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輝(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作為熱門專業,在干杯院校中開設面較廣。根據《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中指出: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相應的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熟悉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能夠運用外語和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從事外貿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具有全球視野和較為完備知識體系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領域不斷擴大,已從工商企業擴展到服務業,以及各種機構。當前,教育部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要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在二本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體系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因此,有必要定期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進行改革。
在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一直是比較受學生青睞,就業率較高的專業。學院招收的學生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如:
(1)學生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大部分國貿專業本科生知識基礎一般:大一的新生,一般學科基礎都比較薄弱,外語和數學都存在知識基礎不扎實的現象。大二的學生,雖然學過一些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但考試過后,所學知識往往就逐漸淡忘,沒有形成長期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大三的學生,更多是側重于實習、畢業和就業,不太關注相關理論知識學習與運用。
(2)學生比較外向,思維較活躍。國貿專業的學生,更加愛好課外活動,更加喜歡具體實在的實踐。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會參與社會兼職。雖然,在課堂上學生不夠活躍,但在課余學校組織的一些競爭型比賽中,卻表現積極。同時,在一些類似創業者協會的社團組織中,主干力量往往是這些專業的學生。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方案中,雖然開設了一些傳統形式的專業基礎課的上機、課堂案例教學、16年開始設置了EVIEWS課程設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設計、大三的業務實習與大四的畢業實習,但培養方案中專業特點不夠突出,實踐形式不夠豐富,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有所抵觸。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院國貿本科生在大學四年中,要學習接近2200學時(125學分)的理論課時,而實踐環節只有35學分。即使有實踐環節,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很多實踐教學內容都是按照教材的理論內容進行安排,內容比較單一,就是純粹的操作性內容。同時,實踐內容有些脫離實際,沒有關注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
實踐教學的硬性條件主要是指實踐教學的相關設施和實訓基地。實踐教學的相關設施涉及到軟件、機房、實訓室等,軟件和機房目前能夠滿足一定實踐教學要求,但還沒有獨立的實訓室。實訓基地的建設相對比較困難,需要與企業進行長期的、深度的溝通和合作,需要企業大力支持,而學校的相關投入不足,都會制約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的柔性條件主要是指教師的實踐能力。獨立學院的教師往往由于課程任務比較重,沒有什么時間進行社會兼職,而沒有社會工作的經驗,在進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時,就只能紙上談兵,教出來的學生實踐能力也不會高。
目前,對于教學效果的評價,千篇一律地僅僅從學生考試成績、上機實驗的結果、實習報告的內容來進行評價,而沒有關注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這明顯與教育部對大學生的培養目標不一致。只關注考試成績,導致學生只關注理論內容的記憶,只關注上機結果,會讓學生只關注上機操作是否與要求一致,忽視讓學生熟悉相關基礎課內容的應用;會讓學生只重視實驗結果,而輕視實驗過程,從而無法把握其中的規律和改進;只給實習報告評分,會讓學生隨便寫寫應付了事,沒有對于實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經驗,深入地進行總結和歸納。
同時,對于理論課程的設置,實踐教學效果的好與壞,流程合理與否,沒有定期進行合理分析和總結,往往是長期固定不變,從而形成一種與現實需求相脫離的培養方案。
因此,有必要在現有基礎上,結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提高學生應用能力這一核心要求,進一步完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
通過從16年開始調整的國貿專業培養方案與近幾屆國貿專業畢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通過相關調研和思考,下面將從因材施教、實踐教學形式的創新、實踐教學內容的擴展、實踐教學軟硬件的完善、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提出一些完善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看法:
針對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情況,構建更系統化的理論課程體系,如經濟學與國際貿易學基礎課程體系。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在許多課程中加強課程實驗比例、讓學生在做中學,從實踐中感悟理論知識的作用和實質,更加積極地學習和消化理論知識。
出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出口交易前的準備、簽訂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口交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出口計劃、組織貨源、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出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開展廣告宣傳、辦理商標注冊;簽訂出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貨款為核心的貨物、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出口報關、辦理保險、繕制單據、收匯核銷、出口退稅;必要時,還有出口索賠。進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個階段:進口交易前的準備、簽訂進口合同和履行進口合同。進口交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進口計劃、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進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選擇交易對象;簽訂進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進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貨款為核心的租船訂艙、派船接運、辦理保險、買匯、審核單據、進口付匯核銷、進口報關、檢驗貨物;必要時,還有進口索賠。從國際貿易的進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所涉及的業務環節非常多。因此,二本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該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的技能和能力包括:(1)基本技能,如閱讀技能、寫作技能、現代辦公設備操作技能、網上進行商務處理技能、商品檢驗技能、識別與填制外貿單證技能。(2)基本能力,如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3)專業能力,如貿易業務處理能力、外語運用能力。這些能力通過設置對應的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外貿英語、外貿函電等課程來提升學生知識基礎。
