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深圳市瑞益日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019 年11 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完成了整體談判,將進入法律文本的審核階段,不出意外,在2020 年將誕生RCEP 自貿區,歷時八年、三次領導人會議、二十七輪談判的RCEP 將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經濟合作協議。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逆全球化思潮與貿易保護主義卷土襲來,某些國家奉行單邊主義,不斷挑起貿易爭端,對國際貿易和投資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沖擊。亞太是全球經濟和貿易最具活力地區,即便面臨世界經濟宏觀環境不穩定、地區大國趨向保守以及貿易摩擦負面情緒的挑戰,其內部深化和拓展經濟一體化的腳步并沒有停止,作為亞太次區域的RCEP,成為維護區域多邊貿易體系和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構建亞太自貿區、推進更加開放融合的亞太經濟的新機遇。
雖然印度在最后階段的談判中沒有再前進一步,RCEP 仍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覆蓋區域最廣的自貿協定。東盟全部10 個成員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5 個RCEP 成員國的總人口超過21 億,GDP 近30 萬億美元,出口額5.6 萬億美元(2018年數據),這些指標占全球總量的30%左右。同時,RCEP 涵括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并整合升級了現有的五個“10+1”自貿協定,形成了區域內統一的規則體系。許多學者認為,RCEP 和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是構建亞太自貿區,進一步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主要路徑與框架樣本。但TPP 在關鍵成員美國的離開后,由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所替代,先期簽署的CPTPP 僅包括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越南五個東盟國家,日本一個東亞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秘魯和智利四個美洲國家,無論在規模上,亦或是影響面上明顯弱于RCEP。
從目前公開的文本看,RCEP 有20 個章節,既覆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環境等傳統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也包括金融服務、電信服務、競爭措施、知識產權、電子商務、中小企業、政府采購等現代和新興板塊。在貨物貿易領域,零關稅產品項目達到90%以上,原產地規則相對簡單寬松;在服務貿易領域,開放涉及的部門數相對統一;在投資領域,采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可以認為,RCEP 是比較全面、高水準的自貿協定。
經濟一體化是“狀態”和“過程”的統一體,漸進的過程要求制度性的經濟協議在內容上不僅要強調高質量,也要關注靈活性和包容性。由于成員國身處不同的國家體制和發展程度,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口基數,其復雜性和異質性超過了目前所有的自貿協定。RCEP 通過適當形式的靈活性,比如加入經濟技術合作的規定,設定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為緬甸、老撾、柬埔寨等欠發達成員提供了過渡性安排等。這些措施照顧各成員不同的利益訴求,既滿足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成員要求的高質量,又兼顧了新興發展成員和欠發達成員的互惠與包容,為促使成員更好的融入,有效提升的RCEP 實際利用率,促進RCEP 實施創造良好條件,體現了開放融合的亞太智慧。
可以預見到,RCEP 區域的經濟發展環境會更加自由和便利,一方面,區域內關稅水平整體降低帶來企業經營成本的下降,增強了區域內商貿的動力;另一方面,多邊貿易體系中,因規則繁亂帶來負面影響的“意大利面碗”效應會整體緩解,企業經營風險將減少,區域內貿易將更加活躍,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凸顯,經濟增長加速。
由于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投資的市場和空間的進一步拓展,資本、服務、技術等要素流動順暢,資源也得到優化配置,也能加快形成RCEP 地區商品和投資的產業鏈和價值鏈。以礦業為例,一種礦種涉及的國家很多,一個區帶覆蓋的國家眾多,礦企在目標國又多是生產型投資,建廠作為一項長期投資,政策和關稅的協同性與穩定性對企業的發展影響很大。在東南亞地區,礦產資源多達百種,十分豐富,地質條件也相對優越,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所需的的金屬礦種,儲量和產量都居全球領先;而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資金、礦業技術和管理方面優勢明顯,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要素流動及產品貿易,將有助于建立RCEP 區域內礦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給企業和成員國經濟帶來更大的紅利。
漸行漸近的RCEP,不僅帶來了區域市場的開放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更積極的影響在于重構了亞太生產和經濟運行網絡,改善綜合經濟發展環境,建立區域性合作規范和機制,使地區經濟基于相互連接的網絡,內外結合地區市場更加均衡。這也切合了“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的主要內容“五通”中的“貿易暢通”,表現在積極促成同沿線國家以商簽自貿協定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鼓勵形成以搭建自貿區為平臺的經貿合作網絡,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沿線國家的比較優勢,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促進沿線各國經濟要素自由便利流動、資源高效有序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
目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得到RCEP 成員國廣泛認同,他們參與其中的意愿也越來越強。今后,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RCEP 成員地區的互聯互通更便捷,物資流通更快捷,服務和投資更高效,將為亞太形成統一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驗證明,經濟的單邊主義和政治的民粹主義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是不可持續的,世界經濟趨向開放融合既是現實發展的需要,也是歷史進程的必然。一個國家、區域,關于未來發展的藍圖不具備開放屬性,只是關起門來單打獨斗,必然被歷史淘汰。只有以共同發展為目的,具備鮮明開放屬性,這樣的藍圖才可能產生廣泛影響力和生命力,真正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
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特殊,是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打造亞太自貿區不應該只是構想,更應該成為區域各國的共識。如果把構建亞太自貿區,看作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目標的關鍵步驟,那么,RCEP 起到了先導和示范作用。我們愿意相信,一個盼望已久的RCEP,秉承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原則,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成功范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國家“拉緊手,拆高墻”,以積極的行動削弱反全球化逆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