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
摘 要: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的發展也產生了較大的變革。圖書館開始應用多種智能化的集成控制系統,結合先進的設備來進行服務,這對于新時期圖書館設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必須要重視設備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為圖書館設備的運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關鍵詞:圖書館;設備管理;優化策略;加強管理
一 圖書館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設備管理意識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
圖書館管理員缺少資產管理的意識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一些小型圖書館當中,缺乏關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規章制度,導致圖書館設備管理無法科學有效地開展。由于圖書館的部門設置非常多,員工更換也是非常頻繁的問題,這就導致圖書館的資產管理意識無法得到統一。同時圖書館所制定的設備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了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非常多,實際設備的管理也非常混亂。
(二)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大多數圖書館的設備購置費用來源于專項經費,因此一些圖書館在實際設備管理時并沒有考慮成本核算以及資產折舊的問題,在有需求時就會向上級提出申請,但是在購入之后又沒有關心設備的使用情況。這就導致設備的維護不足,一些使用年限不長的設備及家具出現了細小的問題或零件損壞的問題,就直接被放入倉庫當中等待報廢。新時期無線網的覆蓋范圍擴大,圖書館內多種查閱資料的計算機出現了閑置的情況,這使得圖書館內部產生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
(三)設備維修保養不及時
圖書館的設備是有著一定年限的,但是針對設備進行精細的維護以及保養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從圖書館設備的實際保養情況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圖書館并沒有重視設備維護,也不重視經濟效益,無法調動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導致了一些設備只要能夠運行便不會進行特殊維護。當設備出現故障時也得不到及時的維修,以致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這就使設備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二 圖書館設備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管理的機制,提升設備的管理意識
在新時期隨著圖書館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圖書館設備管理人員的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為了優化圖書館設備的管理,必須要提升工作人員的資產管理意識,從而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資產管理理念。同時,圖書館必須要針對設備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保障設備的使用維護、檢修都能夠采用專業的模式,并且針對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從而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二)重視設備的檔案建立
在購入圖書館設備之后,必須要根據國家的規定以及財務制度進行嚴格的管理。尤其是在設備通過驗收之后,需要計入固定資產,并且定期進行盤點,對設備的清單明細進行復核。針對設備的使用,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手續,尤其是對于一些容易移動的便攜設備,包括電腦、攝像機、照相機等進行嚴格管理,避免出現據為私有的問題。同時,圖書館必須針對設備建立完善的技術管理檔案,包括設備的說明書、圖紙、改造更新資料以及維護記錄等,這種技術管理可以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完整的記錄,并且避免出現設備資源浪費的問題。圖書館在進行設備管理時,也必須建立相應的財經制度,以便及時地反映設備的數量、基礎特征、維修的動態以及網絡應用的情況,定期進行核對,保障賬目正確。同時針對一些設備定期進行折舊,并且計入到成本當中,而這些折舊的費用則可以進行設備的維修更新以及改造,以保證設備的完好。
(三)及時地進行維修
設備是一種技術產品,必須要依靠專業人士來進行定期的維修保養,因此,在圖書館設備管理當中,設備的維修保養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必須納入常規工作當中。例如,在設備出現運行故障時,必須根據不同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修理方式。圖書館可以建立計劃維修以及狀態維修兩種方式,由專職人員來進行負責。除此之外圖書館必須要根據設備的管理以及技術研究來開展相應的會議,采用更加先進的設備管理辦法以及維修辦法,逐步使用以狀態監測為基礎的維修方法,從而使得設備的管理水平更加先進。
為了強化圖書館設備的管理,必須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并且將設備的利用率作為管理人員考核的重要指標。圖書館需要針對調度空間、時間以及設備的添置進行嚴格的管理,充分挖掘設備的潛力。尤其是在信息時代,一些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快,常常會出現舊設備淘汰的情況。因此,使用者在設備的使用期內必須要充分發揮設備的潛力,對于設備的性能進行充分的挖掘,提升設備的工作效率。另外,圖書館必須針對設備資源進行共享,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其他圖書館當中,設備都存在著一定的優勢。圖書館之間可以通過合作來進行資源的共享,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減少設備維護的壓力。
參考文獻:
[1] 吳凡.智慧圖書館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07):100-104.
[2] 王瑞楠.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料利用率提升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3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