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寬
【摘要】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是實現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載體和重要推手、抓手。基層黨建品牌效應的增強,關鍵取決于黨建品牌能否深度“融入”服務大局、“融合”實際工作、“粘合”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能否調動黨員干部謀事創業的積極性,解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身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關鍵詞】基層黨建工作 品牌化 認知誤區 概念炒作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如火如荼,積極打造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黨建品牌,引領推動中心工作發展。“一鎮街一品牌”“一支部一品牌”“一村一品、一單位一特色”等基層黨建品牌創建口號風靡各地,“紅色引擎”“情系夕陽”“青春導航”“法官媽媽”“領航雁工程”“揚帆遠航工程”等基層黨建品牌概念層出不窮,一些地區的基層黨組織幾乎是“處處顯特色、個個有品牌”,品牌創建呈現“快上、快下”的表征,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透過這些名目各異、種類繁多的基層黨建品牌,我們不難發現,基層黨建品牌創建雖然形勢向好、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一些地區,黨建品牌創建的良好初衷和本真意蘊被誤讀,形成了認知誤區,這體現為工作脫離實際、不求實效,穿鑿附會以求新奇,盲目跟風設立品牌。
實踐中的盲目跟風,源自思想認知的偏差。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概念炒作愈熱,盲目跟風愈緊,越有必要提示我們回歸基層黨建的本位,冷靜反思和理性分析基層黨建品牌化創建的功能定位,厘清基層黨建品牌化創建工作的內在邏輯和基本遵循。
一是要科學認知新時代基層黨建品牌化創建的功能定位。基層黨建品牌作為黨建實踐載體平臺的工具性定位,應服務于新時代基層黨組織要完成的職責使命。基層黨建品牌的創建不僅在于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科學化水平、提升組織力,更在于通過適宜的實踐載體,使豐富的基層黨建資源得以開掘和整合,進而統籌集約優化利用,從而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落實大政方針、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是要遵循基層黨建工作規律,發揮基層黨建理論的導向功能。遵循基層黨建品牌創建的工作規律,是基層黨組織品牌化建設的重要前提。近年來,隨著黨建品牌創建實踐的持續推進,各地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的規律性認識有了進一步提升,對于關乎黨建品牌的形式與內容、工具與目標、載體與實效的辯證關系的認知不斷加深。但是,反映規律性認識的科學理論不會自動為基層黨員干部所掌握,要通過理論教育和榜樣示范等多種途徑,發揮其導向功能。
基層黨建品牌化創建是借鑒企業品牌理念的創新之舉,其核心理念是立足自身實際,建設定位明確,具有獨特性、創新性、實效性的黨建活動載體品牌項目。創新性是基層黨建品牌創建的關鍵支撐點。富含價值意蘊、頗具實效性和可持續性的黨建品牌,必然有著顯著辨識度的品牌區隔性。目前,在品牌化創建過程中,一些基層黨組織沒有把握好“規定動作”與“加分動作”、“普遍要求”與“自主附加”之間的關系,使得品牌內容同質化,導致因缺乏獨特內涵而難具實效。
走出基層黨建品牌內容同質化困境,首先要求基層黨組織重視調查研究,強化品牌意識,明確品牌定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一味從主觀意愿出發,只會導致品牌化創建工作的失敗。基層黨組織要在遵循新時代基層黨建普遍性要求的基礎上,圍繞自身黨建傳統和現實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與不足,彰顯特色與亮點,尋找品牌創新的內生性依據和現實生長點,創建獨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其次,要正確處理創新性與可借鑒性的關系。創新是品牌不竭的生命之源,基層黨組織在立足自身實踐勇于創新時,要借鑒“他山之石”的寶貴經驗,在交流互鑒中增強品牌創新能力。既不人云亦云、照搬照抄,也不自以為是、閉門造車,以品牌創新整合資源、凝聚合力、提升價值,引領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前,一些基層黨組織品牌化創建過程中雖強調“健全管理和監督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但實則并未嵌入相關配套的調研、論證、建構、落實、保障、反饋、監督、考核、激勵等制度和機制及實施細則,而往往可能是心血來潮、“靈光一閃”或拍腦袋決定,品牌創建和實施的依據僅是上級黨工委擬定的一般性要求。配套制度不健全,成為一些基層黨組織品牌化建設中最突出的問題。
問題是最好的向導。基層黨組織扎實做好品牌制度化建設,首先,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要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查找不足,認清短板。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著“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此外,基層黨建在基層組織設置、“三會一課”活動方式創新、帶頭人隊伍建設、黨內基層民主和黨務公開、新領域黨員發展、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品牌創設時堅持運用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弄清問題性質、找到癥結所在。
其次,要不斷革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切實發揮基層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黨建品牌創建經驗上升為規范化、制度化安排,緊緊抓住提升品牌管理制度建設這個關鍵環節。同時,注重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有效實施動態管理,將機制制度化的剛性要求轉化為基層黨建品牌化創建的實際效能。
高質量的黨建品牌項目并不是首先追求能否叫得響、傳得開,而是追求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基層黨建品牌效應的增強,關鍵取決于黨建品牌能否深度“融入”服務大局、“融合”實際工作、“粘合”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能否調動黨員干部謀事創業的積極性,解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身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當前,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正逢其時,一些品牌效應的虛弱化凸顯了品牌建設脫離中心工作、未能融入大局、忽視黨員群眾現實需求的問題,混淆了黨建品牌創建手段和目的的關系,甚至出現罔顧內容而操弄辭藻、包裝概念的“假大空”傾向,導致“手段對目的的僭越”,這實質上也是一種形式主義。

基層黨建品牌創建要正確處理其與企業品牌理念借鑒的關系,明確黨建品牌作為引領、助力基層黨建工作全面發展,牢記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目的和使命。在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因此,貼近基層生活、定位于服務,是基層黨建品牌創建走內涵式發展之路的動力之源。這就要求基層黨員干部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找準人民群眾生活和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和熱點,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
載體服從內容,內容永遠是核心。概念源自實踐,實踐鑄就品牌。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是實現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載體和重要推手、抓手,既需要科學合理的精心設計,也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新探索,更要有摒棄形式主義的嚴深細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固樹立實踐觀點和群眾觀點,從基層黨建實踐經驗中獲得思想啟迪,從黨員群眾的偉大創造中汲取豐厚營養,推動新時代基層黨建品牌創建行穩致遠。
(作者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武漢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劉擁鋒對此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習近平:《之江新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年。
責編/孫娜 美編/王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