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中國不斷加大對外投資力度,在投資的金額和投資的范圍上都在逐年上漲,遍及了沿線多個國家和不同的行業,有效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對中國各大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
【關鍵詞】“一帶一路” 對外直接投資 風險防范
依照中國國家數據統計顯示,可以看出中國在2018年到2019年之間,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總額超過了437.1億美元,僅2018年的投資總額就達到了150.5億美元,相比于10年前的32.5億美元上漲了數倍有余,同時中國在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了1400億美元,其中總占比為12%。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立了40個境外合作貿易區,實現了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最大規模。
1.“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和特點
1.1“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
在整個輻射區域西至太平洋,南到東南亞等各個國家,覆蓋了沿線64國家和地區,同時在“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當中具有較高程度的開放性以及包容性特點,和各個國家的合作范圍上并不局限在古絲綢之路的區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有更多的國家同時參與到該投資結構當中。從現階段“一帶一路”的合作國家分布形式來進行分析,可以將64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分為中南亞以及東歐地區。首先,中國在東南亞各重點國家當中的直接投資量相對較高,同時每年的上漲速度非常明顯,自從2006年到2019年期間,平均每年的上漲速度超過了65.5%,直接上漲了100多倍,并且總的投資量占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投資總額的45%以上;其次,在歐盟地區以及部分中南亞地區,盡管中國在整體的經濟投資總額上相對較低,在2006年,中國在俄蒙地區僅有0.75億美元的整體投資,南亞、中東地區的總投資額為5.20億美元。但是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在這兩個國家地區當中的投資總額超過了200.5億美元,并且西亞和中東地區超過了2.45億美元。同時在南亞以及中亞地區,中國總投資的力度也在不斷上漲,尤其是針對中亞地區當中,直接投資總額占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之首,比如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中國對其投資總額相對較高,并列外部投資國家經濟總額的第4位。除此之外,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沿線國家都成為了中國重點的經濟投資國家,進而中國在這些國家當中所產生的經濟貿易影響力也在不斷上漲;最后,在不分中歐地區的經濟投資總量仍然較低,截止到2017年中國在中歐等部分地區當中的總投資額僅為27.5億美元,在中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經濟總投資額到2.4%,這一經濟投入狀況和中國政治因素以及地緣因素之間有著較大的關聯。
1.2“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分布
在“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的選擇類型來進行分析,從整個產業的分布狀況來看,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投資總額正在不斷上漲,相比于傳統形勢下中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基本上都是以能源行業投資為主。現階段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對外投資行業已經慢慢覆蓋到了其他行業當中,比如通信行業、金融行業、鐵路行業農業以及IT產業領域等,并且慢慢朝著基礎設施領域當中不斷發展,盡管農業行業在“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占據著投資工作的首要位置,但是能源行業的投資并不再是唯一的能源投資形式。當前階段中國政府已經正式開始針對“一帶一路”發展背景下的對外投資產業進行優化,選擇更具有前景的經濟投資的事業,提高了對外直接投資的寬度以及深度,不斷加強和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契合度,對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保障,同時這也對實現中國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有著重要的作用。
2.“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選擇
當然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對外投資,工作目標以及行業選擇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注重因勢利導以及因地制宜的投資原則,基于沿線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特點制定出對應的經濟投資發展規劃,以此來實現良好的經濟投資效益。
首先,在一些東南亞地區當中依照部分地區海運條件優良,同時在油氣以及礦產資源儲存非常豐富等方面的優勢,中國在針對該地區進行投資過程中,需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的建設、油氣資源的開發以及礦產資源開采等多項工作領域當中,比如在柬埔寨當中投資的各大水電工程項目以及在印尼國家投資的水電項目都需要基于中國強大的資金支撐,才可以得到快速穩定的進行。與此同時,由于東南亞各個國家在整個海域以及油氣田資源非常豐富,中國在該產業當中的資金投入量相對較大,有效推動了該地區油氣產業的高速穩定發展,其中需要提到的是新加坡作為中國“一帶一路”經濟投資總額最高的國家,在實際的投資工作當中涉及到的產業類型非常豐富,重點包含了金融產業、房地產產業、服務產業以及基礎設施產業等,新加坡國家由于自身所占據的天然地理優勢,在整個海運樞紐以及豐富的油氣資源得到了中國資金投資的充分重視。
