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光,史 軍,李積珍,王 燕
(青海大學,青海西寧 810016)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下,為探索將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專業課教育中,以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工程》課程為平臺,通過對課程體系內容的重新整合與設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借助《大國工匠》和《超級工程》紀錄片,講述中國建設質量和中國工匠們,培養學生的要做良心工程決心和信心,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保持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和使命感。
目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觀,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1];且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認同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對國家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形勢和發展前景等均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有強烈的愛國意識[2]。大學生基本能夠正確地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人生,有多層次的追求,能夠將自身價值的實現與為國家建設、家鄉建設做貢獻統一起來,有為祖國和民族振興而拼搏的激情和抱負,具有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具有較強的民族意識。大學生的民族意識普遍較強,對自己的民族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民族認感和民族自豪感。隨著文化層次、個人素質的提高,這種民族意識有了更明顯的增強,表現出對民族問題極為敏感,對本民族的政治地位、經濟發展、前途命運非常關心[3]。他們積極維護個人和本民族的榮譽,希望得到他人特別是漢族師生的理解和尊重;他們對本民族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希望得到發展和弘揚。
(1)通過《基礎工程》課程思政建設,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融為一體,在進行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更加注重意識形態的引領,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厚植理想信念,掃除思想困惑,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培養大學生的工匠精神。
(2)需要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思維和創新的意識。引入基礎工程的經典案例和最新案例來講解,讓學生能夠提出解決工程實際工程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3)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敬業奉獻精神。通過穿插講解土木工程相關規范,強化基礎工程施工的責任,能夠深刻理解作為土木工程師,必須具備強烈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從而樹立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做工程建設的同時,不僅僅要做匠心工程、良心工程,而且要注重生態環保建設,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并重的原則,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融入土木工程建設的各環節、全過程中,從而消除或減輕工程項目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為保推進祖國的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因此,要充分挖掘課程思政中的思政育人要素,讓思想政治真正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利用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形式、手段,讓課程思政煥發出新魅力,打造同學們由衷喜愛和終身受益的課程。
育人工作不能簡單使用單一的教育方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業課教師認為學生的教育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的責任,或者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與專業課教育教師無關,可以說是,思政與專業教育是分割開來的,直接影響著大學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因此,作為專業課教師,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真正做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加強課程思政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在講課過程中,應注息避免過去那種照本宣科的說教,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在創新中提高課程思政的教學水平。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挖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切入點,使思政育人要素源源不斷地滲透到大學生的心靈深處。同時要將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能力,因為專業課教師的思政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育人實效。課程思政既要做到專業知識的傳授,又要潛移默化地穿插思政元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實效。這就給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思政要求,前提是自身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掌握豐富的知識,通過大量閱讀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知識,做好知識儲備。
課程思政需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熱愛祖國:超級工程(高鐵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大橋……世界級大橋)的建成通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深刻理解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將大國工匠精神貫穿于整個專業課堂中,讓學生認同自己的專業,熱愛本專業,做好自己的生涯規劃,盡快著手找工作。
結合多媒體和互聯網,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可以較好的使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手段,課程總評中注重學生的思政評價,可以將試題考核加入學生的貼近工程實際的思政類題目,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基礎工程》節選為例,教學安排如表1所示。
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工程》課程思政的建設實踐,是新時代全過程育人的重要體現,意義深遠。可以說,課程思政的探索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了幫助、提高了學生職業認同感、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為企業與社會服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表1 教學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