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武漢工商學院)
隨著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全球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對金融領域的研究當中,再加上金融創新的速度逐漸加劇,社會上也出現大量的金融有關的就業崗位,這導致目前國內的高校對于金融學課程的開設變得越來越普遍和重視。結合目前我國教育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所提出人才培養需要轉向應用型的最新要求,為了能夠順應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金融領域人才應用技能的更高要求,大量的高校也逐漸加入到對金融學課程進行實踐方向改革的隊伍當中,這促使著高校包括教師、課堂、實習和實踐都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金融學教學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甚至有相當數量的高校的金融學是純理論教學,與金融市場的關聯性非常小,學生在聽課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也難以對實際的金融活動進行接觸,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學習的效率效果難以令人滿意。金融是一個與數字打交道、注重實際效果的課程,金融學所涉及的知識面也非常的廣泛,光有書本的知識實際上難以應對復雜的金融環境。學生如果只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沒有實際使用的經驗,那么在工作崗位中就會缺乏操作的經驗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金融學課程幾乎已經成為每個高校經濟管理相關專業都要開設的課程,因此金融學課程并不是金融學專業的特設課程。金融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會涉及到會計、財務、經濟、管理、證券、銀行、投資、保險等等,那么想要上好這樣一門課程,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實操經驗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多數本科院校當中,尤其是對于非金融專業的金融學課程的排課上,安排的教師并不能夠保證其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即使是教師本身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技巧,也會受限于實操經驗的不足而導致授課的效果不佳。
如上文所述,金融學課程幾乎已經成為每個高校經濟管理相關專業都要開設的課程,因此金融學課程并不是金融學專業的特設課程,會計、財務、經濟、管理、證券、銀行、投資、保險等等相關專業也會開設金融學課程,那么在學生專業較多,學生數量較大的情況下,開設大班的課堂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這也會導致教學的效果不佳,學生參與程度下降,學生心理上不重視,教師管理上會存在漏洞的各類情況,從而影響了本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由于各類高校過于注重金融學課堂的理論教學,輕視了金融學課程的實踐教學,因此在金融學課程的教學手段上容易過于單一。我國高校的金融學課堂教學手段往往都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要授課的內容,利用電子課件和黑板板書作為輔助,以教師口頭描述為主要的途徑來傳授知識點,長久以往就會導致金融學課程與實際的金融動態脫節,學生會忽視金融市場的現狀而只關心書本上的核心原理。此外,在課程結束也就是期末的考核上,由于長期沒有與金融市場產生聯系,不得已而只能夠以日常講授的知識點作為考點,通過紙面的考試成績來作為這門課程的成績,其手段和方式過于單一。
金融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不斷創新的一個行業,由于金融全球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對金融領域的研究當中,這也是時代賦予金融工作者的一個歷史使命和客觀要求。金融學不是獨立的一門學科,其綜合性一方面體現在其要求從業者能夠具備相關的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如財務、會計和經濟,同時金融學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有要求從業者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金融理論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如保險、證券、銀行和投資,那么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求學習者本身在學習金融學這門課程的課前、課中和課后都需要做足功課,打好金融學基礎,并將其理論和理念運用到實際的操作當中。因此可以說金融學的課程在發展趨勢上將會更加國際化和綜合性,復雜程度會日益加深,所涉及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這將會成為各個高校開設金融學課程時制定其教學目標上必須要考慮的一個發展趨勢。
此外,在實操方面,由于社會性人才往往是應用型人才,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方面也應該逐漸往應用型方面轉移。國際金融將成為主流趨勢,這也是在全球金融一體化大背景下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那么在金融學這門課程中,也將會融入更多的關于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國際收支和國際貨幣的相關知識,因此在課時量上和課程內容上將會更加的注重實際金融市場和國際政策的現狀。
綜上所述,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金融學教學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甚至有相當數量的高校的金融學是純理論教學,與金融市場的關聯性非常小,學生在聽課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也難以對實際的金融活動進行接觸,這導致了金融學課程教學成果不佳,無法與社會崗位需要對接,那么就必須基于這些缺陷來改善金融學課程的教學。
世界金融一體化程度加快,這也是源于國際金融市場的不斷融合,金融行業變化很快,不關注市場就無法掌握金融的規律也無法對金融活動進行操作,那么這樣的教學就會顯得毫無意義。因此,在教學上應該要完善內容,從金融市場和金融活動入手,優化上課時所授課的重難點和側重點。筆者認為,首先要增加對金融市場的授課,尤其是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現狀、特征和變化發展趨勢方面,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金融體系,加強對金融的認識和興趣。在金融學的課程內容設計上要更多地補充現階段金融市場的行情,結合最新最及時的金融動向,同時和國際貿易、貨幣基金、保險投資、證券理財等等內容相互結合。
在建設教師隊伍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教師本身的職業素養、教學經驗和授課技巧,更要對教師本身的社會經驗和從業歷史提出高要求。教學要能夠深入淺出,要能夠舉一反三,尤其是在金融學這門對實操要求極高的課程中,要想培養出高素質高情商的本科畢業生,就必須言傳身教,因校制宜,選拔合適的學科帶頭人,利用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建設一支又懂金融又懂教學,知識豐富基礎寬厚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應用型本科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它培養出的金融人才必須具備全面的理論功底、極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活躍的創新思維和快速的學習能力,為了順應時代發展以及培養能夠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的杰出金融人才,那么就需要重新審視培養的目標,總結起來就是理論知識扎實、實操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