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統計,當前我國富人數量在過去十年里增長了九倍,財富管理市場極具 發展潛力。本文分析了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特性,發現我國富裕人士多為第一代創業者,具有保持大量現金、偏好高風險投資、 參與型投資者多及注重隱私等特性。
關鍵詞:我國;財富管理;特征
一、引言
我國財富管理當前尚處在新生階段,就市場潛力來說,據統計,2017年全球擁有3300萬百萬富翁,掌控著世界百分之46的財富。我國的超級富豪人數名列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我國成為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經濟持續強勁成長,市場條件更加開放,都將使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繼續增長,財富管理行業將具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現況
(1)我國財富管理的內涵
財富管理一詞源自于美國,是美國資本主義與信息科技結合下的產物,專門提供金融服務給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目前世界各國尚未有統一的定義,但就個人理財而言,財富管理是運用各種不同的理財工具,有效持有資產,并形成穩固縝密的架構,使資產不受風險侵蝕,同時能做多元化投資組合,得到可觀資產增值; 就金融業者而言,財富管理是一種整合及建構的思路,以維持顧客關系,增加客戶資產。
我國銀行為我國首家開辦私人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其將財富管理分為三級業務體系,包含私人銀行、財富管理和理財業務,共同構成個人理財服務的主要業務體系。其中,一般理財主要依托傳統商業銀行的網點銷售理財產品,提供標準化的理財產品服務; 財富管理主要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服務和投資顧問服務,包括投資建議服務、海外資本市場投資服務、財富管理產品和賬戶管理等等;私人銀行則是強調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包括一對一的需求、一對一的解決方案和一對一的產品組合配置,全方位金融綜合服務以及在岸和離岸業務體系,并以私人銀行作為財富管理的頂級模式。
(2)我國財富管理市場需求面概況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我國國民儲蓄率接近國民所得(以GDP衡量)的50%。2009年,我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包含人民幣與外幣),總計有61.2兆人民幣;2010年截至7月底已達69兆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8%,成長驚人。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總額亦高達29.6兆人民幣,顯示我國有極大的財富管理需求。依據2010年全球財富報告,2009年全球十大富裕人士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中,有八個來自亞太地區,其中我國的富裕人士人數為47.7萬,較2008年增加31%。在繼2007年超越法國后,2008年更一舉超過英國,躍居全球第四位,亞太區名列第二,僅次于日本。2009年繼續位居全球第四,并擴大了與第五名英國的差距。
(3)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供給面概況
根據新華網報導,我國年收入超過30萬人民幣之家庭,有2千萬戶以上,但是只有不到10%的家庭尋求專業理財服務,相較于美國的58%,顯示未來我國財富管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我國對于金融服務,是采行分業監理的制度,銀行的主管機關為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在個人理財業務的規范上,個人理財業務,為銀行對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服務。依管理運作方式,有理財顧問與綜合理財兩類服務,前者只有咨詢顧問等活動,后者包含前者,再加上客戶授權進行投資與資產買賣等活動。依照業務內容,銀行業務的準入機制分為審批制(事前核定)與報告制(事后報備)兩種方式,前者主要是針對保證收益之理財計劃與投資商品。
上述銀監會的兩項法規,及在2008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針對個人理財的服務機制有原則性的規范,包含客戶評估、信息揭露、理財人員管控、理財產品管控與客戶投訴處理等業務內容。在客戶分類方面,原則性要求商業銀行將客戶分為有投資經驗和無投資經驗客戶,并要求僅向有投資經驗客戶發售理財商品,其銷售金額不得低于10萬元人民幣。
對于金融商品投資,有較為詳細的規范。在投資管理方式上,商業銀行可委托其他金融機構對理財資金進行投資管理,前提是所委托的金融機構需相關監管機構批準,對于理財資產需提撥必要的風險準備。在投資方向上,對于投資固定收益類型金融商品、銀行信貸資產、衍生性金融商品和結構性商品等,加以限制。這些措施的目的,皆是要降低理財風險、加強資金之安全性。
三、我國財富管理市場客戶特性
財富管理市場客群的分類,可由不同財富定義來看,廣義上可分為富裕與高凈值兩類,而Maude(2006)依據不同的財富定義分析其營銷面的客群與優缺點,從中可以了解高凈值客戶的特性。
我國富人大部分財富是在過去20年快速增長的經濟中創造出來的,大多數是從事于金融、房地產、IT、商業服務、制造業、能源領域等高增長行業的企業家,這些行業增長迅猛,支撐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和歐洲富有客戶的財富一部分是通過家族繼承得來的原有財富,一部分是通過創業而發展起來的新財富。我國高凈值客戶多是創業出身,并具有以下特點:
(1)資產分配兩極化
我國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組合呈高度兩極化。一是他們持有現金的水平極高,以巨大的現金儲備作為財富安全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國的高凈值客戶具有高度的投機特性,對風險有很強的承受能力,從前述金融資產分布偏重現金存款與股票,以及相對其他亞太區國家高比例持有另類投資可看出,這可能與他們具有的創業背景有關。
(2)多自理型及參與型投資者
我國許多高凈值客戶都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業家,習慣于掌握全域和做決策,因此他們總是希望參與投資的過程,并堅信自己有能力得到高回報,同時享受對投機型投資進行評估和決策的過程,較屬于自理型投資者(這類投資者親自管理他們的資產),以及參與型投資者(這類投資者依靠理財機構提供合理的投資建議并積極參與投資決策)。
(3)偏好直接實物投資
我國高凈值客戶向來習慣于投入實物資產,如房地產、商業或交易類項目,以及投資土地興建工業園區或者零售園區;當然也有愈來愈多的高凈值客戶,趁著近期我國股市的大好行情直接投資股市。因此財富管理業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即是如何說服高凈值客戶把財富分散到不同類型的投資領域,采用更為復雜的投資結構或增強基礎資產的多樣性。
(4)非常注重個人隱私
我國高凈值客戶通常不喜歡透露自己的財富數量,不是害怕被調查財富來源(不論是否存在灰色問題),就是擔心會把公眾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財富上來。故在選擇私人銀行時,非常在意銀行確保業務安全性和客戶私密性的方式,包括銀行如何把客戶介紹給他們的客戶經理、私人銀行的聲譽,賬戶的開戶地以及客戶如何登錄自己的賬戶。
(5)同時與多家私人銀行建立業務關系
我國高凈值客戶同時接受多家私人銀行的服務是非常常見的,在境內業務方面,高凈值客戶很注重個人隱私并諱言自己的財富規模,并將資產分布在多家不同的銀行。在境外市場,高凈值客戶總是渴望與多家銀行建立關系,從而為他們帶來各式各樣的投資設想,并同時保持多家銀行關系,確保他們在參與眾多金融市場交易時能夠拿到有競爭力的價格。
參考文獻
[1]潘新民.我國財富管理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J].時代金融,2012(3Z):103-105
[2]劉明康.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存在的不足和挑戰[J].海內與海外,2014(4):4-6
[3]王慶武.崛起的我國財富管理[J].金融博覽(財富),2012(7):32-33.
[4]艾同.淺析我國財富管理市場[J].金融管理與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07(4):31-32
作者簡介:袁玲(1972-),女,廣東東莞人,經濟師,研究方向為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