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民 劉正東



6月的新疆是最美的季節,在最美的陽光操場,遇見一群最美的陽光體育人。
應新疆小學體育教學能手工作室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教育局教研中心的邀請,6月10日至15日,本刊“一線話題”欄目組與劉正東老師(江蘇儀征市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江蘇省特級教師)一道,走進北疆7所學校,傾聽一線教師對欄目的建議和需求,采用特級教師同課異構、走訪、座談等形式,觀摩了5所學校的大課間,舉辦了4場講座、5節研討課、5場座談會、4場1對1交流,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陽光體育調研活動,以期改進欄目的話題設置,更好地服務于一線體育教師。
第一站: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經開校區
時間:6月10日 ?天氣:多云 溫度:13~22℃
2019年6月9日19點,團隊乘坐的飛機準點從南京起飛,10日0時10分抵達烏魯木齊。上午8點,顧不上旅途的疲勞與時差的困擾,我們來到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經開校區。觀摩升旗儀式后,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聯絡員郝永忠老師的主持下,與自治區小學體育教學能手及“經開區”體育工作室的老教師進行了研討交流。在短短3個小時的時間內,我們介紹了“江蘇省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儀征名師工作室”的情況,聽取了教師們對“一線話題”欄目的看法與建議,作了《體育游戲教學藝術——以“目標引領法”在游戲教學中的運用為例》的講座。活動現場熱烈的互動、積極的發言、有趣的游戲與經久不衰的笑聲,讓我們看到了熱情、好學、積極向上的新疆優秀體育教師團隊的良好精神風貌(圖1-1)。
全國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案例一等獎獲得者、積極向《中國學校體育》雜志投稿的烏魯木齊市第109中學張美老師,聽說團隊到了,22點仍遠道趕到賓館,帶著自己的教學心得,與團隊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研討(圖1-2)。這次意外邂逅的“1對1”交流與熱點話題探討,使張美老師與欄目組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第二站:新源縣第三小學、第二小學
時間:6月11日 ?天氣:多云 溫度:13~22℃
11日7點,從烏魯木齊直飛新源,剛走出機場出口,我們就看到了早早來到機場接機的新源縣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新疆體育特級教師何小紅和受趙新萍書記委托而來的石海新校長。
新源縣第三小學是一所完全小學,有38個教學班,在校人數1939,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23.7%,體育教師7人(其中專職5人,兼職2人)。學校是國家級足球示范學校、全國冰雪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書法示范校、自治區課改先進單位和德育示范學校。
上午10點,我們來到了第三小學操場觀摩大課間體育活動(圖1-3)。
作為一所書法特色學校,一套由“點、橫、撇、捺”動作組成、融入了寫“中國”兩個字和“永字八法”的自編書法禮儀操將禮儀教育與書法動作完美結合,讓人眼前一亮,頗有耳目一新之感!原地進行的身體素質練習項目,簡單而實用;分年級開展的跳橡皮筋、足球操、彩帶舞、跳繩等活動,科學的設計與合理的場地安排,凸顯出三小體育教師組織學校大規模活動的超強能力。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和學校活動組織規律提示我們:大課間體育活動只有簡便才能常態,只有常態才能長久,只有長久才能有效。三小毫無表演性質的常態大課間體育活動讓我們看到了全國各校突破目前大課間體育活動“瓶頸”的希望(圖1-4)。
16點,團隊觀摩了新源縣第二小學大課間活動。二小是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總人數55.2%、有4名專職體育教師的完全小學。該校在大課間活動中,全校學生既做國家統一規定的兒童廣播體操,又有分年級開展的啦啦操、健美操、戲曲操等特色自編操,還有班級自主活動的籃球、毽子、呼啦圈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豐富的活動內容體現出兒童化特色,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很高(圖1-5)。
第三站:第三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
時間:6月12日 ?天氣:中雨 溫度:12~20℃
有緣千里來相會。早在今年4月27日,新疆伊犁州新源縣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與江蘇儀征市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就達成了共建意向。本次新疆研討活動,將與“一線話題”欄目組合作,圍繞“經典游戲智慧教學”的主題,采用特級教師同課異構、工作室教師課例研討、專題講座與調研的形式展開。新源縣教育局教研中心與縣第三小學為保障兩地名師工作室圓滿地完成此次研討活動,做了精心的計劃和安排。
