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宇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各個單位以及企業規模相較于之前也有了明顯的擴大,同時也出現了較多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為了能夠確保我國市場經濟具備較為良好的秩序,各個單位也能維持健康良好的發展,會計活動在實施過程中自然要保證其規范化。為此,需要在發展過程中構建出較為合理且完善的會計管理體制,以此來對會計工作人員工作行為進行規范以及監督,這樣才能確保各項會計活動有序實施,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基于這一目的,筆者也對其進行了如下分析:
就目前來看,很多單位會計工作人員都具有雙重身份,不僅從事會計工作,同時也是會計信息質量監督人員,在這種身份下監督工作自然也就無法順利的實施下去,會計信息質量也明顯無法得到保障,畢竟會計人員這個時候不僅是活動的參與人員,還是活動的監督人員,處在這種管理體制下,會計監督的職能也就無法有效的發揮出來。為此,會計工作在實施過程中,會計人員和單位之間的隸屬關系也就促使會計行為監督效能有效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很容易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等情況。
就現行的會計管理制度來看,其對于財務工作的安排明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也是會計人員管理效率無法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無法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部分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對于不同會計信息使用人員的要求,會存在幾份賬本,這個時候會計信息真實性就無法得到保障,從而就會直接影響單位整個資源配置以及經濟秩序。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會計人員管理制度相較于之前已經有了明顯的完善,但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依然還是無法得到保障,而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執行情況不夠到位。具體而言,一方面財政相關部門對于會計人員管理十分的松散,所以在管理過程中也就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對于會計工作人員管理也大多是集中于從業考試、會計資質認定以及證書年檢等多方面,可是對于其它方面的監督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專業素質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最終直接影響制度的執行與落實。
針對會計人員雙重身份這一現象,筆者認為可以積極實施會計委派制,這樣就能有效避免這一現象對于監督職能的消極影響。具體而言,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借助于相應的制度安排,來讓會計人員能夠對單位日常經濟活動進行客觀監督與記錄,同時對會計信息產生的過程進行強有力的監督,而會計委派制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借助于這一制度能夠真正有效促進單位會計人員工作的客觀性以及真實性,讓整個會計信息產生過程得到良好的監督,最終真正有效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在發展過程中還可以構建出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以此來對財務工作制度安排進行規范,這樣就能有效降低會計信息不真實等情況的發生。對于這一點,首先需要做好會計人員管理,盡可能避免相關負責人對于單位活動的不必要干預,讓會計信息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來,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幾份賬本同時出現的情況。其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會計科目的安排、記賬的方式等多方面也不能進行干預,需要交由會計人員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自主判斷,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外部因素對于會計信息造成的影響,從而有效減少違規現象的發生。
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在完善過程中還需要對會計人員加強管理,盡可能提高其職業素質以及體制執行能力。完善的制度自然離不開強有力的執行與落實,這也是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而要想做好這一點,首先需要構建出完善的規章制度,其次則需要對會計人員展開有效的管理,讓其能夠真正將相關制度有效落實下去,從而也就能夠真正有效提升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實施與完善。對于這一點,在對會計人員進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先做好上崗資格審定,從根源上來對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以及能力進行把控,在確保會計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之后,還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培養,積極構建出清楚的獎懲機制,這樣就能進一步促進會計工作質量得以提升。最后,相關部門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發揮出自身的監督作用,對會計人員進行宏觀管理與監督,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對于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著較高的價值,而為了能夠做好這一項工作本文則對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述,然后基于此提出了具體的完善措施,希望以此來有效保障會計人員管理體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