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視頻教學在英語課堂中通過聲音、圖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知迅速、記憶牢固、思維靈敏、想象豐富。關注學生學習,如何巧用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堂教學這已經是廣大英語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
一、巧用多媒體視頻,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
評價一節課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否被突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師們更新了自己的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攻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
比如我在教學I like……和He/She likes……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時,學生難以掌握like和likes的正確運用。因此這時我插入了一段多媒體視頻:一個男孩出現,說了一句話:“I like painting.” 這時候一個女孩出現了,當她碰到男孩說的那句話時,這句話演變成小女孩的一句話(小女孩指著男孩說):“He likes painting.”。這樣生動有趣、直觀明了的畫面,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說理,而且又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兩個單詞的區別。有“聲”有“色”的英語課堂使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信心,讓學生獲得習得一種外語的成就感。
二、巧用多媒體視頻,搭建課內外學習的橋梁
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單一、僵硬的課堂模式,采用智能型,具有親和力的界面,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以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最前沿、最豐富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同時,激發他們課外拓展的興致,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
比如在教學 “Whats the weather like?”時,課堂上教師播放一段來自中央電視臺的英語天氣預報節目,讓學生感受真實的語言環境。課后教師再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收看中央電視臺九套或四套的英語天氣預報節目,下一節課向同學們介紹我國主要城市的天氣情況。這種“質疑—探索—轉化—創造”型的學習模式,把“學為中心”突現出來。這樣有“聲”有“色”的英語課堂不僅實現了課內知識向課外的延伸,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現能力,加深和拓展了課堂教學。
三、巧用多媒體視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英語最難的是什么?背單詞是學習英語的第一大難關。利用多媒體,可以使這一學生頭疼的難題變得輕松起來。多媒體把單詞加上聲音、圖像、動畫等使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記憶的效果會更好。
例如:在記憶單詞時,就可以利用一些實物圖像,讓學生從教師播放的多媒體視頻中既聽到了單詞的讀法,又理解了單詞意思,這樣記憶單詞更快,而且有趣味性。在教學boy,girl,friend時,我就思考如何把幾個單詞的聽說認讀寫結合起來教學,再者,四年級學生剛接觸單詞的拼寫,對他們來說有點困難,一方面要讓他們掌握拼寫,另一方面又要讓他們感受到拼寫單詞的樂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插入一段多媒體視頻,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意思,學會拼寫。這樣有“聲”有“色”的英語課堂改變了學生枯燥的學習方式,變乏味為新鮮,變被動為主動。
四、巧用多媒體視頻,刺激與豐富學生的想象
利用多媒體視頻這一刺激物激發學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學生深化認識陌生及抽象的事物。給學生一個點,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力,拓展到一個面,這就是想象力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實現了課堂教學的舉一反三。
如,在教“I want to eat a hot dog. I want to drink some cola.”時,就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生動有趣的動物或人物的夸張表情,讓學生先想象這應該是吃/喝了什么,讓他們各抒己見,給予他們充分的想象空間,最后通過實踐再下結論。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單詞及句型,并且發揮了學生運用英語句子的想象力。
又如,在教學“On the farm”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優美的農場風光,使學生猶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視頻中動物依次出現,叫聲此起彼伏,讓學生在優美的畫面、生動的形象展示和逼真的聲音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新知識,學會cow, duck,sheep, hen等單詞及其復數形式,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對一幅幅彩色畫面的再造想象,學習內容由抽象到具體,由枯燥到形象直觀,讓學生在自由想象的空間中更易于掌握新知。有“聲”有“色”的英語課堂不僅刺激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美的事物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給我的教學工作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平面的文字變得具體、生動、直觀,增強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趣味性、生動性,使英語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 魯子問. 2001.網絡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中國電力出版社.
[2]?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課題組. 設計有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10).
作者簡介:劉秀娟(1973.10—),女,漢族,廣東茂名人,本科學歷,小學英語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