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背景:準備活動是體育課、訓練課,以及體育比賽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在體育課堂實踐中,許多體育教師往往對準備活動并沒有足夠重視,簡單地將跑跑步、做做徒手操作為準備部分的內容,并未結合課堂具體教學內容、學情、教學資源情況等進行設計。隨著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準備活動的內容、要求、組織形式得到了不斷豐富與充實。本期研討旨在探究體育課準備活動的設計與教學實施策略,為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服務。
話題一:準備活動具有哪些功能與價值?
1.熱身;2.做好心理上的準備;3.避免受傷;4.運動技能遷移;5.喚醒專業技能儲備。
——安徽詹焰平,山東李燕
1.減少體育課上的受傷;2.增加身體的熱度,使人體的內臟器官更好地適應較大負荷的運動;3.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學習效果。
——安徽李厚余
1.人體從安靜狀態逐漸過渡到運動狀態,達到一定的心率,為高強度的基本部分做好身體機能準備;2.活動身體,防止運動損傷;3.專項性準備活動,為基本部分技術教學做好鋪墊。
——浙江楊勇,黑龍江王亞洲
預防:降低肌肉的黏滯性,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提高肌肉的收縮和舒展的速度以及動作協調性,避免因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損傷;克服內臟器官的惰性,減輕運動初期由于內臟器官的不適應所造成的不適感,從而預防運動傷害。準備:使人體盡快地由安靜狀態進入工作狀態,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鋪墊:專項準備活動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鋪墊。激趣: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注意力、學習興奮性。遵循身體機能發展的規律,是體育室外課重要組成部分,利于學生養成科學鍛煉的好習慣。
——江蘇張建,遼寧孫澤宇
準備活動不僅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人產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更能改善人的各肌群,關節、韌帶的柔韌性與靈活性,提高機體機能的協調性,減少受傷的風險,使其能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幫助學習者以飽滿的精神和良好的身體狀態參加到體育活動中。
——甘肅包輝令
準備活動在體育課、訓練課、體育比賽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準備活動不充分,練習體育技能和運動水平及成績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準備活動的功能與價值:1.機體興奮性的動員;2.預防運動技能過程中運動損傷;3.準備活動為主教材起著技術的催化作用;4.準備活動為主教材起著賽前狀態的緩解作用。
——甘肅茍斌強
1.對肌肉的作用:提高肌肉溫度,使肌肉內的代謝過程加強,提高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速度,增強肌力;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減少由于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運動損傷。2.對器官的作用:提高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預先動員內臟器官的機能,減輕開始運動時由于內臟器官的不適應所造成的不舒服感。3.心理作用:調節心理狀態,以興奮狀態投身于體育鍛煉之中。
——山東羅兆杰,浙江王超峰
準備活動是服務于基本部分教學的。其功能和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1.身體各項機能的準備。準備活動可以幫助身體增加身體的核心溫度、肌肉溫度,使肌肉更松弛、更靈活,使身體盡快地適應后續的學習。其次,有效的準備活動可以增加心率次數與呼吸的深度和頻率,從而幫助肌肉的肌腱與關節接受更多的艱苦訓練。2.心理上的準備,做好活動前心理建設,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運動的效果。充分的準備活動還可以提高運動者的信心,避免運動傷害的產生。
——黑龍江關穎
1.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水平,以適應機體承受大負荷強度刺激的需要。2.增強氧運輸系統的機能,使肺通氣量、攝氧量和心輸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謝水平。3.使體溫升高,氧離曲線右移,促進氧和血紅蛋白的解離,有利于氧供應。4.降低肌肉的黏滯性,增加彈性,預防肌肉損傷。5.增強皮膚血流,利于散熱,防止熱應激傷害。
——上海杜郵昌,山東尹彬
準備活動就是要把學生調動起來,心理生理做好運動準備。結合學習內容進行一般和專門性熱身活動。結合學情進行積極調動。結合易受傷和主要需要的身體素質進行針對性準備。
——黑龍江吳宏志
