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平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護理用于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288例新生兒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144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疾病復發(fā)情況、胸片改善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2.7±0.7)d短于對照組的(3.8±0.6)d, 疾病復發(fā)率10.42%低于對照組的19.44%, 胸片改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84.72%,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針對新生兒肺炎患兒, 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 可提升患兒疾病治療有效率, 降低其復發(fā)率, 改善患兒生活質(zhì)量,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新生兒肺炎;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81
肺炎擁有相關癥狀多、病程長的特點, 是造成新生兒呼吸衰竭死亡的關鍵因素, 同時是新生兒多見及易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患兒得病之后, 會顯著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 且可能造成患兒死亡, 要盡量避免病情的持續(xù)化發(fā)展[1-3]。因此醫(yī)護人員在臨床中, 需按照患兒具體病情實施人性化護理, 進行有效的護理, 獲得提升護理療效的目的, 顯著提升其生活品質(zhì)及護理滿意度。本研究對新生兒肺炎患兒, 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 護理療效顯著,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288例新生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所選患兒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144例。觀察組男80例, 女64例;年齡1~28 d, 平均年齡(12.2±6.1)d。對照組男76例, 女68例;年齡2~27d, 平均年齡(12.8±5.3)歲。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guī)護理。霧化吸入止咳平喘藥物, 保證患兒給氧、呼吸道通暢, 積極的檢測其生命體征[4]。
1. 2. 2 觀察組 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 具體如下。①護理人員需定期檢查患兒的呼吸道, 讓患兒保持呼吸道通暢, 同時要取較柔軟、細的吸痰管及時為其吸痰。加強叩背, 叩背要求至少5 min。另外, 需保持吸入時間為18 min/次左右, 5次/d, 為了便于吸出, 稀釋患兒的痰液[5-7]。②給予患兒家屬正確喂養(yǎng)方式的指導, 以充分滿足患兒生理需求實施哺乳喂養(yǎng), 讓患兒保持愉悅的情緒。③保持空氣清新流暢, 病房中環(huán)境的安靜。重新布置患兒的病房, 把墻壁布置成暖色系, 添加一些卡通壁畫等。④要積極的做好保溫措施, 把患兒放置在“U”型鳥巢式圈中, 暖箱的溫度保持在36~37℃, 便于患兒感覺躺在鳥巢中, 就仿佛處于母親子宮般安全舒適[8]。⑤新生兒因患有肺炎, 通常會有哭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所以護理人員需致力于讓新生兒感到安全, 給予其溫柔的呵護, 保證其保持愉悅的情緒。⑥降溫護理。當患兒出現(xiàn)發(fā)熱, 需在其額頭上放置25℃左右的毛巾, 同時在患兒的四肢上涂抹稀釋過的酒精進行降溫, 當有較嚴重的發(fā)熱時, 需要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疾病復發(fā)情況、胸片改善情況。根據(jù)參考文獻[5]將胸片改善情況分為無效、好轉(zhuǎn)、基本痊愈、痊愈。胸片改善總有效率=痊愈率+基本痊愈率+好轉(zhuǎn)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為(2.7±0.7)d, 短于對照組的(3.8±0.6)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疾病復發(fā)情況比較 觀察組疾病復發(fā)15例, 復發(fā)率為10.42%(15/144);對照組疾病復發(fā)28例, 復發(fā)率為19.44%(28/144)。觀察組患兒的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兒胸片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無效0例, 好轉(zhuǎn)28例(19.44%), 基本痊愈72例(50.00%), 痊愈44例(30.56%), 胸片改善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中無效22例(15.28%),?好轉(zhuǎn)43例(29.86%), 基本痊愈52例(36.11%), 痊愈27例(18.75%), 胸片改善總有效率為84.72%。觀察組患兒的胸片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發(fā)生呼吸衰竭死亡的關鍵因素, 同時也是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新生兒肺炎的致死及發(fā)病率, 在臨床上均較高, 且此病發(fā)病快且急。通過及時的治療及早期診斷控制患兒病情進展, 制定出更具人性化及程序化的有效護理方式, 用于減輕病癥、促進患兒疾病的康復, 實現(xiàn)對治療效果的顯著提升。通常情況下, 新生兒的行為能力、心靈世界均讓人難以想象, 因此多選擇人性化護理方式, 融合各種專業(yè)護理知識, 實現(xiàn)對患兒護理的全面應對, 以此有效提升護理質(zhì)量[9, 10]。
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 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模式難以滿足其臨床護理要求。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 以及社會醫(yī)學模式的進步, 出現(xiàn)“以患兒為核心”的全新護理方式, 要求護理人員應用自身“以患兒為本位”的服務理念, 以及專業(yè)的護理知識, 注重以患兒為服務對象, 規(guī)范、科學地進行護理, 積極加強護患間的溝通, 把家屬及患兒的需求放在首位, 便于其很好的配合醫(yī)生加強治療, 從而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提升治療有效率。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 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 胸片改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jié)果證實, 選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新生兒肺炎患兒中, 可保證正常的喂養(yǎng)患兒, 不斷穩(wěn)定其心理狀態(tài), 及時提供給患兒以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保證患兒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縮短患兒平均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另外, 還可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使命感及責任心, 加強其對新生兒基礎疾病的認識, 最終降低患兒哭鬧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 針對新生兒肺炎, 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 可提升患兒疾病治療有效率, 降低其復發(fā)率, 改善患兒生活質(zhì)量,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豆玉俠. 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體會與護理效果.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28):168-169.
[2] 黃菲. 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7, 36(17):139-140.
[3] 王珂.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34例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綜合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8):144-145.
[4] 朱麗興, 鄧麗蓮, 譚綺雯. 人性化護理措施應用于新生兒肺炎對患兒體溫恢復時間、胸片改善情況的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11):167-168.
[5] 黃亞亞. 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新生兒肺炎臨床護理中的作用探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34):118, 124.
[6] 彭立鳳.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 醫(yī)療裝備, 2017, 30(1):196-197.
[7] 趙楠子. 人性化護理應用在新生兒肺炎患兒護理中的效果.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 2017(6):131-132.
[8] 李玉霞.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9(9):243-244.
[9] 覃丹燕.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方法.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7):176-177.
[10] 黃燕然. 新生兒肺炎患兒住院期間的護理體會. 當代護士, 2017(8):44-45.
[收稿日期: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