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星 張真真 張芬
[摘 ? ? ? ? ? 要]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教研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服務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然而,一些小學教研活動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就當前部分小學教師教研活動現狀進行調研與分析,從強化對教研活動重要性的認識等方面為我國小學教研活動發展建言獻策,為提高小學教師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提供指導與借鑒。
[關 ? ?鍵 ? 詞] ?“互聯網+”教育;小學教師;教研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7-0004-02
教研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分析和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教育教學問題,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性、反思性的研究活動。近年來,對教師教研活動現狀有不少研究工作(部分見[1-5])。最近,我們調查發現不少小學教師教研活動的工作狀態不容樂觀,一些學校領導、教師對教研活動處于應付狀態,甚至有些偏僻的小學很少開展教研活動。
一、教研活動的現狀與分析
(一)對教研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教師對省市區和學校教研活動核心精神的理解有誤區。一些小學校領導,尤其是鄉村小學校領導和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教研活動與學生成績的提高和升學率沒有必然的關系,甚至還有校領導認為開展教研活動就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將開展教研活動的時間用于為學生補課和強化練習等方面。因此,教研活動形同虛設,即使規定了教研活動時間也不能按時按量進行教研活動。
(二)對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教師對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低成為教研活動開展的一大障礙。一般來說,每位學科教師要保證每周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不少于 3小時,對教學任務繁重和時間緊張的教師來說是非常困難的,而且進行教學研究活動之前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最新資料,了解最新研究動態。特別是一些規模小的小學,教師人數較少,教師交流互動氛圍不濃。實際上,小規模的小學教師很少參與教研活動。而且在教研活動中,有些小學校領導不能很好地履行應有的相關職責,認為教研活動是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的事,教研活動由他們安排就可以,自己基本上不會主動關心,致使教研活動制度保障與財務保障等軟弱無力,從而使教研活動推進速度慢、執行力度弱,最終導致教研活動沒有質量、效果差。
(三)教研活動模式單一
很多小學教研活動的模式仍然是聽課和評課,教師在這種單一的教研模式中無法獲得所需要的效果,部分小學教師在聽課評課過程中一言不發,最后對上課教師上課情況也就呈中庸評價。這種單一的教研活動使教學研究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會使教研活動流于形式,造成教師應付教學檢查的不良現象出現,也會造成教師對課堂教學厭倦與疲乏,最終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四)教研活動制度不完善,監控力度不足
教研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認真開展的工作,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獲得教學研究成果。而一些小學領導對教研活動的相關制度很少出謀劃策,對課堂教學過程和教研活動內容漠不關心,對教研教學活動很少有制定監控措施,一到年終考核就用學生成績和升學率來考核教師,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這樣只會導致教師死扣學生,利用學生所有的課余時間進行大量題目訓練。這樣的話,很多教師會無法積極參與教研活動,他們只會下功夫狠抓學生成績和升學率。于是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自由,成為教師完成考核的工具,自然也就失去學習興趣。久而久之,教研活動就形同虛設,以致教師專業素養難于提高,學校教學水平滯后。
(五)獎勵機制不健全
教研評價是推動開展教研活動的重要手段,正確且有效的獎勵機制可使教師更加認真積極參與教研活動。但是,目前大多數小學教研活動的獎勵機制不健全,獎勵機制有待完善,大多數小學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沒有獲得任何加分或獎勵,而且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基本上也與教研活動毫無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要使教師全心全意投入教研活動,必須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獎勵機制。總之,完善教研活動的獎勵機制直接影響到教研活動的效果,也直接影響到教師自身進步和學校的發展。
二、教研活動的發展研究
(一)提高對教研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為了提高小學教師對教研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學校應經常組織教師到教研活動開展好的學校進行參觀和學習,而且還應認識以下教研活動的重要意義。一是教研活動是教師學習和專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專業知識與技能缺乏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教學效果并不好。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學校就必須設立教師專業發展的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保障。二是教師和學校領導都應認識到教研活動有利于促進新課程的實施。小學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然而教研活動提倡聚焦課堂,從教學問題入手,通過反思、互助和專業引領來解決問題,這樣就排除了新課程教學的障礙。三是學校應認識到教研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教研活動是倡導所有教師參加教學和互助的活動,目的就是通過互借、互補、共用和共享使每一位教師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構建多元教研模式