做好準備活動,不但可以有效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還可以將學生引入基礎部分練習,使學生樂學、愿學,使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課。針對體育課堂準備活動,很多教師下了功夫,音響、輔助設備等,形式很豐富,內容又新穎,效果也很好。比如100m跑,做了準備活動和不做準備活動的成績是很不一樣的,而且不做準備活動,肌肉拉傷、頭腦眩暈等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都很大。
——浙江許東寶
作為正式上課內容的遷入點,準備活動的內容設計應該與正式上課部分相關,最好是不要有明顯的分歧點,將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門性準備活動恰當地融合起來,設計出一些和專項對應的練習活動,使學生可以順利過渡到正式上課內容中去。此外在專門性準備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作為準備活動的一些基本點,比如:為復雜的學習任務促進神經系統的激發,同時最大可能地預防傷病,提高學生的精神集中度。準備活動的地位,不管在學練還是比賽的過程中都是較為重要的,主要是為了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在生理上來說,激活肌肉并且最終降低了軟組織的黏滯性,在心理上為學生提前做好了保障,有了良好的心理反應和生理激活,所以能夠較大限度地降低運動傷病的發生。
——江蘇朱偉力
從體育課的教學方面來講:功能就是讓學生機體為接下來的主教材做好服務工作;價值就是在做好準備工作的同時,讓課堂有效地順利開展。
——浙江孟凡東
以體育教學層面來探討:1.提升學生練習興趣,讓更多學生對練習產生好奇心,為接下來的學練打好基礎;2.充分熱身,防止運動損傷;3.為新課導入提供條件,比如可以在基本部分開始設問:“我們的準備活動練習目的是什么?”引發學生思考。準備部分與基本部分這些構成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缺少某一部分,就會造成教學的不完善,甚至導致損傷的出現。激趣導疑,熱身中帶著問題去做,會讓學生注意力更集中。
——山東尹彬,吉林曲藝
體育教學中做好準備活動可以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到適宜的程度,使人體盡快進入緊張的運動狀態,還可以快速地增加體溫,增強肌肉、關節、韌帶的彈性、伸展性及身體的靈活性,擴大運動幅度,有效避免肌肉、關節、韌帶拉傷和扭傷。
——黑龍江于德生,遼寧楊春暉
準備活動是體育課堂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具有熱身、專項輔助和激發興趣等功能。通過觀看公開課發現,許多教師會把準備活動當作重頭戲準備,形式多種多樣,如游戲、韻律操、師生互動、情境融入等,使學生在準備活動環節中情緒得到充分的調動。準備活動不僅是讓學生身體做好準備,也讓學生心理做好準備。好的準備活動是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開端,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期待接下來的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上海張麗群
1.初步喚醒學生身體運動機能,降低受傷風險;2.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更有利于師生配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專項準備活動能吸引學生自覺投入課堂;4.發展學生身心促進,激發多感官參與以提高學練效果。
——浙江徐威
準備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狀態,提高學生各機體的身體活動能力,為教學內容學習作鋪墊,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技術技能。
——內蒙古趙巖璐
對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來說,水平一至水平三教學,準備活動功能與價值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對于低年級水平一學生來說,活動主要以游戲為主,對于技能要求比較低,因此準備活動的主要功能就是激發興趣,例如一年級的爬行墊活動練習,課堂的準備部分采用模仿動物爬行即可,學生興趣得到激發,就能基本完成準備活動。而水平二與水平三的準備活動功能就比較廣泛:首先是肌肉激活。這部分又分為普通活動和專項活動,例如在快速跑中有簡單的拉伸活動,也有高抬腿、擺臂等專項活動。而這些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為課堂做準備。其次是神經激活,人體系統都是有一定惰性的,快速有效的準備活動,能快速激發身體活動的欲望,提高興奮性,有助于學生練習的專注度。再其次,有效的準備活動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多種準備活動會讓他們懂得以后應該如何安全有效地參加體育鍛煉。
——山東孫學義
話題小結:教師們從身體、心理、課堂教學需要等方面深入總結,提煉了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功能與價值,又從安全、有效、教學過程的鏈接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教師們也從學生“內需”方面進行了詮釋,更有教師從學生的機體對課堂的需要上分析,更加科學地對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功能和價值進行了交流探討。
——浙江孟凡東
話題二:應如何認識準備活動與主教材之間的關系?
