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姜玉婷 俞曉丹
遂昌縣是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重點防治縣,縣域97%面積處于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地質災害隱患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017年以來,該縣按照全省地質災害“除險安居”三年行動及浙江省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項目回頭看行動方案的統一部署,以“從快、從嚴、從高”為標準,深入推進地質災害“大搬、快治、強防”。全縣5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現已完成28個隱患點避讓搬遷,搬遷群眾610戶2026人;完成20個隱患點的工程治理,解危213戶784人;完成6個新增地質災害隱患即查即治任務,解危34戶108人;核銷49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并對北界蘇村等7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自動化專業監測。2019年入汛以來,該縣未發生一起因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成功避讓3起地質災害,19戶43人成功避險,其中黃沙腰鎮上定村楊茂口自然村14戶30人成功避險事件獲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肯定。

▲黃沙腰鎮上定村楊茂口自然村群測群防員在巡查
一是注重防災體系建設完善。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及時修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應急預案,各鄉鎮(街道)逐點編制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預案。健全群測群防體系,逐級簽訂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防汛抗災的工作合力。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隊伍建設,及時調整、充實基層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巡查人和監測員隊伍力量。將村級監測員報酬補助由原來每人每年500—800元提高為1500—2000元,切實提高監測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同時建立巡查獎勵制度,對發現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及時上報從而避免人員傷亡的優秀群測群防員實行公開表彰和獎勵。
二是注重地質災害“大搬快治”。今年3月份以來,該縣組織對列入“大搬快治”的5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完成情況逐點開展“回頭看”,并對其中18個存在房屋未全面拆除、違規建設臨時棚等問題的整改點位進行及時整改,目前已完成17個點位的整改工作。地質災害大搬快治“回頭看”的強勢推進有效保障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群眾的安全。如6月6日強降雨后,應村鄉原半嶺地質災害隱患點發生兩處小型滑坡,造成部分農田受損。所幸該隱患點已通過該縣2017年避讓搬遷項目完成整村搬遷,成功避讓了這起地質災害。
三是注重防災意識引導提升。按照“一點一預案,一點一演練”要求,在全縣20個鄉鎮(街道)全面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深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農村文化禮堂宣傳月活動,組織召開各類地質災害防治業務培訓和專題講座20余次。今年以來,共組織觀看蘇村地質災害警示教育片12萬余人次,同時以“4 · 22世界地球日”“5 · 12防災減災日”“6 · 25全國土地日”等為載體,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地質災害知識科普宣傳活動,群眾防范意識不斷增強,基層防災能力不斷提高。
一是人員到位積極應對。強降雨期間,該縣領導第一時間蹲點一線坐鎮指揮、全程督導,各聯系部門深入所聯系的鄉鎮(街道)指導協助,鄉鎮(街道)和村日夜堅守陣地,縣鄉村三級聯動、協同作戰、全民參戰,確保地質災害防御工作責任落到實處。6月6日晚20時,黃沙腰鎮上定村楊茂口自然村群測群防員在巡查時發現村莊后側山體邊坡有少量泥沙碎石滾落,立即通知黃沙腰鎮政府、國土所及村兩委負責人趕到現場,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組織人員撤離。23時30分左右,約4000立方米方量的坡面泥石流滑落,造成楊茂口自然村4座房屋嚴重損毀,其余12座房屋全部受淹,遭到不同程度損壞,未造成人員傷亡,14戶30人成功避險。
二是巡查到位不留死角。降雨期間,鄉鎮(街道)、國土所及村級群測群防員三方聯動,實行24小時巡查制,加大對地質災害隱患點、不穩定斜坡、治理項目在建工程、避讓搬遷安置點等重要點位的排查、巡查,切實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空白”,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一旦發現險情,及時預警并采取有效措施。今年入汛以來,全縣累計出動地質災害及防汛巡查人數3714余人次,巡查排查各類隱患點和險情點位724余次,應急處置險情點31處。
三是值守到位預警及時。強化應急值守,4月17日入汛以來,該縣防指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6月6日強降雨期間,全縣各單位取消休假全部在崗在位,做好應急搶險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旦發生災險情,以最快速度趕赴現場參與搶險救災工作。建立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聯動、會商,及時掌握分析水雨情變化情況,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縣、鄉、村三級防災責任人和群測群防員。今年入汛以來,累計向縣、鄉、村三級防災責任人和群測群防員發送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和防災提醒信息71152條,聯合預警信息做到網絡全覆蓋發送。
一是突出科學指導。強降雨發生后,該縣第一時間邀請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智卓巖土等地質專家來遂昌縣,加強地質災害隱患調查、勘查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今年入汛以來,該縣已遭受多輪強降雨,地質災害防災形勢比往年更加嚴峻。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借助專家科學指導,如6 · 6強降雨后第一時間會同地質專家分組到黃沙腰、柘岱口等鄉鎮已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點位進行重點排查鑒定,梅汛期間邀請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提供技術服務,聯合開展應急調查,指導鄉鎮、村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累計出具《應急調查處置意見》20份,為做好地質災害防御應急和后續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突出快速避險。按照“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一旦發現地質災害險情,堅決、及時、果斷地轉移所有受威脅群眾。如7月5日上午9時,了解到縣城妙高街道東橋路右側邊坡存在巨大地質災害隱患,遂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建設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交警大隊相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和處置。經現場調查發現,東橋路右側邊坡上側空壇平行出現明顯裂縫3條,主裂縫長度約40多米,寬度1—4厘米,且邊坡前緣出現2處小滑塌,存在隱患方量約5000立方米以上??紤]到該點位位于縣城主干道附近,一旦發生滑塌將直接威脅下方道路行人安全和東橋路新建安置房戶生命財產安全,各部門立即將隱患點附近的2戶6人進行臨時撤離避險安置,同時對該區域設置警戒標志并派人值守,嚴禁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對附近排水溝進行清理,并對東橋路進行臨時封道。5日下午14∶50分,民房門前空壇發生坍塌,因避險及時、處置得當,未發生人員傷亡情況。
三是突出妥善安置。一方面,堅持“不漏一戶”,積極做好受災群眾的人員清查,并全力做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確保每位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房住、病可醫;同時積極做好受災群眾的跟蹤管理,避免受災群眾擅自返回。另一方面,堅持“全力保障”,民政部門全力做好救災物資的組織、配送及調運,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部門全力做好交通、自來水、電力、通訊等方面的保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入汛以來,該縣共轉移安置地質災害威脅區群眾924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