12日上午9點半,兩地“經典游戲智慧教學”第一項研討活動正式開始。
首先由何小紅與劉正東兩位特級教師在三小錄播教室各上了一節二年級體育課。他們以“做游戲的好處和要求”為主題,用“同課異構”的形式,為全縣體育教師展現出兩節主題突出、結構完整、過程精彩、特色鮮明的室內體育課(圖2-1~2-2)。
接著新源縣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成員李媛媛、秦建雄和阿依江·對山老師在突然下雨不得不臨時改變場地的情況下,分別在室內上了3節各具風格的體育課。他們教學目標明確、教法手段有效、注重靈活評價的課堂與隨機應變的能力給觀課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點,研討活動進入第二項:贈書儀式(圖2-3~2-4)。
贈書儀式上,新源縣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杜稼鋒和新源縣教育局黨委委員、教研中心主任張燕等領導先后講話,希望新源體育教師珍惜學習的機會,拓展教育教學的思路,形成教育科研的特色,更好地服務新源孩子的健康成長。隨后儀征市工作室向新源縣工作室贈送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全員參與的校內體育競賽》《體育游戲教學方略》《室內體育教學》等專業書籍。
活動第三項是工作室交流。首先由儀征劉正東老師對上午的研討課進行點評,接著圍繞課題研究、名師工作室建設等話題,兩地工作室領銜人與觀課教師進行了案例呈現式的交流,既分享了工作智慧又共享了快樂體驗。
活動第四項議程是專題講座。欄目組應邀作了《體育游戲教學藝術——以體育游戲教學基本程序為例》的專題講座。講座以激趣游戲開場調動情緒、調節游戲體驗主題思路、終場游戲反饋效果的方式,向與會教師介紹了體育游戲教學的基本方法與運用技巧,通過為安全、為情感、為技能和為弱小而變的現場教學,詮釋了讓體育游戲教學變得更加安全、有趣和有效的操作策略。
一天緊張而又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大家感覺既充實又富有挑戰,教研中心主任張燕、第三小學書記趙秋萍和縣體育教研員劉世剛全程參與了當天的活動。
第四站:塔勒德鎮、喀拉布拉鎮
時間:6月13日 ?天氣:陣雨 溫度:13~22℃
塔勒德,維吾爾族語,意為“生長荊棘的地方”。塔勒德鎮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學生比例達到95%以上,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和回族居住較為集中的鄉鎮。
團隊在觀賞了《七彩陽光》和《英雄少年》武術操后,一套哈薩克族經典舞蹈動作與健美操相融合、采用不同舞步組合的自編健身操給人以美的享受(圖3-1~3-2)。現場調研中,何祖成、萬成等7位體育教師就提出的如何關注教學細節、教法創新等方面的困惑與團隊教師進行了研討,他們的建議給了欄目組很多靈感。
喀拉布拉,哈薩克語,意為“公駱駝或者野駱駝生長的地方”。喀拉布拉鎮中學也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總人數的87.3%。
中午12點,團隊走進學校操場,魯玉德、閆紅山、帕拉沙提·江阿爾、鄧宏偉和沙勒瑪提·卡木斯等5位體育教師正在上課。操場上學生加油鼓勁的吶喊聲此起彼伏,教師們在操場上跑來跑去進行指導,采用“公平競賽法”安排的往返接力跳比賽有序進行,運用“差異競賽法”組織的跳圈游戲更是競爭激烈,而魯玉德老師借鑒講座中的“鯉魚躍龍門”游戲,利用衣服進行游戲變化的嘗試,讓我們感受到新疆教師善于學習、學以致用的能力。有序而熱鬧的教學場景、規范而熟練的教師動作,新源體育教師課堂表現如此之好,讓我們感到興奮。在操場上,團隊召開了調研會,大家對欄目的需求與建議,讓我們頗有收獲(圖3-3~3-4)。
23點,欄目組與兩位特級教師分別進行“1對1”的交流,旨在通過交流與碰撞,進一步細化教學細節,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成長,成為師生共同的享受(圖3-5)。
第五站:那拉提鎮
時間:6月14日 ?天氣:陣雨 溫度:13~22℃
那拉提,蒙古語,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那拉提鎮中學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學生比例達98.2%,現有各民族體育教師13人。
上午9點,雨后的校園格外清新,陽光分外燦爛。那拉提鎮中學首先展示的是小學部的《七彩陽光》和中學部的《舞動青春》,在班級自主活動中,各班利用現有場地,進行原地跳長繩、短繩和踢毽子等項目練習。欄目組在對該校充分利用好現有場地積極開展大課間活動表示肯定與贊賞后,對進一步增加班級自主活動的內容提出了建議(圖4-1~4-2)。
新疆是祖國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各級領導與體育教師們為促進各族學生的身心健康作出巨大貢獻的精神令我們敬佩!短短的一周,圍繞陽光體育的真諦,我們見證了他們對學校體育的追問和追求、堅持和堅韌以及沉思背后的思考和智慧!(圖4-3)身為體育人,我們為他們感到自豪與驕傲,并期待著共同發展!
北疆之行,在調研期間,烏魯木齊郝永忠、胡百勝以及新源劉世剛、何小紅、李友君老師全程陪同,并提供了本文的部分照片,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