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葉 朱新蓉
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是影響會計信息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大小的關鍵因素。因此,結合具體的行業來研究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的關系更具有意義。近年來,我國的批發和零售業出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批發和零售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批發和零售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基礎產業,沒有強大的批發和零售業,既成不了經濟大國,也造就不了經濟強國。所以,本文選取批發和零售業為研究對象,研究如何改善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使其在公司治理中充分發揮作用,進而提高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的財務績效,對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許致維、李少育、戴維瀚(2017)選擇用未解釋審計費用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衡量指標。朱秀梅(2017)根據財務報表數據首位數字分布與Benford 理論分布的吻合程度對會計信息質量作出評價。宋理升、王愛國(2014)用上市公司當年的非正常應計利潤除以上一年年末總資產的絕對值后得到的數值衡量會計信息質量。徐晟(2013)選取的會計信息質量的衡量指標包括應計質量、收入報告準確度以及在應計質量和收入報告準確度基礎之上構建的綜合會計信息質量指標。劉天雄、王秀、張順清(2016)基于信號傳遞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和有效市場假說,采用以Jones 方程運算出可操縱性應計項的絕對值來衡量會計信息質量。文章借鑒前人的研究思想,采用修正后的Jones 模型計算出的可操縱應計項取絕對值作為會計信息質量的衡量指標。
湯榮輝(2014)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來衡量財務績效。張兆國、靳小翠、李庚秦(2013)在剔除盈余管理后,以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作為財務績效的衡量指標。謝琨(2017)選取了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增長率四個指標作為財務績效衡量指標。朱秀梅(2017)采用因子分析模糊綜合評價法計算企業的績效得分作為財務績效的量化數值。彭勝志、張洋洋(2016)選取16 個指標分別從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對財務績效進行分析,并以計算得到的財務績效綜合因子的得分值作為財務績效指標的量化數值。文章從財務績效包含的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四個方面共選取了10 個指標,通過因子分析法提取四個因子,然后通過計算得到財務績效綜合因子得分,用財務績效綜合因子得分衡量上市公司財務績效。
張明霞、徐蘇瓊(2014)選擇2010--2012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用深交所誠信檔案考評結果作為會計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標,經營績效的衡量指標為總資產報酬率,得出了會計信息透明度越高,公司經營績效越高的結論。朱秀梅(2017)選擇21 個地市的廣東公司為研究對象,以其2011——2015 年的財務報表作為樣本數據,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得出結論: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績效具有同向變化趨勢。湯曉建(2013) 選擇2009-2011 年滬深主板貴州省18 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可操縱性應計盈余越大,凈資產回報率越大,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越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年度數據和多因變量方差分析的結果可知,在顯著性水平為0.05 時,限額以上的批發業和零售業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利潤和銷售額方面的差異性非常顯著。
根據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2014--2016 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利潤數據和分析結果可知,在顯著性水平為0.05 時,批發業和零售業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利潤方面的差異并不顯著。
1.數據來源
截止2017 年12 月底,剔除ST、財務數據缺失和不符合研究要求上市公司,最終在東方財富網和新浪財經等網站收集了批發和零售業共54 家上市公司2014-2016 年的財務數據作為樣本數據。
2.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評價
從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四個方面選取了資產增長率、營業收入三年平均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總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率、銷售凈利率、資產負債率、有形資產負債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共10 個指標對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進行綜合評價與分析。
首先,根據2014--2016 年的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的適應性檢驗,其中KMO 值為0.669,適宜做因子分析。其次,根據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四個因子,其中F1 為發展因子,F2 為盈利因子,F3 為償債因子,F4 為營運因子。最后,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計算各因子的得分,再對因子得分按相應的貢獻比重進行加權平均并求和后除以累計方差貢獻率89.675%,得到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2014--2016 年的財務績效綜合得分。
3.財務績效綜合得分分析
根據財務績效綜合得分對上市公司進行排名,發現中國中期、遠大控股在2014--2016 年財務績效綜合得分中都在前五,說明這兩個公司發展較好,盈利能力狀況良好,能夠較好的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泰山石油和恒信東方兩家公司三年里財務績效綜合得分一直靠后,主要是由于這兩家公司未能對自身的發展有更好的定位和未能清楚地認識周圍環境,對公司發展戰略做出調整。
1.變量設置
本文選取財務績效綜合因子(FZ)、發展因子(F1)、盈利因子(F2)、償債因子(F3)和營運因子(F4)為因變量,會計信息質量量化的可操縱性應計項的絕對值(X)為自變量,公司規模(SIZE)、資本結構(LEF)、兩職分離情況(BS)和獨立董事比率(IDR)為控制變量。可操縱性應計項運用修正后的Jones 模型計算得到: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越高,公司的財務績效越高,但在上市公司為了業績考核、融通資金和避免退市等,出現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時,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會降低,但通常財務績效仍然較好。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假設:上市公司存在粉飾行為時,其他條件不變:
假設一: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綜合因子呈負相關;
假設二:會計信息質量與發展因子呈負相關;
假設三:會計信息質量與盈利因子呈負相關;
假設四:會計信息質量與償債因子呈負相關;
假設五:會計信息質量與營運因子呈負相關。
1.描述性統計分析
2014--2016 年間,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離散程度較大,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存在顯著性差異;該行業大多數公司的獨立董事比率為33.33%或40.86%,說明該行業上市公司在設置獨立董事觀念上差異不大。
2.相關性分析
在存在粉飾行為時,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綜合因子、發展因子、償債因子負相關。上市公司公司規模與盈利因子、發展因子、償債因子正相關;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財務績效綜合得分、盈利因子、償債因子負相關;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比率與財務績效綜合得分、償債因子正相關。
3.回歸分析
由于自變量和部分控制變量間存在線性關系,為消除多重共線性,采用逐步回歸法,研究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可操縱應計項(X)、公司規模(SIZE)、資本結構(LEF)、兩職分離情況(BS)與財務績效綜合因子(FZ)的回歸系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得到模型如公式4 所示:
FZ=0.473+0.042X+0.008LEF-0.096SIZE+0.125BS(4)
可操縱應計項(X)、公司規模(SIZE)、兩職分離情況(BS)與發展因子(F1)的回歸系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得到模型如公式5 所示:

資本結構(LEF)與償債因子(F3)的回歸系數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得到模型如公式6 所示:

在存在粉飾報表行為時,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綜合因子負相關,這一結果驗證了假設一。在存在粉飾報表行為時,會計信息質量與發展能力呈顯著負相關,該結果驗證了假設二。會計信息質量與盈利因子、償債因子和營運因子均無線性相關性,故假設三、四、五不成立。不同的公司規模、資本結構和兩職分離情況對批發和零售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存在明顯區別。
針對以上對批發和零售業會計信質量與財務績效做的相關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遵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其次,完善包括權利、職責的分配方式、人員的勝任能力和發展計劃、管理者的經營模式、企業員工的價值觀等內部控制環境。最后,完善上市公司內外部監督體系。外部通過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切實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落實會計信息質量監督制度,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可靠,從而促進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內部設立審計機構,加強風險管理、健全內部控制系統、查錯揭弊,在保證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同時,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