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詩映 海南師范大學
社會環境的改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極大影響了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網貸在大學生群體中日益盛行,因無力償還而導致的過激甚至刑事行為隨之而來。大學生群體社會經驗有限,易受到網貸的吸引而使自身陷入到刑事法律風險當中,因此有必要對風險防范措施進行分析。
大學生網貸行為的盛行和網貸風險的發生受網絡金融市場發展不成熟、相關法律法規不到位的影響。網貸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流行速度非常之快,但配套的法律制度完善卻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該市場背景給網貸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市場準入標準的低下也促使了一些不良網貸企業的出現。為從根源上治理大學生網貸詬病、防范網貸刑事法律風險,首先應從市場角度入手,提高網貸行業準入標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通過經營許可的限制發放對網貸公司進行質量篩選,以調整、優化網貸市場結構。對網貸公司及學生網貸行為的權責做出法律明確,例如,以暴力、欺騙等手段形成的貸款關系,或網貸公司未取得相應的經營許可,已嚴重影響到經濟市場運行秩序并給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威脅,此時應依照法律對其進行追責。除了嚴格治理外,聯合法律部門、工商部門、信用監管部門等,對校園網貸行業進行規范,制定嚴格的經營要求,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化發展,以防止大學生網貸風險的發生。
一些網貸公司為了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搶占更多的校園網貸市場份額,選擇以更寬泛、靈活的網貸規則吸引大學生。例如,部分網貸平臺只需要上傳個人身份證件、填寫個人相關信息,就能達成網貸關系,放款速度也相對較快。網貸公司對貸款人信息審流于形式,很難達到防范網貸刑法風險的目的。而大學生在利益的誘惑下,容易出現冒用他人信息進行網貸、逾期還款等問題,使其承受刑法風險。為此,對網貸公司貸款行為的約束至關重要。要求各網貸平臺依照正常的貸款流程和要求,對大學生的貸款風險進行評估。例如,要求其提交完善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學校、聯系方式、家庭狀況、貸款原由等。并明確還款期限和逾期后果,確保大學生在接受網貸前,充分審視自身行為是否合理,以嚴格的網貸審批流程,抑制不良網貸現象的發生??紤]到大學生網貸過程中出現冒用他人信息進行貸款的情況,可以以在線信息審核的方式,保證貸款申請人與提交信息相一致,并在立法角度上,對網貸相關人員的權責和義務進行區分,以免信息被冒用人員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奥銞l”、暴力追款等行為已嚴重觸犯到法律,若情節嚴重,應依法追究網貸公司責任。
網貸是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產物,是互聯網金融的業務創新。想要限制該行業的發展或禁止學生網貸無法實現也不明智,其中存在很大比例的學生因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或進行自主創業而選擇網貸。因此在探討網貸刑事法律風險防范時,要從規范行業發展和大學生普法教育上出發,在促進行業健康化、規范化的同時,端正大學生消費觀念,明確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對大學生網貸現象進行合理的控制。我國法律雖然規定年滿18 周歲的大學生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需要對個人貸款行為負責。但法律中對學生身份的界定并未考慮到其民事行為能力的高低,對于無收入來源、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判斷和承擔網貸刑法風險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需要從法律上,對大學生的網貸行為進行限制。例如,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大學生在申請網貸時,應取得其父母或監護人的許可。
在普法教育方面,學??蓪⒋髮W生法律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向學生傳遞基本的法律常識,明確其在進行社會活動時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例如,講授有關網絡貸款、合同簽訂、法律維權等專業知識,提高大學生風險辨別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思想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盲目消費,減少大學生網貸行為。
網貸問題隨時代發展而來。在應對大學生網貸問題時,應本著治理、規范、引導的態度,通過立法、監管、教育等手段,凈化網貸行業,提高大學生風險識別能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合理利用網絡貸款渠道,促使大學生網貸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