2019年7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未來將新增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支持相關教育機構增設跨境電商專業等。會議指出,近年來,跨境電商規模快速擴大,成為外貿增長突出特點,倒逼了國內產業升級,釋放了市場消費潛力,促進快遞等流通業發展,帶動了創業創新和大量就業。有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1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20%,用戶規模超1億。另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50%。跨境電商啟動試點,起自4年前。截至目前,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已基本覆蓋中國主要一、二線城市。
這些數據充分表明跨境電商已經是目前的熱點,我院國貿專業可以以跨境電商為專業特點。
可以在現有的實踐教學內容基礎上,加上一些能夠實際提升學生實際能力的實踐教學內容。通過來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1)擴展和完善校內實踐教學內容。現有課程體系中,理論課時太多,可以進一步加強實踐學分的比例,如設置實踐總學分45,理論學分115。增加實踐環節,如創業設計、素質拓展、外貿單證實訓、跨境電商實訓等。關于校內的實踐內容,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和國貿軟件,建立一些國貿實踐模擬網站、服務器,讓學生能夠在寢室里就進行國貿模擬等。
(2)與企業積極合作,嘗試校企聯合辦學。企業對于國貿人員有大量需求,學院可以嘗試與企業簽訂相關協議,由企業提出具有培養目標與要求的“訂單”,學校按“訂單”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學生在實習期間定向去相關企業實習,表現出色的學生,就可以直接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
(3)國貿比賽式實踐與國貿考證。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與國貿相關的比賽,讓所有專業的學生可以參加一系列的國貿比賽,并且,把學生的比賽成績來作為學生的相關課程平時成績、實踐學分或選修學分。動員學生積極獲得相關外銷員職業資格考試、單證員、跟單員、國家報關員從業資格、國家報檢員從業資格、國家貨運代理員從業資格、BEC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計算機類證書、普通話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
(4)邀請優秀企業人士作為兼職實踐教師。企業中的市場國貿環節有著很強的實踐性,而常年處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國貿人員,在實踐方面,有著學校教師所不具備的實戰經驗和實踐能力。他們在企業國貿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和案例,往往來源于現實,更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讓學生了解。所以,在一些業務實習中,邀請優秀企業人士作為學生的實踐老師進行指導,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有所成長。或者,可以邀請他們作為兼職教師,來學校參與實驗課、沙盤模擬等環節,引導學生、完善相關規則、流程等。
(1)完善實訓基地的建設。積極與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溝通,簽訂校企長期合作協議,在相關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分配學生到相關企業去實習,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受技能培訓,并提供論文設計題目,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參與一些國貿活動。或者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與一些國貿企業實習工作,體會學校里學習不到的一些實踐經驗。
(2)鼓勵教師掛職鍛煉,提升實踐能力,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通過適當提升雙師復合型老師的待遇,鼓勵教師通過相關職業資格考試;通過評選,定期派出一些老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理論結合實際,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最終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
1.運用PDCA循環,不斷提升實踐教學效果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設計教學計劃,其次,執行教學計劃,再次,分析教學的現狀與結果,發現其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針對主要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并執行。檢查執行結果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最后,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制定相應的標準。同時,把沒有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去解決。通過這樣的不斷循環,讓教學的效果得到不斷提升。
在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中,可以以畢業生就業情況與企業對學生的評價為參考。學校專業教研室相關老師在畢業學期及時分析學生就業情況,以及與學生就業單位管理人員聯系了解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作為后期培養方案調整的依據與基礎,定期調整與評價,不斷提升效果。
2.合理進行專業定位,結合定位進行效果評價
一般來說,國貿人才可以具體劃分為國貿理論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和服務人才等,針對學院的學生的情況和層次而言,我院對于大部分學生應該著重培養跨境電商實務能力和服務能力;對于有潛力的少數學生,可以按其特點著重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國貿管理能力。對于理論教學效果評價,可從學生考試成績、上機實驗的結果、實習報告的成績來進行綜合評價。
綜上所述,在二本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通過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以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為專業特點、擴展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的硬性與柔性條件、進一步合理評價和提升教學效果,能有助于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型人才,能更好滿足社會與用人單位的需求。
注釋
1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學院創建于2002年,由武漢工程大學與武漢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是一所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以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為特色,培養通信、計算機、自動化、化工制藥、材料、機械、電子、土木以及藝術、外語、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