本省教育統計專家們多年的經驗,形成核查意見,通過軟件實現對教學單位的統計數據進行核查分析,規避和解決辦學單位一些不合理的問題,令其在今后辦學過程中逐步改進。
經驗校驗雖然可以將數據核查發現的一些不夠合理的數據篩選出來,但是這些數據是按經驗得出的推斷,不排除有極端的特殊情況,所以需要進一步由被核查單位給出解釋說明或改正。由于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辦學層次不同,具體情況差異很大,所以經驗校驗條目也不一致。軟件中高等教育設置了20條經驗校驗條目,基礎教育由于包含幼兒園、小學、初高中、特教等多個層面,情況復雜多樣,校驗條目自然較多,達到了97條。中職教育設置了48條校驗條目。高等教育中包括例如高校無安全保衛人員、學校產權圖書不等于上年圖書加本年新增圖書、學校產權校舍面積不等于上年校舍面積加本年新增面積等。基礎教育包含例如保安人員為零、初中在校生無共青團員、公辦學校教職工不等于編制內人數等。中職教育包含例如產權教室間數大于150間、非產權圖書大于10萬冊、有畢業生無就業、有畢業生無升學等。以高等教育為例,如果普通高校接入互聯網方式為ADSL、撥號、其它、無線,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但是不能排除學校在發展的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所以需要進一步核實,以確定具體是什么問題。下表列出高等教育的經驗校驗條目(如表2所示)。

表2 高等教育經驗校驗核查項目
邏輯校驗法是通過統計數據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檢驗其是否存在誤差的方法。統計數據的邏輯關系是事物客觀存在及其運動發展本身的邏輯關系的反映。這種邏輯關系是多方面的。譬如:第一,相關數據的邏輯關系,如統計報表中退休人員中黨員數大于退休人員總數,這顯然是錯誤的;第二,同一單位的同一指標的不同時期的數據的邏輯關系,如果發展變化異常顯然是可疑的;第三,不同來源的同一指標的數據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是否合理,也是一種邏輯關系的檢驗,如統計報表中畢業生總數,來源于不同部門提供的數據很可能并不一致,相互比較,可以鑒別出哪個更符合實際。
邏輯校驗是數據核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響數據質量優劣的關鍵。經過研討,軟件中最終高等教育加入了71條校驗條目,基礎教育加入228條,中職教育加入73條。高等教育中包含例如黨政負責人職務不含“書記”、行政負責人職務不含“校長、院長、部長、所長、主任”,學校產權無教室面積有教室間數等。基礎教育包含例如有信息課無信息課教師、教室平均面積大于100平方米、實驗儀器達標,實驗設備值為0等。中職教育包含例如30歲以下有副高以上職稱、成人或職高不應該有五年制學生、教職工其他情況有黨員且3人以上而無黨政負責人等條目。下表列出了高等教育71條中相對主要的25條核查項目(如表3所示)。
通過軟件的設計開發到應用,對教育事業統計數據質量分析與核查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入,很好地解決了我省教育事業統計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實際問題。

表3 高等教育主要邏輯校驗核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