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數學核心素養能夠有效影響學生的能力與品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研究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機制,是我國教育領域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趨勢。與傳統數學教育相比,新時期背景下的數學教育不僅要從方法上、模式上及理論上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更要從思想與心理上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形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行為規范,進而為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提供理論基礎。
從理論層面來講,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指院校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通過學習與思考,使數學應用及數學知識得到不斷的內化,進而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思維。因此數學素養并非某項數學知識,是擁有模式化、概念化、抽象化的思維模式,是院校學生在應對數學問題時,所采用的、科學有效的思考方式。準確來講,數學素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當前的數學問題,更能使學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即便面對復雜的生活問題或面對嚴峻的社會問題,都能從邏輯角度,探尋問題的實質,并使其清晰化、邏輯化、理論化,進而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效。以幼兒師范院校為例,通過數學素養的培養,學生在未來的教學生涯中,能夠從容應對各類教學問題,能從客觀角度與學生主觀角度思考問題的成因,進而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提出合理的問題解決方法。所以說數學素養是學生看待與解決現實問題的基礎,是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從跨學科角度來分析,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學科的理論問題,使學生充分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學科體系,拓展知識面,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提升相關專業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并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通常來講,數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對數學條件進行挖掘,進而通過整合與推導,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而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面對理論問題時,會自主地對相關資料及數據進行收集,提高解決問題的成功率,并獨辟蹊徑,創新地、創造地形成問題解決的新思路與新途徑。
在網絡時代,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思維定式,進而推動數學教學的長遠發展,滿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需求。幫助院校培養出更多、更杰出的優秀人才。
由于數學學科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難以自主地形成數學核心素養。加之院校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通常采用灌輸式的、宣講式的教學方式,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造成課堂氛圍枯燥死板,學生被動地學習數學定義、公式等知識。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興趣不足,學習數學的動機不夠充分。因此教師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首先,采用情景創設的形式,通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體驗到蘊含在數學學習中的成就感,可以引入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實際案例,通過對問題的提出,提高學生對問題解決的期待感。其次,利用多媒體設備與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譬如利用翻轉課堂模式,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最后,數學教師可充分結合互聯網交流平臺,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網絡交流的方式,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或途徑。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數學教師的地位較為突出,在開展并組織教學活動時,學生比較被動,無法凸顯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成為數學教師闡釋知識、傳授知識的主要場所,而學生卻無法根據相關的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及思考。從理論層面來講,創新意識代表著學生開拓思維,打破常規的邏輯能力,數學教師應利用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獨立思考與創新創造的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打破常規在數學問題提出后,教師應用常規手法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其它方法解決上述問題。如果學生給出負面的答復,教師應給出適當的提示,幫助學生用其它方式解決當前的數學問題。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移動設備搜索并整理互聯網上與教學相關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吸收新知識的過程中,提出全新的數學問題,進而在小組討論的形式下,對新問題進行處理、分析及解答。最后,開展MOOC 在線教學活動,用遠程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質量,進而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尋找出新的學習方法或途徑。總而言之,教師應逐漸培養學生打破常規、開辟新境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創新的意識,進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知識的總結過程也是知識的鞏固過程,然而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側重于對新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現有知識的鞏固與總結。在此種背景下,學生將難以形成總結知識,反思自我的意識,導致數學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成績低下等問題。而在互聯網時代,學生總結數學知識,能夠有效提升知識的應用效率,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對此,數學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總結能力。首先,引導學生做好學習筆記。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網絡筆記的方式,將數學重點、數學公式以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記錄在網絡筆記上,并定期對學生的網絡筆記進行檢查。其次,要求學生對原有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與概括,可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亦或者點名問答的方式,考察學生總結數學知識的能力。最后,培養反思意識。教師應利用網絡交流平臺,通過學習交流,分析學生對現在的學習方式的總結情況。進而通過“反思”推動學生個體的全面成長,利用“總結”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數學核心素養應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應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在互聯網時代,數學教師應從興趣激發、創新培養以及學習反思等三方面著手,通過借助互聯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擁有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為學生的職業發展與社會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