準備活動要有針對性、趣味性、持續性。準備活動與主教材的關系:1.準備活動為主教材的學習提供身心準備;2.準備活動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學習掌握基本教材的技術動作;3.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對主教材起到誘導作用,有利于準確地學習主教材的基本技術。
——安徽李厚余
首先,準備活動是為了主教材的學習做好身心的準備;其次,準備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已有認知,為新的知識學習做好知識的鏈接;最后,在準備活動中,還可以為主教材的教學做好鋪墊,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更快地進入到學習中。
——江蘇倪晨瑾
準備活動是主教材的前提和基礎,比如發展靈敏素質的練習課,可以設計“大漁網”“踩影子”“長江黃河”等游戲。速度素質的練習課,可以設計“喊數抱團”等反應速度的練習。
——山東尹彬
合理有效的準備活動能使基本部分的學習內容相對安全,有利于運動技能的掌握。準備活動安排什么內容、占用多長時間、采用何種方式,既要看學生與場地器材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要依據主教材內容特點、難易度、單元課次等綜合確定。例如,主教材內容是短跑,準備活動除全身性活動以外,還需要充分活動下肢的腿部肌肉、韌帶、關節等。
——吉林李陽光
1.準備活動是打通與主教材之間的通道,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體育學習;2.準備活動從心理和生理為學習主教材做好鋪墊,沒有準備活動的鋪墊,學生學習主教材時很難順利進入最佳狀態,并且在主教材中如有速度快、難度大的內容時,學生容易受傷;3.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主教材的內容,為主教材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山東宋曉露
準備活動與主教材之間應該是協同共生的關系。所謂協同,主教材安排的練習內容與準備活動都應該是圍繞目標;共生是預設練習手段之后的生成,都是為了學生的技能達成或是體能增長。
——江蘇朱偉力
準備活動與主教材相互補充,并能提升身體機能狀態。每位教師專業不同,可用游戲、徒手操等專項性練習作為準備活動。學校體育課中學生不同于專業運動員,設計準備活動時應注意學生年齡差異、氣候條件,讓準備活動為主教材服務。
——湖北段明強
準備活動尤其是專門性準備活動與主教材相關,其動作的基本結構、動作的性質與主教材內容基本相似,通過使用模仿練習、輔助性練習或誘導性練習等提高學生學習動作的適應性,它對于主教材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促進作用。
——遼寧宋繼偉
準備活動是主教材的生理心理上的準備、適應,也是一種學習欲望的調動。主教材的一些輔助練習、模仿練習可以引進準備活動中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主教材是準備活動設計的依據。好的準備活動激發學習積極性、身體靈活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黑龍江吳宏志
做準備活動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所以,準備活動盡量以主教材的輔助性練習為主,這樣就能和主教材進行銜接,既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又能達到輔助的目的。
應該把一節內容的所有動作細化,然后在細化動作中找到可以進行熱身的小幅度動作的輔助性練習。
——寧夏蔡志磊
準備活動與教材及比賽項目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點:1.準備活動對主教材起著緊密的銜接作用;2.準備活動對主教材起著良好的服務作用;3.準備活動對主教材起著技術的催化作用;4.準備活動對主教材起著賽前狀態的緩解作用。
——甘肅茍斌強
準備活動要圍繞主題內容去設計,譬如健美操的準備活動就需要加入一些小關節的熱身和肌肉激活、姿態等關聯性熱身。
——甘肅李文科
專門性準備活動的內容如果是學生已掌握的技能,應該屬于準備活動范疇,如果是新學的技術應該歸屬于基本部分,這樣準備活動內容與主教材教學有一定的界定。
——江蘇付新星
準備活動可以選擇與運動項目有關的專項練習,與運動項目有關的準備活動,要求教師對運動項目的專業水準是較高的,教材里覆蓋了許多運動項目,教師盡量做到“一專多能”,適應體育學科教學。
——內蒙古孟嘉寧
準備活動是為本節課主教材服務的。準備活動不但要讓學生充分活動開,而且要在準備活動中把學生的運動熱情激發起來,點燃學生的運動激情。
——山東郭方印
1.一般性準備活動為主教材做好身體機能的準備;2.專項性準備活動為主教材動作技能教學做好鋪墊,有利于更快掌握該動作技能;3.通過觀看示范、視頻等對主教材建立正確動作概念,明確動作技術的運用價值;4.激發學習主教材的學習興趣。如,耐久跑的準備活動,一般先講解其鍛煉價值,遇到極點如何克服,激發學生的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精神。再慢跑一個彎道,帶學生做原地的拉伸以及擺臂與呼吸配合的練習。
