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煥軍
摘 要:隨著國家的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不動產登記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其中房產登記屬于不動產登記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確保相關工作效果,嚴重影響不動產登記的準確性。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應總結豐富經驗,按照不動產登記中的房產測繪特點,正確執行各種任務,明確房產測繪工作內容,正確開展各方面工作,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房產測繪;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P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9-0242-02
在不動產登記的工作中,房產測繪較為重要,應正確進行開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編制完善的管理方案,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將不同房產測繪技術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其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1 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內容分析
房產測繪屬于較為基礎的測繪工作項目,屬于不動產測繪當中最為主要的部分。房產測繪是地基測量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之后獨立成為房產測繪學,主要使用先進的測量技術、機械設備和相關手段進行處理,通過相關測繪還有調查等工作,搜集房屋面積信息、位置信息、權屬信息、界限信息、質量信息、數量信息、現狀信息等等,并使用文字形式、數據形式與圖片形式等,更好的將測繪結果體現出來。目前在房產測繪的工作中,主要使用先進的GPS技術、RS技術、GIS技術等。具體的工作內容為:
1.1 平面測繪工作內容
當前在相關的房產測繪工作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是平面測繪部分,而對于平面測繪的內容,就是對房產的面積還有設計結構等合理的測繪處理,與此同時,還可以使用較為專業的軟件,實現房地產的建模目的,以此通過直觀的形式將房產的位置信息還有高度信息等顯示出來,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全面的了解房產的整體狀況。對于平面測繪而言,其主要應用在不動產的測繪工作中,屬于業界之內較為流行的測繪措施。
1.2 信息調查的內容
在房產測繪的工作中,不僅需要正確進行房產狀況的客觀描述,還需合理的記錄各種數據信息,將其應用在后期的房產信息整理工作中,還可以應用于產權歸屬的相關調查活動。與此同時,在房產測繪的過程中,記錄各種信息能夠更好的維護房產所述者的合法權益,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
1.3 對比分析的內容
在房產測繪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正確記錄單個房產的數據信息,還能夠合理的對比不同房產的測繪信息,為各個部門的統計調查提供一定便利。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不動產信息的對比研究,了解區域之內每個行業的經濟狀況,為政府部門制定相應的決策方案提供準確參考意見。
2 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的重要性
2.1 能夠提升登記的便利性
在傳統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需要耗費很多人力資源與時間,工作的速度很慢,工作效率也較差,信息更新的速度難以提升,不能確保相關的工作效果。而在房產測繪的過程中,每個部門都可以有機整合在一起,可以提升不動產登記相關工作的便利性,并提高各項工作效率,降低錯誤的發生率,這樣能夠為相關的工作人員還有群眾提供較為便利的條件。
2.2 能夠提升信息的透明性
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均開始進行不動產登記信息的透明化處理,在此情況下,房地產的測繪工作備受重視。主要因為相關的測繪工作,有助于實現登記在冊的相關不動產信息全面審核目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不動產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準確的對其進行評估處理,并達到快速識別的目的。與此同時,在信息透明化的情況下,還能正確將違法犯罪行為識別出來,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并全面提升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將相關的信息透明化的積極作用與優勢等充分發揮出來,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2.3 能夠提升結果的統一性
自從我國提出相關的不動產登記制度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很多法律制度和規章體系,并對其進行了完善處理,但是,目前在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特殊狀況,在處理此類特殊狀況的過程中,不同法律制度存在很大的出入,這也是誘發矛盾問題的原因。而在實施房產測繪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合理的預防特定風險問題,例如:在不動產登記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與標準執行排序編碼的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錯誤的發生率,并預防出現矛盾問題,維持社會的穩定發展。
3 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的應用措施
在不動產登記的過程中,應正確開展相關的房產測繪工作,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總結豐富經驗,遵循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原則,全面提升整體的房產測繪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3.1 案例簡介
在不動產登記中的房產測繪工作期間,對某房產進行測繪,其東西長度為56km,南北長度為54km,下轄街道有8個,下轄鎮有11個,行政村有210個,社區有25個,戶籍人口89萬。在該區域中建立了相關的房產數據庫系統,可以準確將該區域的房產數據與資料記錄下來,為相關不動產登記工作提供準確依據。
3.2 房產測繪的工作流程分析
