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關系管理》作為高職財經專業的主干課程,一直是一門在企業中非常實用且重要的學科。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客戶關系管理》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改革,特別是在高職院校中,脫離了信息化技術的《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會逐步淘汰。那么,如何將信息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程中進行合理的設計與運用,是我們高職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以《客戶關系管理》課程為例,從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信息化手段的選擇及在教學中的應用,三個方面來探索高職課程信息化的途徑。
一、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深入,《客戶關系管理》這門高職財經類的核心課程,勢必也要進行改革。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入《客戶關系管理》的課程當中,利用計算機、互聯網、云課堂等信息化手段,將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的課堂教學,從單純的依靠課件和教師講解的教師主體模式,轉化為利用信息化技術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形成學生課前利用云課堂自主預習,課中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學,課后利用云課堂平臺的實時的大數據分析,結合課堂上的教學互評,做出更真實有效的教學評價及反饋,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二、信息化手段的選擇
(一)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和抽象內容的可視化
《客戶關系管理》課程中的所有教學內容,它既不是紙質教材的電子化,也不是語音版的教學課件,而應該是合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將原本枯燥的概念變得鮮活,將原本抽象的場景變得生動。例如,利用職教云平臺在課前設計好教學環節,發布課前任務;在課中進行簽到、討論、搶答、投票和頭腦風暴等課堂活動進行教學互動;在課后教師布置作業,學生線上提交,教師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及時的查看及反饋,第一時間進行考核打分。在信息化手段的幫助下,很多原本繁雜拖沓的環節變得高效起來,上課時教師可以在幾秒鐘后就能快速查看到全班簽到情況,也可以在討論和頭腦風暴的過程中看到同學們更多不同的觀點,還可以在期末進行學生總體評價時利用信息化手段,看到每位同學在這門課程中這一學期,在平臺上線上線下的學習及互動情況。信息化手段在課程中的應用,讓原本沉悶低效的填鴨式課堂,變成活躍高效的互動課堂,讓原本繁雜的評價工作變得快捷直觀。
(二)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作用
在信息技術教學環境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探究學習的能力。而且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在運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多方面使得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知識,擴展學生的求知領域。因而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以及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創新教學內容的形式來啟發學生探索知識,而不只是圍繞課程教學目標照本宣科,還可以讓學生能夠面對知識和問題的情景,從而在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問題。
三、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前,教師完成教學分析,將包含電子課件、前導問題、相關案例、拓展任務、視頻資料等教學資源上傳至職教云平臺,并和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行關聯。學生在課前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資料閱讀、問題回答、案例分析、視頻觀看等自主學習活動,并在平臺上進行交流與反饋。
在課中,利用職教云平臺上的教學功能進行課堂互動,例如簽到、搶答、投票、討論、頭腦風暴等等。在《客戶關系管理》課程中最常用的就是討論功能。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提出討論問題后,學生們討論以后會派代表來發言,這樣有一部分性格內向或不善言辭的同學很可能沒有發言機會,他們的觀點往往不會被知曉,他們的疑問也無人解答。而在信息化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看到每位同學的觀點,并看到他線上互動及學習的情況,也可以看到所有同學反應的問題。
在課后,教師發布個人作業或團隊實訓任務。學生個人或團隊可以在線上用word文檔、PPT、照片、視頻、音頻等方式提交相關資源完成任務。最后,教師線上觀看學生提交的作業并在平臺上進行評價和反饋。
四、結語
在《客戶關系管理》的課程中,筆者合理的運用了信息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課堂上的互動更多了,歡聲笑語更多了,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更強了。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課堂,更應該是學生的課堂。然而,當一名教師在面對四十多名的學生時,很難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想法。而在信息化手段的幫助下,這些我們可以做到,高職課程的課堂教學進行信息化的教學改革也將是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呂國成.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6).
[2]陳小秀,畢傳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客戶關系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6(6).
作者簡介:
胡潔嬌(1984-),女,碩士,信息化營銷師,講師,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管理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