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迄今為止,真正對高職院校統計學適合的標準通用教材比較少。在過去高職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對統計工作的具體流程是非常重視的,這些老師常常將其作為統計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統計標準、統計整理、統計調查等,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老師僅僅簡單概述以上知識,學生根本不能夠對統計學知識進行深入了解與掌握,所以在統計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在設置的統計學教學課程中,并未設置較多的案例,同時現存的案例也是比較老舊的,無法緊貼實際生活,造成高職院校統計學人才不能夠滿足有關企業的要求,對高職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一直以來,我國高職院校統計學教學均選用傳統教學模式,和當下我國教育大力推崇的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是互相違背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一直將自己作為班級的主體,整個課堂教學時間均由自己來控制,通過選用死板的說教模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與此同時,學生常常只能夠認真記錄筆記,將筆記作為學習的主要參考工具。隨著時間的積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變得懈怠,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對老師過于依賴,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正在大力提倡和宣傳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的培養,所以,我國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安排課程時間方面,相繼對相關創新類、競賽類等方面的課程進行增設,進而占用了統計學課程時間,對統計學教學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另外,針對統計學課程教學,高職院校對其的投入并不多,缺乏教育資金,高職院校沒有高度重視統計學課程,同時優秀的統計學老師數量也比較少。在最近幾年中,高職院校實行了擴招政策,大大提高了生源的復雜程度,因為在過去統計學老師本來就不多,所有現在變得更為緊張,在這種情況下,為有效緩解壓力,很多高職院校均選取了合并班級的方式,不過這卻對高職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大大影響了統計學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第一,一定要貼近生活和專業。統計學是經濟管理專業的一種基礎類課程,學生選擇的專業和統計學之間的聯系并不多,另外,因為一些統計學自身比較抽象,大大增加了學生對統計學知識的理解難度,進而學生便會漸漸對統計學課程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所以,統計學老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提高,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來進行教學,同時老師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選用最新的案例,且其案例一定要保證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專業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以有效消除學生對統計學學習的障礙,改變學生對統計學的看法,有效提高統計學的教學質量。
第二,對輕實踐、重理論的教學思想進行改變。作為高職院校的統計學老師,在進行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對于一些其他專業學生而言,需要有效調整統計學的重點學習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對具體的統計方法進行準確掌握,同時能夠采用以上方法來對各種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對統計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學老師需要推理、轉變教學內容,同時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向學生傳授統計方法。在統計學內,包括多種不同的統計方法,其中,最大的優勢體現在根據有關規律整理出隱藏在海量數據中的信息,同時將重要的信息提煉出來,便于做出正確的決策。尤其是在對許多統計問題進行處理時,需要將海量數據構成數據庫,同時對其進行及時更新,對新的變量進行適當增添,對數據全貌進行最大程度的還原,提高數據的真實性。
為真正革新統計學教學,一定要首先對舊思想進行積極轉變,對全新理念進行樹立。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統計學老師一定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緊緊圍繞,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統計學專業知識內容與專業技能,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在重新規劃高職統計學課程時,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則,即:第一,在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開展時,老師應能夠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通過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第二,對綜合性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構建,將其滲透于實踐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自身的專業,通過使用合理的統計學方法,以探究社會現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問題。第三,在問題得到解決以后,為促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應收集更多和學生專業有關的材料,同時要求學生對統計后獲取的結論進行互相分享,以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夯實,加深學生對統計學的理解和認識。
各大教學環節工作實施的基礎,就是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導向,通過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對教學質量、教學效率起到有效提高作用,有助于老師對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積極轉變。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深受教學目標的影響,對人才培養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將統計學課程特點作為主要依據,對統計學專業人才進行著重培養,學生除了要掌握統計學基礎理論知識以外,還應掌握和經濟管理領域有關的自身,通過根據各種問題,對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能夠深入分析、正確判斷數據。
為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統計方法,老師應對統計學教學方法進行豐富。作為統計學教學老師,應將傳統教學模式予以摒棄,對教學觀念進行主動轉變,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通過充分運用先進技術來對教學質量進行提高,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促使教學中的抽象內容變得更為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老師通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行動導向法,在學生進行實踐訓練過程中,可以對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進行明,對具體工作流程進行掌握,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
根據社會各大領域需求,提供相應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提升,這是我國各大高職院校進行專業教學的最終目標。不過,當前我國各大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大大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作為統計學課程老師,一定要對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進行積極轉變,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提高統計學教學的時效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