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亞
摘要:綠化工作是城市發展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不少綠化園林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資金是維系一個企業能流暢運轉的根本,尤其是在綠化園林企業中,成本核算是支持一切經營決策的基礎,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都必須要建立在準確的財務數據之上,因此建立合理的財務分析系統,才能實現高效、合理的成本管控模式。詳細分析現代資金管理模式下企業成本核算和管控的思路,通過合理的分析,強化綠化園林企業對經濟運行的管理能力,加強企業對自身資金的成本核算,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綠化園林企業;現代管理;經濟管理;成本核算
一、綠化園林企業在成本核算及管控中存在的問題
園林綠化是城市的外在形象,更是城市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環境優美,空氣宜人的“花園式”城市,才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指數。同時,對建設者和外來投資者都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可以更好的推動一個城市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因此,園林綠化工作是城市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管是街景還是觀光景區,這些綠化區域已成為城市重要的形象象征和精神風貌展現。作為城市景觀元素中的主導因素,園林綠化企業本身也承擔著不可避免,且不可推卸的社會效益職責以及義務,這層義務也是企業的社會信譽及人文品牌。企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城市發展與市民的生活緊密相連。
但是,在社會效益的框架下,綠化園林企業本身作為一個營利性企業,只有在確保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加強成本管控和自我管理,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才能做到更好地服務社會,而在現今的企業資金成本管理中,阻礙企業長期發展的主要因素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經濟管理框架還不完善
綠化園林企業本身存在雙層效益,其中一層作為普通的事企業單位和其他企業公司一樣的經濟效益產出;另一層則是企業負責城市園林綠地而產生的自身獨具的社會效益產出。這二者共同構成了綠化園林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體系,因此針對綠化園林企業的成本核算也必須要兼顧到二者,讓兩種效益盡力保持平衡,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科學發展。
由于綠化園林企業自身的結構復雜性,必須要建立起兩套指標系統才能正確的管理和判斷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產生的資金成本消耗。一套是針對經濟效益的相關經濟指標,這套指標可以按照對應的利潤收入和資金流出進行比對,在管理上十分直觀和方便;而另一套是社會效益的判斷指標,這套指標的建立則存在很大困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會效益指標本身并不好數據化,難以具體計量,要達成這一方向上的判斷和裁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少綠化園林企業在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進行動態分析管理時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框架。譬如:一些企業為盡可能的縮小成本,減少了綠地的維護投入,或者使用一些病苗或者劣苗建造園林,而另一些企業則在園林的維護或翻新過程中投入過多,讓自己的資金鏈出現缺口,這兩種狀況最終造成企業的利益或者口碑出現崩盤,造成企業更大的經濟損失。如何維護資金效應和社會效應的良好發展,提升其經濟管控水平,已是擺在綠化園林企業管理者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二)核價需求的缺失
園林建設是一個大項目,苗木的栽植和養護,植被的購入,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比如今年在許多城市比較流行的雞爪槭,一顆的報價為一百四十元人民幣,還有同樣受熱捧的旱柳,一顆報價為五百五十元,被很多園林設計師視為高檔園林標志的美國紅楓,報價為每顆一千八百元,即使是較為便宜的植物八角金盤,價格也從早前的每顆三角上漲到今年的每顆五角。而在園林養護上,下雨天土壤會受雨水淋浸,糊狀的泥巴很容易對苗木的根部造成埋壓,使苗木的成活生長率下降,需要翻新土壤,混凝土建筑的建設會埋壓土地,減少周圍土壤水分,因此要加大土壤的通透性,保證苗木的存活。此外,企業還要雇用職員定時對樹木的外觀進行適時修剪,保持樹體美感。而修剪如果出現意外,留下樁或者橛,還會傷害苗木發育,因此也要投入相應的資金進行維護。由于綠化園林企業的資金挪用渠道多,流通大,在采購和人力雇用中容易發生賄賂等現象,而且其采購模式的單一化也對企業很不利。但是讓人意外的是,現今大部分的綠化園林企業在植被采購,人力雇用等價格波動空間極大的業務中,卻沒有建立標準統一的核價模板和規范化的審計流程,這些因素造成綠化園林企業在大宗苗木植被采購過程中存在報價資料不規范、審核過程不透明、核價結果不理想等負面情況,在人力投入中容易出現偷報、瞞報的現象,最終造成資金流失,資源浪費,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十分不利。因此,要在采購、養護過程中降低成本,實現資金節流的目的,企業有必要提出相應的審計核價措施,對采購的苗木有一個準確的市場價格掌握,對相關人力的投入和資金開銷有一個具體的認知。企業應當通過制定標準完善的核價模板以及審計流程,從而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對成本加以控制,防止資金支出過大,預算超標的情況發生。
