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麗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的綜合管理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財務管理已經不能固守算賬、記賬和報賬的傳統模式,必須緊隨形勢的變化并結合醫院改革的要求,探索適應醫院管理需要的新方法,促進醫院財務管理。而醫院會計工作就是通過記錄、核算、反映和監督醫院的經濟活動,以達到促進醫院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控制醫療服務的成本的目的,醫院會計水平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經濟運行,且對醫院業務工作有較為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醫院 會計 財務管理
一、引言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的綜合管理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財務管理已經不能固守算賬、記賬和報賬的傳統模式,必須緊隨形勢的變化并結合醫院改革的要求,探索適應醫院管理需要的新方法,促進醫院財務管理。在新形勢下,醫院要想謀求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增強經營的意識,調整服務的結構,最為重要的是要降低服務的成本,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不是簡單的資金節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而財務會計工作的真正執行者是全體員工,所以要營造出一種醫院全員參與和全員管理的氛圍,使得每一位員工都能認識到財務會計工作在整個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醫院會計及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壞賬準備的提取不合理
隨著社會統籌病人的逐漸增多,醫院的壞賬準備會也在增多,即使醫院的醫保制度的執行比較規范,也會以“超大盤”的形式逐步扣減,有時扣減率還能夠達到30%。雖然醫院能夠按照會計制度來計提壞賬準備,然而,其計提的壞賬準備尚低于其可能發生的壞賬,壞賬準備一般是按照國家統一比例提取的,已經發生的壞賬損失要通過財政部門的批準才能夠進行沖銷,導致大量的呆賬長期掛賬,阻礙了資金的正常周轉,也使得醫院的流動指標和償債能力失真,影響投資者決策。
(二)預算的控制不到位
大部分醫院目前實行的都是差額預算管理機制,因為醫院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到位,再加上每年收支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普遍存在預算體制不完整、不細化、不科學的情況。有的醫院不向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進行預算申報,不經財政部門的批準自行安排收支,而有的預算控制不到位,未經相關部門批準隨意調整預算,預算執行的隨意性比較大,超預算支出情況比較為普遍,人員尚未經費超預算也比較突出。
(三)收入的管理不合理
第一,未實行收支兩條線。醫院的收入不核算到財政專戶中,其支出不經財政撥付,收支沒有實行兩條線,醫院的資金大部分是在體外循環,脫離了財政的監督,很容易出現腐敗。第二,藥品的收入比例較高。一直沒有擺脫以藥養醫的影響,進而增加了患者的負擔,不能夠充分地發揮醫院的公益性,與政府的惠民政策不符,有些醫院甚至超出了國家規定的藥品加成比率進行加價。第三,違規收費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醫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擴大收費的范圍、自立收費的項目、提高藥品的耗材加價率加價以及搭車收費等多種違規行為。
三、提高醫院會計及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壞賬準備管理
醫院屬于行政事業單位,然而,醫院財務管理與其他行業的行政事業單位相比有較大的差異。隨著醫院的會計核算基礎從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的逐步轉變,這就標志著醫院已經從原來以政府補助為主轉變為關注收入、成本和效率等經濟運營管理的問題,而之相適應的,醫院財務管理的模式則需要配合醫院的改革發展而轉變壞賬,壞賬損失的確定可以根據醫院的自身情況并結合相關法規進行提取,加強資金的周轉。
(二)加強預算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益
建立醫院全額預算制度,實行公立醫院零基預算、收支兩條線和工資由財政直達個人賬戶的辦法。編制預算方案要切合實際,根據醫院發展需要,合理編制預算方案,堅持定額控制、指標管理、內部核算原則,盡量避免或者減少計劃之外的和無計劃的資金使用,大力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益。要將成本核算作為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中心環節與重要途徑,可以實行“全收全支”的原則,盡量降低醫院的消耗成本。對于預算的執行情況,要健全強有力的檢查監督機制,將財務監督的關口前移,以確保各項預算按照規定執行。逐步改進收入的分配機制,取消個人收入與科室收入關聯的做法,避免過度刺激醫院從患者身上尋求補償的違規行為。
(三)加強收費管理和收入資金的管理
因為醫改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的收入結構和分配方式發生了變化,醫院要努力建立一種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和保障可持續發展的新運行機制。在目前政府的財政投入嚴重缺乏、補償機制沒有落實的情況下,醫院要通過逐步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服務,擴大優質護理的服務以及優化就診的環境和流程等來調整服務的價格,以確保醫院的正常收入。通過不斷地加強對門診收費和住院非醫療護理收費的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此徹底杜絕亂收費和亂免費的不良行為。另外,要加強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醫院要根據國家政策的要求,積極爭取政府支持,落實政府的投入,切實做到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政府的衛生投入占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對政府劃撥的重點項目資金,要做到專款專用,及時地組織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防止資金超標使用或者體制性流失。對醫院的醫療和教研日常經費的開支,嚴守審批制度,按照審批的預算和計劃用途合理使用資金,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制度、開支標準和范圍,控制醫院的各項開支,而對于投資方面的管理,要加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評估,及時地清收投資效益,降低投資的風險,避免出現較大的投資損失。
參考文獻:
[1]田起順.新時期醫院財務管理的風險分析及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3(12).
[2]段洪.分析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