該區域的不動產登記工作中,房產測繪的流程主要為:(1)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要求在準備的工作過程中正確進行人員的教育培訓,合理搜集相關的原材料,正確進行處理。(2)要求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區域之內房產狀況的走訪調查,結合房產的實際特點,編制出完善的測繪工作方案,統一相關的工作標準,并組織測繪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教育培訓活動中,以此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3)在合理進行測繪之前,要求收集各種基本信息,并建設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合理的存儲各種信息。(4)合理的進行外業勘查處理,要求在實際外業勘查的工作中,合理的搜集各種數據信息,批量性的將房產測繪的各種勘查表格印出,現場采集與錄入相關的數據信息。其次就是在房產區域的現場,正確進行房屋草圖的繪制處理,然后使用專業的機械設備,對房屋的尺寸進行測量處理,并在草圖中合理的標注房屋尺寸,一旦發現有違規搭建的現場,必須對其進行標識處理。(5)開展業內的計算工作,按照具體的勘查數據信息,采用先進的軟件進行房產結構圖的繪制處理,將房屋面積準確的計算出來,生成響應的房產測繪報告書。(6)正確開展質量的審核工作,根據具體的流程正確進行房產測繪報告書的編制,將其提交給上級部門,合理進行檢查,在沒有錯誤的情況下,才能交給房產權利人正確核實處理。(7)正確進行備案處理,要求將相關的房產測繪報告書,上交到管理部門,以便于進行備案處理。
3.3 不動產登記中的房產測繪應用建議
為更好的進行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的房產測繪,應樹立正確觀念意識,總結豐富經驗,遵循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原則,全面提升整體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1)要求在實際測繪工作中,正確的提供準確數據信息,房屋的所有者,在不動產的登記平臺中,正確的申請房產測繪,以此更好的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在出現房產糾紛問題的情況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房產測繪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較為準確的住房數據信息,也能能夠應用各種數據信息,將其作為房產交易過程中較為重要的數據信息,登記在系統和平臺中,這樣能夠更好的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3)在不動產的登記工作中,房產測繪能夠提供較為準確的數據信息,此類數據可以為相關房產開發商提供較為準確的決策信息,且在房屋建設期間,能夠預防出現浪費問題,全面提升土地面積的利用率,并增強建筑原材料的應用效果。(4)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工作中,要求編制出較為良好的數字化交易平臺,房產測繪工作中可以為相關行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相關城鎮規劃還有城市建設等提供高質量的參考依據。為全面提升整體的房產測繪效果,在不動產登記工作中,應確保數據信息的準確性,為相關政府部門還有其他部門,提供準確數據信息,以便于開展城市的建設與規劃工作,為城鄉建設與發展夯實基礎。(5)對于房產測繪工作而言,信息來源量較多,涉及到的范圍很廣,內容十分復雜,能夠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等供應準確地理數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建設相關地理信息系統,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1]。
4 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趨勢
近年來,在房產測繪的工作中,我國已經頒發很多法律規定,用來進行市場行為的規范,加大房產測繪工作的規范力度和管理力度,促使行業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此類法律制度能夠全面加快房產測繪的發展進程與現代化水平,發展的前景十分良好。在未來的工作中要求將測繪工作與不動產登記有機整合在一起,創設相應的數據信息系統,以便于存儲國家的房產數據信息,使得政府部門更加便利的調查房產數據信息,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在未來的不動產登記部門的房產測繪工作中,可以采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革,例如:在網絡中創建專門的數據庫系統,將既有的信息與測繪信息有機整合,在合理建設相關數字化平臺的基礎上,在城市范圍之內正確的存儲不動產數據信息,以供政府部門正確進行不動產的測量處理。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化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等開展房產測繪活動,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數據信息,準確的采集與應用。在此期間,可以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房產測繪工作全面整合,使得數據信息的收集、處理與管理等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且在房產測繪的相關工作中,還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正確進行數據的搜集與整理,通過各種信息的支持,全面增強整體的工作效果,將先進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啦,增強各方面的工作效果,并正確的進行信息技術的優化創新,提升各方面工作質量與水平,打破傳統工作的局限性,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2]。
5 結語
不動產登記的過程中,正確進行房產測繪十分重要,應總結豐富經驗,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相關不房產測繪活動,以此優化各方面的工作模式與機制,提升相關的房產測繪質量與水平,促使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強整體的工作效果,優化工作模式與管理機制,為政府部門與相關部門、消費者等提供準確依據。
參考文獻
[1] 田塔拉,高文俊,李健.不動產登記中的房產與地籍測繪數據整合[J].商品與質量,2019,33(1):96-198.
[2] 韓洪軍.不動產登記中房產測繪的有效應用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9,46(5):8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