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
摘要:以探討宿舍人際關系與自殺態度的關系為目的,為大學生自殺預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采用自殺態度問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的方法,對78名大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在對安樂死的態度上,經濟水平富裕的家庭顯著高于生活費學費不愁、生活費和學費發愁的家庭;男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顯著高于女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t=0.987,P=0.004);大學生對自殺行為的認識與宿舍人際區域差異(r=-0.233,P=0.40)成顯著負相關;對自殺者的態度與宿舍人際情感融洽(r=0.231,P=0.42)成顯著正相關。從中得出結論:家庭經濟水平高的學生對自殺更持有否定態度,男生與女生相比對自殺行為更持有否定態度,大學生的宿舍人際區域差異越重,對自殺行為的認識越肯定;宿舍人際情感越融洽,對自殺者的態度越否定。
關鍵詞:大學生 宿舍 人際關系 自殺態度
中圖分類號:B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162—03
在我國,每年約有29萬人死于自殺[1],自殺被認為是我國15—34歲年齡組第一位的死亡原因[2],大學生自殺率是同齡人口的2—4倍[3]。宿舍人際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大學生人際關系,在宿舍中同學們能夠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充分接近,成員之間交往頻繁,相處密切。[4]王雷[5]將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定義為:“在大學宿舍這一特定形式的空間環境內,宿舍成員在共同學習生活、情感溝通的人際關系活動中形成的關系。”有調查顯示[6],大學生人際交往最多的地點是宿舍,也是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等活動的重要場所。[7]大學生被同宿舍其他成員的接納程度,無疑是判斷其宿舍人際關系質量的重要維度。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具有易沖突性的特點[8],也是導致自殺的原因之一。因此,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當前自殺通常是由心理和社會原因所引起,自殺者會發展出混亂、沮喪、焦慮的人際關系。研究發現,自殺者的人際環境中只有少數的幾名朋友,并且很少參與社會活動。自殺人際理論[9][10]認為期待自殺死亡者都缺少歸屬感,同時會覺得跟他人進行親密的交往也是一種負擔。期待自殺死亡者會認為自己不會為他人的幸福作出貢獻,并且認為“如果我死掉其他人會過的更好”。有研究表明[11]大學新生自殺意念的形成與人際關系的歸因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大一新生遭遇失敗的人際交往情境時,將原因歸結為自身能力的欠缺或是外部背景或運氣的影響。有學者[12]認為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保障,同時充分建設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也是高校未來的自殺預防工作之一。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高校宿舍人際關系與自殺態度之間的關系,為高校學生自殺預防提供有效依據。
一、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河北省張家口市某高校112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16—20歲之間。共發放問卷112份,回收問84份,剔除無效問卷6份,共收回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87.22%。其中,女生18名,男生60名;來自城市14名,鄉鎮27名、農村37名。
二、研究工具
(一)自殺態度問卷
自殺態度問卷[13]由肖水源等人編制,該問卷包含29個條目,其中有 13項為反向計分,分為4個維度,分別是:對自殺行為性質的態度、對自殺者的態度、對自殺者家屬的態度、對安樂死的態度。問卷采用完全贊同、贊同、中立、不贊同、完全不贊同5級評分方式。各維度計分均以均分方式計分,小于等于2.5分認為對自殺持肯定、認可、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大于2.5且小于3.5分為矛盾或中立態度,大于等于3.5認為對自殺持反對、否定、排斥和歧視態度。條目內部具有一定的同質性、穩定性,自殺態度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表明,該問卷的信度與效度較好,均達到了統計學要求。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14]由吳連海、錢蘭英編制,該問卷包含19個條目,其中6個條目采用反向積分,其余條目正向計分,采用5點累加計分方式。得分越高代表人際關系越好。本問卷共分為4個維度,宿舍人際情感融洽、宿舍人際行為溝通、宿舍人際區域差異、宿舍人際擾他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的信效度分析良好,均達到了統計學要求。各因子與量表方向一致,問卷結構效度較好。
(三)施策程序
采用自殺態度問卷和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質量調查問卷對被試進行單獨施測。
三、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描述、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相關分析等。
四、結果
(一)人口學因素對大學生自殺態度的影響
1.居住地對大學生自殺態度的影響
居住地與自殺態度的比較中顯示,居住地在自殺態度維度上均無顯著差異。
2.性別對大學生自殺態度的影響
性別與自殺態度的比較中顯示,男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顯著高于女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t=0.987,P=0.004),其他各維度均無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自殺態度影響因素相關矩陣
大學生對自殺行為的認識與宿舍人際區域差異(r=-0.233,P=0.40)成顯著負相關;對自殺者的態度與宿舍人際情感融洽(r=0.231,P=0.42)成顯著正相關。
五、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男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這與陳秀珍[15]張冰[1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女生在對待自殺行為認識、對自殺者的態度、對自殺者家屬的態度、對安樂死的態度的得分上顯著低于男生。這可能是因為女生一般認為自己處于弱勢,稍有挫折感很容易使她們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同的是,張冰等人的研究中男生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低分是低于女生的,這可能是由于選取樣本來自于不同類型的學校,男女比例、教育環境、專業年級上存在差異。本研究選取的對象為大一新生,針對開學初期軍訓等內容,男生的接納程度可能要高于女生。
本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對自殺行為的認識與宿舍人際區域差異成顯著負相關;對自殺者的態度與宿舍人際情感融洽成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城鄉及舍友不同生活習慣差異察覺越明顯,人際關系越差,對自殺也就越認同。來自城市的學生對自殺態度問卷各維度的得分均高于鄉鎮學生,而鄉鎮學生的得分高于農村的學生,但并未達到顯著。Vickle Lee Nelson[17]等人的研究認為,有自殺意念的人群通常有較低的社會卷入度和社會容忍度,與本研究宿舍關系融洽程度越高,對自殺越持有反對態度的結果一致。
引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以改善宿舍、家庭、朋友間的人際關系,增加個體歸屬感,提高自殺預防工作效率。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