——浙江楊勇
初中與高中體育課一般是根據主教材特點進行專門性準備活動設計的,而小學的準備活動很難做到與所教內容貼切,一般突出的是“趣”。所以準備活動和主教材的關系是根據不同學情而定的。
——上海張麗群
話題小結:一般而言,準備活動是主教材的前提和基礎,圍繞主教材去設計準備活動內容部分。比如發展靈敏素質的練習課,可以設計“大漁網”“踩影子”“長江黃河”等游戲,球類教學中,準備活動更多的是圍繞熟悉球性開展。速度素質的練習課,可以設計“喊數抱團”等反應速度的練習。準備活動不但要讓學生充分活動開,而且要在準備活動中把學生的運動熱情激發起來,點燃學生的運動激情,可分為一般性準備活動及專項準備活動。其中一般性準備活動為主教材做好身體機能的準備;專項性準備活動為主教材動作技能教學做好鋪墊,有利于更快掌握該動作技能。
——吉林曲藝
話題三:準備活動的設計原則、實施策略(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設置等)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1.針對性原則。不能單純以跑步代替,利用項目和主教材設計具體的游戲性準備活動,既有利于學生動作技能的發揮,同時又緩解學生心理的壓力。2.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主教材內容,利用器械輔助,游戲融合,幅度由小到大,既動員學生身體的機能,同時又能讓學生盡快投入到主教材的內容當中去,效果會更加良好。
——甘肅茍斌強
1.強化準備活動的安全意識,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準備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遵循人體生理活動變化規律、動作機能形成規律和體育運動的原則,使準備活動的價值和鍛煉價值得以彰顯,真正使學生達到運動前的最佳身心期待。2.從教學特點到分類運用,從教學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創編方法。動作練習慢慢活動肌肉,放松練習使肌肉的彈性、適應性和張力與從事的運動相適應,有針對性地練習,提出準備活動的建議和方法。3.注意準備活動要充分,要根據主教材的內容適當加入專門性練習。
——山東宋曉露
一、準備活動的設計原則:1.循序漸進原則;2.趣味性原則;3.誘導性原則;4.多樣性原則。二、準備活動的實施策略:1.根據主教材的內容選擇動作類似的內容;2.可以讓體育骨干帶領做準備活動;3.一般性準備活動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相結合;4.適當運用游戲進行準備活動;5.提高準備活動的新鮮感;6.變換準備活動的隊形。三、準備活動的注意事項:1.注意把控好時間;2.運動量不能太大;3.強度不能太大;4.根據天氣和季節的不同選擇準備活動的內容,以及不同的時間和運動負荷,冬天做準備活動時間要稍長一些;5.做準備活動要檢查場地的安全性,防止受傷。準備活動要充分,能激發學生上課興趣,如:小學生應以游戲類為主要準備活動內容。創新是時代的要求,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帶領做準備活動,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也能鍛煉學生,還可以讓學生設計準備活動內容。
——安徽李厚余
準備活動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無論什么準備活動,都得讓學生喜歡。很多協調性、柔韌性活動,包括游戲都可作為準備活動的內容,把準備活動內容安排得有趣、有效才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是需要長期培養形成的??傊?,準備活動內容豐富,方式很多,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真心對學生健康負責,才是對國家的未來負責,才能真正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
——四川伍典金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控制好強度和時間,在準備活動中可以將本課的某個關鍵技術環節或者動作結構相似的安排在準備活動里,做一個誘導性的學習,這有點類似專項準備活動。
——浙江童海軍
1.針對性:結合教學內容,考慮天氣情況、動作幅度、運動負荷大小等設計。2.多樣性: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緊扣教學內容,形式靈活多樣,激發練習興趣。3.適宜性:把握好運動的時間、運動量。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不能忽視甚至不做準備活動,不能以素質練習和大運動量的游戲代替準備活動。
——江蘇張建,江蘇李大健,江蘇陳瑜
