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科(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各大醫療體系都在加大對網絡信息平臺的有效建立,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來不斷完善和優化醫療體系,從而有效提高對醫院資源的利用率,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而且隨著整個時代的信息化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加強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醫療資源的傳輸以及共享,全面開展醫院精細化管理措施,不斷推動其朝著更加科學化與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
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整體醫院運行的必要前提,能夠為醫院后續的專業性提升帶來優質的改變。隨著大數據時代社會的不斷推進,加強對于醫院醫療財務管理工作精細化管理能夠提高對財務的可控性,進而加強對醫院成本的有效控制,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
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開展主要是將各項環節整合一體化處理,其中包含了收費系統、倉庫管理系統、成本核算系統、醫保管理系統、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等一系列分環節,打破原有醫院財務管理的限制,使其從繁瑣的核算系統朝著決策系統不斷轉變。另外該工作的開展還能夠有效提升醫院預算與成本控制,因為其能夠更加全面且綜合的對醫院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財務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整合和控制,最終找出醫院運行過程中的問題,更具有針對性的加強對成本的有效管控,從而實現對各項運行環節的有效編制、執行、審批和控制,以便于相關決策者對醫院運行進行調整。而且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應將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上傳到同一平臺,防止因為部門限制而造成信息共享受到阻礙,避免各部門單獨運行的現象,最終由整體性專業人員進行統籌分析和打理,找出醫院財務五行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解決對策,提高醫院資金利用率。而且在大數據的信息時代背景之下,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發揮資源數據的價值,醫院在預算環節應將零基預算和彈性預算進行有機整合,更好的為醫院的運行狀況進行預測和分析判斷,以便于后續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避免不必要的資源開支。在醫院運行過程中針對差異性較小的常規型項目能夠根據以往的項目內容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有效降低預算成本投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
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確保醫院穩定運行的重要前提,涉及到整個醫院的方方面面。過去傳統的后勤管理工作太過保守,相對來說整個體系死氣沉沉,人員結構年齡偏老,而且其功能性較差,無法在醫院正常高效運行過程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技術開展后勤精細化管理工作,有效確保醫院穩定運行。
首先,后勤高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一定要具備專業的是團隊,從而更好的發揮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另外后勤管理團隊要和臨床部門加大內部聯系,因為在醫院運行過程中后勤部門更多的是服務于臨床,同時也要及時了解各個部門科室之間的需求以及標準,進而利用更加科學的方法為其提供后勤保障。同時在大數據背景下無論是部門還是工作人員的職責也更加清晰明確,有助于工作人員去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而且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還能夠簡化后勤工作的繁瑣環節,使其工作的開展更加簡潔便利,有效推動了整個醫院的高效穩定運行,為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通過建立一體化信息工作流通平臺能夠提高對物資的有效管理,真正實現醫院物資的透明化與規范化,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物資采購的申請、登記、審批、購買、審核以及領用環節,確保整個后勤管理工作的規范化與流程化,使得各項物資以及相關資金做到物盡其用。
醫院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大大提升醫院運行效率,尤其是對于財務工作的推進作用十分明顯,大大調動醫院員工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推進醫院工作朝著良性可持續方向發展。
首先績效精細化管理的手段可以通過分門別類劃分科室展開,根據不同的科室來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考核機制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確保各個科室之間的公平與公正,同時還能夠大大調動其積極性。
同時在開展績效精細化考核的過程中還應注意時間期限,為了有效發揮績效考核的機制作用,應根據醫院運行狀況將考核時間分為周、月份、季度、半年、年度進行績效考核,在保證工作人員基本效益的前提下大大提升其積極性,而且這種密集型考核方式能夠使其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防止問題拖延而造成惡化現象。
最后則是對醫院績效考核的評價體系進行完善和優化,因為對其評價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著員工薪資待遇,所以必須對其績效考核的分層與評價進行合理的定位,這就要求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對各區域段人員和業績進行統計,更加綜合而全面的分析每一名醫護人員的最終考核成績,另外還要對考核的重點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整,有序推進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
醫院醫療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著其服務質量,而且大部分群眾在選擇醫院時都是根據其醫療質量來進行決定,所以必須加強對醫療質量的精細化管理與發展,更具有針對性的對醫院醫療薄弱環節和優勢環節進行的調整和加強。
首先醫院能夠通過大數據對其整體性的醫療水平進行合理分析,根據其自身優勢建立專業的醫療團隊,選擇個人綜合能力較強的醫護人員開展醫療工作,同時還能通過計算機技術對醫院相關實施細則進行審核,確保不同科室部門的醫療服務指標和預測目標值,進而根據其不同狀況進行相應調整,有效提高醫療質量。
醫院的資金流動主要使用于藥品物資的有效管理,因此相對來說資金流動量較大,而如何實現藥品物資的有效管理則可以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得以實現。因為傳統的醫院管理工作中不能整體性對藥品物資實現有效管理,很容易造成藥品物資的浪費甚至無法滿足者的具體需求,因此一定要對其儲存量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首先應該保證藥品質量,將其儲存量定位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產生藥品堆積過多的現象;另外對于珍貴型急需藥材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儲存,防止因為運輸不及時而造成病人病情惡化,耽誤治療。
隨著各種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藥品物資都會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傳送到醫院的物資管理部門,相關人員能夠根據藥品的藥品功能、市場需求量以及供貨狀況等等調整藥品儲存數量,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藥品的采購。通常來講,工作人員能夠將藥品進行分類,根據其使用頻率來確定其日常保有量和最低庫存量,以確保醫院的穩定運行,同時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產生。為了確保藥品物資數量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應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對其進行處理和更新,進而更好的掌握醫院藥品物資的儲備狀況。
總體而言,數據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為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帶來巨大改變,使其能夠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運行中的缺點和問題,更好的應對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開展大數據信息時代的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醫院應主動加強在財務管理、后勤管理、績效管理、醫療質量管理以及藥品物資管理等環節的有效加強,從而確保醫院的運行效率與可持續發展,大大提高其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隨著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不斷提升和應用,相信在未來的醫院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將會有更多的挑戰,醫院也將加強對于自身實力的有效提升來推動醫療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