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中(保險職業學院)
就目前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現狀來看,相關專業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總體上并不高,相關教學工作開展中也存在很多問題,無法滿足會計人才市場的高質量需求,人才競爭力不足,對此,需要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會計人才高效培養。
產教融合是將實際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和相關課程教學和科技等結合起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滲透、相互促進。而就會計專業來說,相對于傳統課程而言,這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用相關知識和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多以課題研究為主體,將會計知識和相關技術作為手段進行實踐教學,所以,專業學生需要牢固的掌握相關會計理論知識以及應用實際,才能做到和相關前沿知識結合,能夠對于會計專業的實用性、創新性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這對于促進他們成為專業會計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產教融合模式在高職會計專業中的應用,就是將相關的會計工作實際、行業技術以及相關課程聯系起來,是符合會計專業課程教學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這對于切實提升實際的教學質量,推動專業人才高質量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產教融合還能夠促進學生會計專業和會計產業對接,將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聯系起來,讓學生的未來職業和教學聯系起來,將學生的學歷和未來就業聯系起來,通過開展校企合作的關系,真正為學生提供會計實訓基地,讓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得到改善,促進學生實踐教學質量提升。而企業在其中,也能夠獲得更多需要的人才,對于解決企業的會計人才短缺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會計專業課程甚至就是對于實踐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實踐教學雖然重視,但是實際上理論教學的比重更大,遠大于實踐教學比重,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相關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操作應用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會計專業素養和技能提升緩慢。
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開展不足也是因為高職院校自身的資金和資源有限,在為學生提供會計實踐教學場地和硬軟件設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在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沒有和企業之間做好溝通和連接工作,沒有將企業的優勢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在相關育人目標和規劃中缺乏交流合作,整體協同育人成效不高,真正通過校企合作開展有效實現教學的部分相對不足。
目前,在高職院校探索產教融合的過程中,相關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中還存在實踐人才不足的問題,在相關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應用實踐中,優質的產教融合人才比較短缺,無法為高效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依據,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學質量不高,教師對于課程教學創新方法和形式的應用能力有限,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專業能力難以有效提升,相關會計專業技能提升緩慢。
當前,相關高職院校要加強專業建設,要瞄準行業高端、瞄準高端就業崗位,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努力培養高端云財務人才,同時要積極探索理論聯系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完善會計專業課程,圍繞相關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促進產教融合。在產教融合中,不斷促進學生生學會學習,學會自我管理,不斷超越自我,努力成為優秀的復合型財務人才。相關高職院校要把握產教融合的機遇,充分利用產教融合中的優勢資源,引進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和課程,讓同學們既學到完善的理論知識,又能在實踐課程中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畢業時能夠以專業的云財務管理會計師身份服務社會。
當前,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探索,必須要緊盯會計行業發展的最前沿技術組織教學,高職院校要圍繞名校名企育優生,高質量就業和實戰型項目教學方面提出針對性的策略,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要在訂單培養、技術服務、科技研發、學生就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實現校企共贏。對于金融、會計融合發展,在多方面達成合作意向,進一步推進校企深度融合。保持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加深了解,為學院深入開展產教融合、實習就業一體化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在校企合作中,雙方要促進關系進一步深化,就高職會計專業設置、課程開設、學生培養達成共識。
校企合作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增加教師行業企業經驗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是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的有效舉措。希望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共享資源,扎實
推進合作事宜。對于企業而言,和高職會計專業合作不僅能拓寬企業業務開展的渠道,同時還能將企業選人用人育人的端口前移,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的無縫銜接,實現校企雙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優質人才,因此,校企合作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對于推動校企雙方更好地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新時代的會計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量化分析能力、ICT 技術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能作為企業的數據提供者、報告分析人和業務合作伙伴。因此,高職院校要明確會計人才培養的方向,通過課、證、賽、崗相互融通,更好的培養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要積極開展專業校企合作育人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無論是學校的理論課教師隊伍還是校外實訓基地的實踐師資隊伍,都需要進一步強化對于他們的培訓,針對財務共享中心構建歷程、財務共享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課題體系、理實一體化平臺內容構建、會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培訓,基于企業真實的業務,依托集核算、報稅、咨詢、管理、協同于一體的財稅知識和技能培訓,切實提升相關教師的實踐育人能力。針對相關的創新教學方法,會計實訓項目,要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應用,讓教師能夠做好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工作,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也可以通過培訓交流,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有利于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學院財會人才轉型培養與財會專業建設,有助于提高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實踐育人,實現教學過程全流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促進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促進產學研協同發展和推動創新創業有著深遠的意義。
現階段,高職會計人才培養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相關人才實踐應用能力不足,對此,需要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積極探索產教融合下的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相關高職院校要在這一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積極開展實踐育人,培育優質師資,為實現高效的會計人才培養,提升人才的實踐應用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