二、針對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框架
管理的施行需要依靠內部的信息交流,而企業的信息交流平臺通常有兩個方面,一是業務信息系統,二是社會信息反饋系統,這兩方面信息系統共同組成了企業的信息交流平臺。對于企業來說,那些規律性的,反復性的園林養護管理活動,可以按照固定模板建立起處理措施和應對程序,借助互聯網的幫助,能夠有效監管這些養護、采購活動中投入的資金,并估算未來繼續在其中產生的資金消耗。
在進行更深入的成本管理管控分析之前,首先應當明白,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是決定企業成本管控水平的核心,通過對當前的資金流出及流入現狀進行預測分析,根據相應的社會形勢建立可靠的發展框架和發展步驟,從而定制出發展目標,并根據這一目標進行籌劃和安排。首先綠化園林企業需要先編制綠地經營活動,然后根據這些經營活動展開投資規劃,并對現今的流量狀況展開預測工作。整個發展的規劃必須和企業的實情相結合,實現成本管控水平的高效提升。
經濟管理的全局性和局部性,企業的經濟管理應當從整體入手,管理者需要根據綠化園林產生的效益效應和社會大眾對園林的意見信息判斷出企業目標和業務收支前景,以此作為企業自身的資金編制基礎。
而在合理的編制基礎上,企業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看待綠化園林的發展狀況,從社會因素和企業內部這兩方的發展狀況展開思考。經濟管理至少應當包括三個區域的內容,分別是發展方向、經營目標和決策機制。要實現這三個區域的合理規劃,管理人員也需要改變自己的管理觀念,把資金管理理念作為園林企業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去施行。如加強相關制度的實施力度,將財務核算編制成既定規范。根據過去2-3年企業的資金支出和收入對今年的收入預算進行管理,正確處理企業在維護園林,翻新園林上的支出,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流失和浪費,造成企業損失。社會信息系統的記錄也當更全面、更統一,讓企業內部能判斷出園林項目可能帶來的收益和存在的風險,對資金預算和監督力度進一步加強。如果企業自身的資源足夠,可以設置專門的監管平臺和部門來進行監督工作,按照日、周、月、年的規律定期召開負責人會議,加強對園林養護、采購、設計、翻新等各部門的經費支出的情況。
(二)核價模板的建立
核價模板包括采購大宗物資,項目的長期投入等內容,模板的核價內容應當包括資金流出的方方面面,除了苗木本身的定價,還包括園林規劃的投入費用、種植苗木的費用、運輸費等。核價模板的核價內容越詳細,越能幫助增強成本管控的力度。
核價模板的框架要科學規范,按照規范化的流程制定的核價模板才能幫助審計人員迅速獲取到需要的數據。即在各種植的采購過程中,通過市場調研等方式比價,選擇價格相對低廉且適合城市氣候和園林建設需要的苗木用于企業的園林項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建立完善的審計核價制度,可以避免供貨方抬價、提價,或者內部人員賺取回扣虛報價格的情況,讓公司的成本損失率降低。良好的審計核價可以幫助企業準確評估出預算資金額度,防止各部門經辦人員與供貨方當事人相互串通,對經濟業務進行造假虛擬,夸大苗木的采購費用,套取企業資金。
完善的核價模板包括苗木價格模板、園林設計模板、苗木種植模板、苗木養護模板、災害處理模板等幾個方面。這些模板包括了苗木的購入,苗木的運輸、苗木的后續使用所產生的費用。根據這些模板方向,審計人員應當有針對性的展開核價工作,并將所有模板的價格進行集合,得出最理想的苗木采購和園林養護預算,并根據預算來開展采購和養護工作。此外,采購人員除了按照規定編制預算,規范、完善采購流程制度,還應對苗木的質量加以重視,園林項目屬于城市發展和規劃的大項目,一但出現質量問題,所造成的影響會波及到各個層面,不僅僅是對城市形象,同時對大眾的生活質量,環境的維護等各個方面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和經濟損失。根據企業自身的園林設計,企業應當對供貨商提供的苗木進行仔細的審查,避免項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購部門應當注意節約成本和貪圖便宜的區別,不要購買一些存在隱性疾病的苗木,導致綠化園林受到嚴重的侵害。質量不佳的苗木不容易存活,而帶有病根的苗木在種植完成后還會對整個園林的植被造成危害。在采購過程中采購人員要嚴格依靠核價模板,以最合適、最合理的價格購入需要種植的植被,保證不會出現因為價格模糊,或者經辦人員與供貨方的串通,造成價格虛高、花費過多,給企業帶來損失。
參考文獻:
[1]安江渝.淺析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控制過程[J].科技經濟導刊,2018(12).
[2]何麗昆.試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途徑及思路[J].價值工程,2018(08).
[3]張志杰.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策略[J].花卉,2018(12).
(作者單位:云南省富韻竹園林綠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