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揚洋
【摘要】近些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加凸顯,因此老年人監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內學者吸收了外國成年監護制度——意定監護,彌補我國老年人監護制度的欠缺,但是一種新興的制度必然有其不足之處,本文主要是討論關于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的監督制度,即對于成年意定監護協議在履行過程中的出現的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協議等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進行監督的機制。
【關鍵詞】成年意定監護 監護監督機制 監督人
一、意定監護制度概述
(一)監護的概念
關于監護的概念,我們民法學界基本達成共識,所謂監護,是指對于無民事行為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保護的一項制度。履行監督、保護義務的人,成為監護人,被監督、保護的人,成為被監護人。
(二)意定監護的概念與特征
1.意定監護的概念
意定監護,又稱任意監護,是源自于日本的《任意后見契約發》所確立的一種新型的監護制度——任意監護制度,后經我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學者的研究發展成為了現在所謂的意定監護。
根據新頒布的《民法總則》,所謂意定監護,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的方式所設定的,在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監護。
2.意定監護的特征
與法定監護相比意定監護有如下特征:
第一、僅適用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意定監護協議屬于當事人之間的訂立的合同,只有當事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才能夠更好的規劃和維護自己在協議中的利益
第二、意定監護的監護人范圍較為廣泛,其范圍不限于法定監護人及其順序。意定監護的監護人不限于法定監護人,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也可以成為其監護人,并且不受法定監護順序的限制。
第三、當事人之間需要訂立書面協議。由于意定監護的內容關系到被監護人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以后的重大權益,為了避免因為時間過長或者設定監護協議的成年人因欠缺行為能力等的原因,使得協議內容無法確定,當事人的利益無法實現,應采用書面形式,將協議的內容書面化,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減少可能會發生的爭議。
第四、只有在被監護人喪失或者是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監護人才開始履行監護協議中規定的義務。設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由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訂立監護協議,由協議的監護人在當事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按照協議內容履行監護協議。在當事人未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其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能夠以自己的行為獨立從事民事活動,因此并不需要有人對其進行監護。
二、意定監護制度的監督制度
(一)意定監護監督制度概念
所謂意定監護監督,是指為了確保意定監護協議中被監護人權益的實現,由法律直接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第三方作為監督人介入,監督意定監護人履行協議內容的一項活動。
(二)意定監護的監督人
對于意定監護監督人的確認應當遵循有約定按照約定,無約定按照法定的原則確認,為了確保意定監護中被監護人利益的實現,應當將監督權限賦予下列組織機構或者個人:
第一類、當然具有監督權的監護人:被監護人的成年子女。被監護人的子女因具有法律上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即使被監護人與第三人或者組織機構訂立意定監護協議,在被監護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成年子女也應該履行法律上的贍養義務,意定監護協議不能排除成年子女的法定義務。因意定監護協議的履行情況關系到被監護人的重大利益,因此成年子女當然享有對監護協議履行情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第二類、約定的監護人:當事人協議指定的被監護人成年子女以外的近親屬及其他第三人。對于意定監護協議的監督人的選任,也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協議約定的確定監護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法律的規定來確定監護人。
第三類、法律規定的監護人。此類法律規定的監護人主要包括: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或者村委會,民政部門,法院。對于此類非屬于由當事人約定的監督人,立法應該按照如下順序確定法定監督人:
首先、應當由被監護人所在的村委會,居委會或街道辦事處擔任監督人。由居委會和村委會,街道辦事處監督,因其更了解被監護人的情況,可以隨時了解監護協議履行的情況,只需定期去詢問情況,而且更容易監督其執行。
其次、由民政部門或法院擔任監護人。許多學者都建議將法院作為監督機構來監督監護協議的執行,并且許多人主張意定監護協議需要在法院登記才能生效。英國和日本很早就確立了類似于成年意定監護的制度,而且發展的更加完善,并且都將法院等公權力機構引入意定監護制度。雖然法院能夠很好的監督協議的執行,具有強制執行力,能夠有效的監督監護協議的履行,但是會加重法院的負擔,對于一些法院本身司法審判案件眾多,司法人員任務太重,如果仍將監督權賦予法院,只會增加法院負擔,舍本逐末。相比之下,民政部門相對比較適合。
第四類、其他組織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或者其他專門組織機構。律師事務所是作為接受委托,提供各種法律服務,對于監督意定監護協議的執行有著專業上的優勢。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出現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服務機構,其職業可以是為了服務老年人,也可以用來監督意定監護協議的執行。
三、結語
由于我國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人的數量日漸增多,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的權益保護問題會越來越多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和政府也會越來重視老年人問題,建立和不斷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對于保護老年人的權益,使得老有所養,社會安定和諧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我國法治發展的必然需要和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利明 《民法學》第五版 法律出版社 2017年9月
[2]李國強 《我國成年監護制度運行中的問題及其立法修改趨勢》 當代法學 2014年第6期
[3]秦春云 《我國老年人意定監護制度研究》 法制博覽 2015(01)下
[4]楊立新 《我國老年監護制度的立法突破及其相關問題》 法學研究 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