小學教研活動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聽課和評課,而且一直占據最主要教研內容,顯然這種教學研究活動無法完全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發展,構建多元化的學科教研模式勢在必行。事實上,除了要開展聽課評課教研活動還應加大開展如下教研活動。一是要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二是要開展教學反思總結活動。教學反思總結是教研活動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教研組長應經常布置教學案例作為教學活動內容,讓教師進行案例分析和教學研究,也可將這些案例作為課題研究內容。三是要開展骨干教師輻射作用的活動。學校應注重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通過骨干教師在課堂教學、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開展特色研究,宣傳骨干教師專業引領。四是開展校際聯合教研活動。小學校開展校際聯合教研活動有利于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通過同伴互助,智慧共享,達到共同提高,使得合作雙贏。五是要開展網絡教育教學活動。在“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建立網絡教研活動平臺,采用“線上”和“線下”混合式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改變傳統教師教研活動方式,利用互聯網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盡可能滿足小學教師教學和專業發展需要。將常規的教學研究活動和網絡教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并形成多元化教學研究活動體系,從而提升小學教師教學和教研能力,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三)加強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考核
為了能使小學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學校應加強教師教研活動考核,將所有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情況列入教師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中。學校對教師考核的目的不在于管治教師,而在于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研活動的考核過程中,學校不能只依據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次數,還要依據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精神狀態、學習筆記、課堂上的改進、教學反思記錄、教學技能的提升、學生成績的提高、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只要能有效地體現小學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效果的都應重點考核。學校應時刻注意到,教師考核要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考核,學校應積極引導教師關注學生內心感受,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希望通過考核提高教師教研活動積極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與專業發展。
(四)加大物資投入,加強機制保障建設
小學教研活動是以教學為研究任務載體的研究活動,要使教研活動順利進行就必須保證充足的物資投入。要使校本教研活動長期健康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有可行的保障機制,沒有保障機制,教研活動就是一句空話。教研活動的保障機制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條件保障。教研制度構建要體現為小學教師服務的原則,能為教師學習、研究、反思、交流、互助和合作等搭建平臺。為了加強教研活動制度建設,學校應提供相關的參考示例,如教研活動的管理制度、交流制度、研究制度、服務制度、評價制度和獎勵制度等,每項制度要有較強的操作性。學校領導應狠抓制度的執行與落實,將小學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情況及在校本教研活動中取得的成績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與評價體系。教研活動的條件保障是指學校要為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物資,如教研活動所需要的場所、設備和資料等,為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學習、外出進修與培訓等提供經費保障。
(五)建立健全獎勵制度,促進教師成長成才
健全的獎勵制度能夠激發小學教師對教研活動的內在需求,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熱情,從而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自主性。因此,小學領導應該盡快建立健全適應本校教研活動的獎勵制度,加大獎勵投入。一是學校應對原有的獎勵機制進行適當改革,并在教研活動中注入激勵機制。激勵機制主要的方式有設立物質獎勵,在職稱評聘和職務晉升方面優先考慮等。二是學校應及時總結教研活動成果。根據教研的實際情況,學校應要求教師及時總結教研活動的過程和成果,對取得預期和優秀的成果予以及時的物質獎勵和表彰。三是加強教研活動交流展示,促進教師成長成才。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教研學習交流和各類教研培訓的機會,對教研能力強和專業發展快的數學教師應加強宣傳,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促進其早日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韓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現狀與趨勢[J].教育研究,2007(7):89-93.
[2]林毅云.讓沉默的教研活動記錄煥發生機[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8):27-28.
[3]梁平.學校教研制度建設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上旬),2013(7):25.
[4]楊銀付.“互聯網+教育”帶來的教育變遷與政策響應[J].教育研究,2016(6):6-7.
[5]虞俊杰.基于網絡環境下體育教研活動的現狀與思考[J].運動,2016(8):114-115.
編輯 李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