其次,在一些中南亞和中東地區當中,由于該地區蘊藏的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因此中國在直接投資工作當中,主要是以石油能源行業、物流貨運行業為主,同時還包含了部分農產品行業。在中歐部分地區當中,中國對外投資方向主要是以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輕工業發展以及電子信息領域等方向,對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斯里蘭卡等相關國家,中國對其投資領域重點包含了礦藏的冶煉、天然氣的開采以及各種工業制造等行業。
最后,對俄蒙地區來講中國在進行對外投資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投資工作針對性,俄羅斯領土當中蘊藏了大量的石油以及天然氣資源,并且由于俄羅斯國家的領土非常遼闊、疆域廣大并且森林覆蓋面積相對較高,中國在直接投資行業當中重點涵蓋了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工作以及森林資源和輕工業等工作領域,基于蒙古在畜牧業和礦石產業開采過程當中的優勢,中國在直接投資工作中也重點考慮到了這些行業的發展形勢,并且慢慢已經扶持到了農產品的加工以及各種物流運輸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工程當中。
3.“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額度分布
在“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中國在各大沿線地區整體的投資總額表現出了逐漸上漲的發展趨勢,依照相關商務部門的統計和分析,從2006年以前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總投資量上相對較小僅存在24.4億美元,同時中國在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額比例沒有超過4%,自從2018年中國十五屆五中全會之后,中國政府制定出了走出去的經濟長遠發展戰略,并且積極推動中國面相,各個國家和地區來展開直接經濟投資,尤其是針對一些歐亞非發展中國家來講,達成一種精誠合作以及協同發展的發展態勢?;谶@一發展背景下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在經濟的總投資額度上,以每年將近20%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尤其是在2018年之前,由于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普遍偏慢,造成了很多國家在自身的經濟發展形式上并不是非常良好,而中國在面向外部國家的產業經濟投資之后,使得中國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投資主要的支撐點,其中在2017年當中“一帶一路”沿線的,最高總投資額度超過了180億美元,達到了歷史對外投資的經濟制高點。2017年和2018年期間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針對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經濟總投資量上也略微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也保持在140億元左右,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對外投資效益仍然比較樂觀。
“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下,中國針對沿線國家的投資范圍包含了金融投資以及非金融投資,所涉及到的投資主體內容包含了社會當中的公有制企業以及部分的非公有制企業。在大部分的非金融投資行業當中,中國針對外部投資領域需要以企業的發展作為主體,由于現階段中國公有制企業的整體發展規模以及技術層次相對較高,并且在公有制企業當中,“一帶一路”的沿線非金融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了1200億美元,站到了中國對非金融性資金投入量的65%以上。而經過相關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在公有制企業當中,總的投資額占到了公有制企業的50%左右。在金融投資行業當中,中國對外投資行業的選擇主要是以工、農、中、建四大銀行作為主要的投資主體,但是在整體的經濟投入量上相對較低,依照 2018年的數據統計分析,僅存在不到40億美元的投資量。
4.結束語:
在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表現出了經濟上漲速度緩慢的發展態勢,自從“一帶一路”發展理念的有效提出,國家各級管理單位以及相關領導人員加強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的整體投資規模,為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同時也提供出了更多的投資經濟形式的選擇。
參考文獻:
[1]謝向偉,龔秀國.“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印度產能合作探析[J].南亞研究,2018(04):112-153+158.
[2]劉衛東,宋周鶯,劉志高,葉爾肯·吾扎提,宋濤,牛方曲,韓夢瑤.“一帶一路”建設研究進展[J].地理學報,2018,73(04):620-636.
[3]王培志,潘辛毅,張舒悅.制度因素、雙邊投資協定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板數據[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34(01):5-17.
[4]丁志帆,孫根緊.“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空間格局重塑[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3(02):54-61.
作者簡介:王莉莎(1987年10月-),女,山東煙臺人,本科學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