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信息技術與移動設備的飛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已經逐步深入,信息化教學已經發展成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是職業院校整體辦學水平、學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標志。
信息化資源建設地區差異仍然存在,東部沿海相對發達的城市信息化資源建設情況好于西部等偏遠地區,這些地區信息化教育觀念淡薄,思想意識不強,信息技術能力偏低,教學模式單一,缺少長期的資金投入,重視硬件設施建設而忽略軟件設施建設,硬件和軟件建設不協調。
數字化校園是在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而提出來的,是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基礎。但是,在校園網的使用中,校園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沒有將信息化資源整合到一起,有相當一部分處于閑置狀態,還有的缺乏相應的功能,無法完成信息化的功能。大部分僅用于科研查詢,除此之外的其余小部分應用中,僅僅作為消息發布系統、管理系統在使用;另有一部分用于輔助教學。隨著數字化校園的使用,信息安全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目前職業院校優秀信息化資源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共享,共建共享程度較低,學校內部的共享較少,如,各個業務部口單獨采購自己的硬件服務器設備并獨立開展基于本部口業務的信息系統,彼此之間分割成各個系統,人為形成了高校校內的信息孤島,系統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人為地阻斷了高校各個部口之間的有機聯系,造成了極大的設備和資源浪費。另外,學校與學校之間共享較少,不同層次的學校之間的共享較少,相同層次的學校之間共享較少,只局限于部分資源共享,主要體現在圖書文獻及電子資源共享,而對于其他方面,如:師資隊伍、教學硬件設施、優質課程等還缺乏共享。
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并沒有建立足夠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盡管部分高職院校都開發了一定數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但由于受到經費、技術和人才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根本不能滿足高職教育教學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是信息化資源更新緩慢。資源沒有及時更新,新觀念、新技術無法及時傳授。二是信息化資源利用率低。多數學校仍然注重資源的開發,“重建設,輕應用”現象嚴重,只是將資源應用在布置作業、教師備課和考試等環節。三是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加大了教師的日常工作量加大了,對于信息化教學手段有一部分抵制的情緒。教師并沒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內涵,對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
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一項具有綜合性、創新性、復雜性、長期性等特點的系統工程,首先,必須建設一支理念先進,技術成熟、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團隊,該團隊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專門負責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和管理工作。其次,相關學校部門要確保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經費充足,要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建立信息化工作相關的制度和規范文件,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科學管理的原則加強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把信息化資源建設納入到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和重要工作任務之中。
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環境的構建是高職院校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是信息系統運行的基礎。因此,需要繼續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推動各高職院校建立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的統一認證機制,保證校園網絡的快速、平穩、安全的運行。
同時,在基礎設備逐漸完善的基礎上,加強軟件方面的建設。技術上,建立校園網絡的防火墻機制,提高網絡反病毒能力技術能力,確保師生個人信息的安全性。采取定時安全掃描等方法,定期解決安全隱患。制度上,通過校園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等來規范和約束學生、教工的上網行為,加強師生網絡安全意化共同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網絡環境。
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與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的建立息息相關,信息化資源庫要全面, 信息化資源庫要包含高職專業教育教學資源、虛擬仿真資源庫、社會服務的開放資源等。資源庫建設要求是:完整豐富,種類多樣,重復率少,與行業需求相結合,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應用范圍廣,更具有系統性、學科性和針對性。一方面,要以資源建設和共享為目標,加強信息化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并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引進優秀數字化資源;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絡教育資源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建設各種優秀課件資源和電子教案,及與課堂教學有關的音頻、視頻等各種資源庫。
職業院校優質信息化教學資源擁有者應樹立開放合作的全局觀念,從整體利益出發,從有利于職業院校長期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開創優質信息化資源共享的新格局,將院校間優質職業共享體制機制建設完善好。
職業院校與企業信息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必須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優勢,形成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協會、企業為依托的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聯合辦學機制,并使之成為高端技能人才培養、學術研究、項目開發、信息服務與技術援助的載體,通過不定期的校企合作工作會議、技術經驗交流、學生崗位實習鍛煉等方式,建立交流互訪合作機制。
信息化的使用,要求教師線上教學時要具備互聯網思維,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學校情況。教學線下教學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還要對目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把握到位,但是大部分教師在教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經驗。因此,要培養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線上線下課程的研討,創新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等多方面,學校要加強互聯網教育的課程生產和應用模式,更具針對性研發課程。
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依托,也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以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