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能杰 蔣源海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體育課程要重視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合作精神意識培養,要引導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基于此,浙江余姚團隊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列出了“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團隊合作的意義有哪些”“教學實踐中如何抓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時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3個問題,希望通過本期話題研討,進一步明確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意義,探索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名師助陣,組建團隊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體育教研共同體主持。該教研共同體成立于2010年9月,初衷是為全鎮年輕體育教師搭建一個平臺,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成長。近幾年,共同體先后承辦了寧波市第10、11屆特級(名)教師帶徒活動,余姚市第5屆“誠意”課堂節等活動,鍛造出了一支充滿朝氣活力、業務素質過硬的團隊。同時,為了加強本期《草根爭鳴》主持團隊的力量,由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體育教研員蔣源海牽頭,召集了寧波、余姚兩級的學科骨干教師以及部分骨干教師帶徒的學員,共同組成了35人的大團隊,并邀請寧波市名師鐘恒炳擔任嘉賓,使主持團隊的實力得到了增強。
二、精心籌備,廣泛宣傳
6月13日,余姚市體育教研員蔣源海老師主持召開了《草根爭鳴》總第124期第1次籌備會議。會議中,特邀嘉賓鐘恒炳老師引導與會者對3個研討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研討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預設。針對“團隊合作和小組合作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單元構建下團隊合作的有效策略”等問題,要求全體成員進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及時查閱文獻資料,對研究話題做好充分預案。會后,主持團隊按照工作任務,將全體成員分成統籌引導、觀點發帖、觀點回復、觀點收集和撰寫小結5個小組。
6月17日,主持團隊召開了第2次籌備會議,各組長對前期研討提綱的資料收集情況進行了匯報,并對第1次籌備會議中提出的預設問題進行了交流。同時,主持團隊對研討地點的網絡進行了多次調試,對無線網絡做了2套應急預案。精心的籌備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研討活動的順利進行。
為了增加研討活動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浙江省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專門發出通知,號召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積極參與研討活動,并就如何參與活動作了詳細的講解和說明,如賬號注冊、參與辦法等。除了邀請本區市的體育教師參與活動,主持團隊還向慈溪市、奉化區、海縣等周邊縣市區的體育同行發出邀請,讓更多的教師能夠參與到研討活動中來。
三、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6月18日19:30,研討活動在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塘后小學拉開帷幕。與會教師積極參與,暢所欲言,短短2個小時共有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08位體育同仁參與討論,發帖累計超過1700條。
活動中,就主持團隊提出的3個話題,參與人員展開了熱烈討論。研討中大家普遍認為團隊合作學習對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健康行為有著積極的作用。研討過程中,有教師提出了“團隊合作”和“小組合作”的區別,主持團隊認為兩者的集合范圍大小有差異;同時兩者的目標指向也不同,小組合作里每個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有各自的任務分配,而在團隊合作中每個成員的目標任務都一致,都是按同一個既定目標去奮斗的。在“如何抓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的時機”話題討論中,主持團隊認為抓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時機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如,水平一階段的學生要用直觀的表述,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參與團隊合作;水平二、水平三階段的學生可以嘗試用誘導性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組建團隊。此外,主持團隊認為教學中還要善于利用各種“契機”抓時機,如突發事件、團體比賽失利、游戲比賽等,因時因地制宜地滲透合作理念,增強團隊凝聚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話題的研討中,參與研討的教師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鑒的建議: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還得從學校、教師、學生3個層面入手,學校要營造氛圍,創造條件;教師要適時引導,樹立榜樣;學生要建立意識,敢于參與。
此次研討活動是一場融學習、實踐、反思、總結為一體的研討盛宴,它不僅讓全體參與討論的教師明確了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意義,還對培養團隊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有了新的認識。研討活動雖止于此,但反思仍將繼續,相信廣大一線教師會在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實踐中取得進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