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瑋(貴州商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互聯網+”是指將利用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相加,實現互聯網在社會各個發展行業的深入融合,創新行業發展生態,讓互聯網的優勢在各個行業展現,從而創造更豐富的利益。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在貿易領域深度融合的高級表現形式,其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增強了貿易的開放性,使不同國家之間、地域之間都可以利用互聯網媒介進行商品交易、經濟往來,并以數字化的方式支持貿易成交、洽談,是現階段最為主流以及最受歡迎的貿易方式。在當前的發展中,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中仍然面對諸多風險,因此,創新發展策略仍然是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長足發展的關鍵步驟。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但近年來受金融風險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貿易的增速放緩,跨境電子商務以新型的交易方式、貿易往來形式受到了全世界各國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因此,行業整體也著眼于物流成本的控制、流通渠道優化,以便保持與消費者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跨境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中來看,我國早在2012 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就遠超美國,成為全世界范圍內進出口規模最大的貿易國[1]。
國家權威調查部門給出的數據顯示,在進出口總額中我國出口貿易總額接近90%,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更多的吸引國外消費者以及商家加入,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更深入的開拓境外貿易市場,這將使進出口有所調整,境外商品也將大規模涌入國內,以便保持貿易流通的平衡。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主要以B2B 以及跨境零售模式發展,雖然仍然以B2B 為主導,但跨境零售的比重逐步上升,其有兩種運營模式,分別為B2C 與C2C。B2B 由于單筆交易金額大,消費者普遍較為謹慎,大多在網絡平臺查閱信息再選擇面對面交易,而B2C 以零售的方式適用于單筆交易金額小的網絡消費,使很多消費者在網絡上了解信息時直接下單,因此,這種方式在市場發展中的比例將會逐步上升。
從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來看,其發展速度快、運營模式以及技術手段更新速度也較快,這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是一大挑戰,現行法典中大部分條款都是針對傳統商業模式制定的,其中在跨境電子商務主體市場利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企業創新利益保護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涉及到對外問題,在對外發生糾紛過程中如何有效保護我國跨境企業的利益也是一大困難,從而使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容易因法律不完善而遭受風險。
從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流程來看,支付環節涉及到多個主體,如個人、企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為了使主體間有更好的使用體驗,行業也不斷簡化支付流程,但目前網絡換進十分復雜,網絡詐騙、虛假購物情況頻繁出現,這類案件每年的涉案總金額已突破億元,影響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穩定發展,也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產生了不信任,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缺陷,管制上、運營模式上也存在漏洞,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與傳統貿易方式最大的差別在于,電子商務發展中以物流作為中介實現商品的流通,其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海內外物流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無法滿足跨境電子商務的需要,主要體現在倉儲設施不完善、物流速度較慢等,使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經常遭受損失。
由于國內外發展情況不同,一旦遇上糾紛在解決上也存在困難。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運費責任無法精準劃分,選擇談判,將會浪費大量時間;而且溝通上也存在障礙,為境外消費者提供售后或協商交流上都存在不便。此外,國外稅收機制與國內存在極大的不同,在未透徹了解海關清關稅制情況下,企業與境外發生糾紛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通過信用體系的建設,對知識產權侵犯以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失信行為進行嚴格監管,能夠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建議我國相關管理部門根據國際相關標準制定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信用認證體系以及質量標準,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以及商業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管,并定期總結信息存儲到信用檔案中,對企業的誠信活動、履約行為、失信行為進行公示,其可供境外消費者查閱以及瀏覽;此外,針對商品完善監管信息平臺的建設,以便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二維碼、條形碼對商品的真偽進行驗證,形成完整的監督體系,讓不良交易行為以及商業行為無處遁形[2]。
電子支付安全存在的問題涉及到技術、立法、監管等多個層面,從目前現有條件來說,應針對電子支付展開安全支付技術的研發,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形成穩定的支付系統,這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同時,完善立法,細化對于網絡詐騙、虛假購物等違法行為的處罰、量刑,增加違法成本,以便警示不法分子;此外,加大交易環節的監管力度,在消費者進行支付過程中,應由監管環節對消費者的支付環境以及電商平臺的安全性進行驗證,一旦有異常要立即提醒消費者及時取消支付,并且嚴格監督第三方支付平臺信息保密情況,禁止其出現泄露消費者信息或電商平臺信息的行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第三方支付平臺并非完全為國內企業,電商企業也要對國外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詳細了解與考察,選擇綜合實力強的合作伙伴,并針對支付問題制定詳細的、嚴謹的監管制度,聯合打擊違法行為。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海關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各國海關效率低、查驗不嚴格等問題也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阻礙,而從未來發展角度來講,有必要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搭建完善的服務平臺,首先海關系統應構建信息化服務平臺,涵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所有經營主體,并實現與物流配送、電子商務、支付等多個系統的順暢對接,從而可以更全面、更仔細的對貨物進行查驗;此外,針對電子商務售前、售中、售后也應構建集在線支付、海外推廣、售后服務、在線物流、信用驗證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以便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務[3]。
法律法規是實現跨境電子商務長足發展的前提,其不僅能夠發揮規范與引導作用,也能夠保護電子商務企業的權益,使其在拓展海外市場環節有更強有力的支持。因此,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立法仍應加速推進,我國應不斷提高立法的精細化水平,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每個環節出發,制定具有針對性與權威性的法律規定,尤其是在對外事務中;同時,由于因涉外事務較多,關于國內外法律差異上造成的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利益損失,我國也應做出行動,積極與國外其它國家的溝通與聯絡,針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爭取構建國際性質的法典,綜合各國利益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出統一規定,使國際上能夠按照統一的要求與規定發展電子商務。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與商業貿易的深度融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規模將不斷擴大,但目前我國國內電子商務市場已逐漸趨于飽和,開拓海外市場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互聯網+”也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支撐與指導,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與發展環境仍然存在諸多風險,從其影響上來看,嚴重威脅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經濟利益以及未來發展。因此,面對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應不斷根據發展形勢進行發展策略的創新與調整,以便能夠抓住機遇,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