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霞 王成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通過項目研究將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培養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建立一套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和師資隊伍,讓學生通過創業教育網絡教學平臺在線上進行實踐技能學習,在課余時間和實踐周利用現有的校內、校外實踐基地、大創項目、創業園和創客空間由獲得創業講師認證的教師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線下創業實踐培養。建立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創新創業O2O體系,為完成地方高校創新創業建設打下基礎。
【關鍵詞】項目驅動 創新創業 教育探索
1.確立項目驅動下的地方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通過參加互聯網電商在線課程學習,能夠參與項目研發,大四時能夠具有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和就業的能力。
(2)制定有效措施,鼓勵教師和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在競賽中培養創新精神。
(3)研討機器人、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工科在我校的開展方式。
2.項目驅動下的地方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
(1)對“雙創型”人才的需求來源進行調查,采用到企業調研,立足課題的實際問題,邊調查邊研究,從企業、公司等用人單位的角度提出“雙創型”人才的培養規格、質量要求和評價標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制定培養方案。
(2)要加強“雙創”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從學生的角度研究一種可接受的、也是期望的培養模式,便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愿望設計出自己的發展方向。為學生創造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這樣才能挖掘學生的潛力。
(3)采用實驗研究方式實踐,選擇為信息管理專業開設互聯網+創業實踐新生研討課、組織學生參加互聯網電商在線培訓課程、博雅大數據在線培訓。
(4)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任課教師、指導教師進行調研,廣泛聽取教師對傳統培養模式的總結和對新模式的建議,聘請企業工程師為來校授課,把企業的真實項目引入課堂。與吉林通鋼自動化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向該公司派出企業特派員,進行項目合做,請該公司的教授級工程師宋書龍為學生授課,與企業一起研究互聯網技術在軟件開發中的應用,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互動模式。
(5)增加校企的合作力度,積極推廣“互聯網+教育”模式,全面融合互聯網技術與專業課程,為培養“雙創”人才提供了網絡工作空間。高校應為學生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學習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主要內容,也是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成功與否的標志。校企合作有很多模式,包括產教融合與協同創新等,通過企業優勢資源全面整合,為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建立一個合理化的平臺,使學生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校企合作不僅將創新創業平臺提供給學生,同時還產生了大量的創業資源,有利于為企業儲備大量優秀人才。
(6)通過研究文獻系統分析,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理論研究,運用系統論、方法論對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第二課堂、教學考核等進行全方位的研究。
3.如何以項目驅動推動地方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
(1)組織項目組教師充分利用網易云課堂、慕課網、學習通等在線資源進行學習提高,項目組的老師在python程序設計教學中使用北京理工大學的python123平臺,構建了spoc,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同時選擇免費的在線課程推薦給學生自學,從中總結兄弟院校雙創教學的成功模式。
(2) 安排教師到杭州阿里巴巴公司和浙江義烏工商管理學院參加培訓,同電商公司深度交流、學習,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模式
(3)通過在線學習提高、線下項目驅動、第6學期引進企業到校做實踐周技能培訓等方法,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提到提升,2017年在學科競賽中取得了良好成績。
(4)通過鼓勵大四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在校參加教師項目組研發等創新創業活動,提高了就業水平。
(5)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招生宣傳片制作、映山紅計劃、紅色駐夢之旅活動的設計和現場錄制與后期剪輯等工作,提高了廣電專業學生在攝影攝像、無人機航拍、虛擬現實節目制作等方面的技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就業信心。
4.取得的成績
(1)與北京創成公司的互聯網創業教育平臺進行合作,獲得了該公司組織的企業聯盟提供的價值20萬元的虛擬現實設備的使用權,學生通過這些設備學習了解虛擬現實技術。安排教師為學生開設了Unity虛擬現實課程。
(2)購置了NAO人型機器人和車型機器人,在2017年省機器人高爾夫賽中,參賽隊員獲得了冠軍,為了深入開展人工智能學習,為專業學生開設了python程序設計語言,該語言是人工智能領域使用最廣的編程工具。為更多的學生參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項目打下了基礎。
(3)2018年該教育模式在傳媒學院實踐時,快速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競賽水平,傳媒學院共有100多名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了微課競賽國賽一等獎、計算機設計競賽省賽一等獎4項,國賽二等獎2項,共有50多名學生獲得各種獎項。教師指導的學生團隊“類人機器人”微課視頻,在參加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華中師范大學承辦的第二屆“iTeach”全國大學生數字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4)教師的實踐技能和講課比賽都得到了提升,在今年學校舉辦的中青年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比賽中,計算機學院的老師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5)通過互聯網在線學習和項目驅動的以賽促學的模式,促進了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為學生進入企業實訓和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提高了學生就業層次。
參考文獻:
[1]程雄,王利英.農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 ,2017(7).
[2]王琥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 ,2017(1).
課題:2017年 吉林省教育廳項目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普通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
課題: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GH16360, 《地方普通高校計算機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