準備活動應注意:1.針對性。針對主教材學習內容做好服務與鋪墊。2.趣味性。良好的準備活動設計,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活動四肢,愉悅心境,啟動思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3.能動性?!盀槲磥矶獭睉撀鋵嵲谌粘=虒W行為中,準備活動要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明白學理,并能舉一反三,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江蘇倪晨瑾
注意事項:1.準備活動要為主教材做好鋪墊,不能喧賓奪主;2.要有趣味性;3.要有適宜性,這個主要是指近年來好多小學生準備活動都成人化了,沒有適應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4.要注意天氣情況;5.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教材,選取切實可行、科學高效的準備活動。
——甘肅包輝令
準備活動實施策略應緊緊圍繞主教材展開,例如主教材是足球內容,準備活動應包括球性練習、行進間協調性練習及突出下肢的柔韌性練習等,在準備活動的形式上應力求新穎,最好能加一些時尚元素和生活中的元素。
——甘肅金智宏
準備活動設計怎樣,也直接影響本節課的效果,所以有些課準備活動和主教材合為一體更加好,如足球課中,要以球性練習為準備活動,推拉球、踩球、搶球游戲等,整課圍繞足球而動。
——山東郭方印,江蘇蘇常水
要把握好度和量,例如游戲類的準備活動就要把握好度,既達到熱身提高興奮性的作用,又要能收得回來,同時要把握好量,不能產生疲勞感。
——黑龍江關穎
準備活動,首先必須與上課內容的活動相匹配,將課上內容簡單化、直觀化,易于了解與掌握;其次,還要讓學生知道準備活動的意義所在。
——山西王占喜
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應該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了解學生現狀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大膽創新改革。準備活動力求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化,效果最大化?;顒釉O計與場地器材相結合,體現一物多用或多物一用,使整課教學過程融為一體。如,在排球墊球教學中,教師將400m跑道改為排球場地的邊線,兩路縱隊橫插分開進行一路縱隊背向跑,再變成兩路縱隊的形式進行分開跑,利用變換隊形的形式提高學生慢跑的興趣,并且設置了2人面對面的并步、交叉步、跳起擊掌的形式,調節單調死板的氣氛,提高課堂活躍程度。充分利用器材——排球,設置排球操以及拋接球練習,體現一物多用,使整課教學活動融為一體。球操的隊形和拋接球的隊形均為同心圓的形式,這種以“變”代“散”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興奮性。
——江蘇朱偉力
體育準備活動首先想到的必須是安全;其次是服務主教材,做好自然銜接;最后是有效,讓學生愛學、樂學、學有所獲。
——浙江孟凡東
準備活動的設計原則:1.持續性原則;2.循序漸進原則;3.針對性原則;4.符合身心原則;5.為主教材鋪墊原則。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式要跟主教材的組織形式切合,一節課中盡量少做一些無意義的隊伍調動。組織形式要符合教材特點,同時也要從安全角度進行考慮,盡量做到散而不亂,齊而不束。另外還要有利于教師整節課對于學生的觀察面。準備活動的時間要把控好,切不可為了準備活動而做準備活動。準備活動切勿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學生的注意力能否被吸引,準備活動是關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把握好準備活動,調動學生興趣,然后合理安排主教材,課堂氛圍才會濃厚,學生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浙江王志軍,浙江楊勇
準備活動的設計肯定是萬變不離其宗,不僅讓學生身體得到熱身,心理上也要去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組織形式需多樣化。如,籃球課學習原地運球,熱身圍繞籃球,但籃球場地也是籃球的知識內容,讓學生認識場地,拓展知識,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內蒙古趙巖璐
話題小結:準備活動的設計萬變不離其宗,不僅讓學生身體得到熱身,心理上也要去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準備活動需要綜合考慮與設計,需要體現全面性,內容設置與主教材貼切。注意事項是充分熱身,以防運動損傷。準備活動不能單純地做成體能練習,堅持多樣化、游戲化,以情境的形式不斷深入過渡到主教材的學習。
——浙江孟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