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聰慧 宋清華 周翠萍
摘 要:根據濟南市章丘區大蔥產業的發展進程與發展現狀,分析了章丘大蔥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與建議,以期提高章丘大蔥的產業競爭力。
關鍵詞:章丘大蔥;產量;生態農業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7-012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33 ? ? ? ? 文獻標志碼:A
章丘大蔥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著名的特產之一。戰國時期的齊國名著《管子》一書中記載:“恒公五年,北伐山戎,得冬蔥與戎椒,布之天下”。齊桓五年,約公元前681年,這也是迄今為止山東地區種植大蔥最早的記載,至今已有3 000多年的歷史。大蔥的生命力及適應力極強,因此成為齊國民眾的重要蔬菜之一。在明代,嘉靖皇帝御封章丘大蔥為“蔥中之王”。章丘地區處于溫帶季風區大陸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的自然氣候造就了辣味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蔥白較大、產品質量高、品質好、營養成分高的章丘大蔥。
1? 章丘大蔥產業發展現狀
章丘大蔥雖然品質好、營養成分高,但是多年以來對外銷售量卻并不理想。生產分散、機械化水平低,嚴重限制了章丘大蔥的產業化發展,直接影響當地農民的收入。1999年7月,“章丘大蔥”注冊商標獲得成功,成為我國第一個蔬菜類原產地證明商標。當地政府大力推進大蔥產業集群化發展,強化品牌建設、產品品質。
由于農民分散種植,并且以個體為單位種植,生產面積較小,不利于大蔥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難以推廣機械化生產,導致產量低。章丘大蔥主要產于平原地區,土壤以褐土中壤為主,有機質含量1.2%以上,含氮量0.12%,含磷量0.3%,速效磷含量大于80 mg/kg,速效鉀含量大于120 mg/kg。在政府的推動下,章丘大蔥龍頭企業已經達到5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0多家,帶動農民10萬余戶,年經營總收入大大提高。科學合理的農業產業布局、集群化的發展思路與良好的自然地理環境,有效促進了大蔥產業向著高產量良性循環的方向前進[1]。
2? 章丘大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即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蔥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是其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2.1? 產品外銷不暢,制約產業發展
知名品牌相對較少,大部分產品無人問津。小面積生產的農民銷售渠道較窄,大蔥一般只在山東省內銷售,如批發市場、農貿集市,無法實現對外銷售。即使主產地被批準為“國家級出口示范區”,但是大蔥運輸、保鮮技術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不夠完善,這是制約章丘大蔥的對外銷售重要因素。
2.2? 栽種季節性要求高,約束產品產量
章丘大蔥的生長對于播種時間要求十分嚴格,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或10月份開始耕種。如果播種時間早,則會導致在越冬前冒出的幼苗過多,產生凍害以及來年春天抽薹變老,減少產量,降低質量。播種的時間過晚,則會導致越冬時幼苗過弱而被凍死。所以,突破大蔥種植的季節性制約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難題。
2.3? 化肥、農藥用量過度,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品種及用量的增加,產生了許多生態環境問題。如農藥殘留嚴重、土地板結、河流地下水污染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大蔥產業的健康發展。并且過度依賴化肥、農藥,也會使大蔥的質量難以提高,降低微量元素含量,可能會造成口感差等問題,還可能會在產品中殘留農藥等有害物質,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2]。
3? 促進章丘大蔥產業發展的措施
3.1? 打造信息數據交易平臺,提高產品知名度
首先,當地政府應該加強對大蔥質量的監督力度,嚴厲打擊損害產品形象的冒牌行為。嚴格規范銷售市場,維護大蔥經營者及消費者的權利,提高知名度。
其次,政府應成立信息收集小組,時刻關注市場供求的變化,建立市場信息反饋渠道。做好數據研究與預測,為大蔥種植戶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對于構造信息交易平臺方面,政府應加強廣告推廣或舉辦各種有關大蔥類的活動。如大蔥比賽,在大蔥收獲的季節,以產品的高、大、脆、甜等標準綜合評選“蔥王”。在收獲的季節舉辦各種活動,不僅能夠吸引種植戶前來參加,還能夠吸引媒體拍攝報道,以此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章丘大蔥”的知名度。
3.2? 提高栽培技術,實現機械化、四季化種植
章丘大蔥每年種植面積比較大,生產過程主要有播種、開溝、育苗、移栽、培土、收獲等環節。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生產力向著第二三產業轉移,使種植業勞動力大幅度減少。由于農業生產收獲的季節性差異,大蔥移栽期正是農忙季節,勞動力短缺的矛盾尤為突出。因此,實現機械化生產顯得特別重要,實現大蔥規模化、標準化種植,促進產業化發展,是提高農民收入與產量的要求與趨勢。
章丘農機局應在融合大蔥種植特點的基礎上,與農業機械制造企業合作,不斷促進農業機械的研發與改進。政府應提高財政支持與補助,進一步加大對農機的推廣力度,加大對公共設施的投入,為農民提供先進的機械設備。惠農政策等應向農業機械化傾斜,降低種植戶購買機械的成本,減小機械化推廣的阻力。政府還應提高農民素質,對蔥農進行統一指導與培訓,提高新機具的使用效率[3]。實現四季化生產,降低季節對大蔥生長的制約性,實現由小規模試驗向全區大規模實施,不斷擴大大蔥的生產規模,提高效益。
3.3? 走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現代農業同時也是生態農業,是節約資源與持續發展的綠色型農業。除了要重視在生產中使用新技術,還應該注重產品開發的多元性和綜合性,走節約資源、環境零污染的持續發展道路。章丘大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要遵循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才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對生產過程中的有害物種的防治,農民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如用醋糖酒誘殺或是趨光性誘殺。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甜菜夜蛾性藥劑或是生物農藥等都可以減輕有害物種對作物的危害。在生產過程中應特別注意農藥化肥的使用率,以減少對土壤、水源的污染。整合農業各種資源,發揮富硒土質、百脈泉水的優勢,堅持以綠色、優質、生態、安全為目標,促進章丘大蔥產業的前進與發展。
4? 結束語
通過對章丘大蔥產業悠久的歷史與現階段的發展狀況的分析,發現大蔥產業產品銷售渠道不完善,農民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不全面,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化規模較低。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打造知名農產品的方式提高農產品知名度,政府投資支持機械化機器設備的推廣,加大科技研究,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章丘大蔥向著更高、更遠、更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華梅,李革,劉紅.章丘大蔥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6):204-205.
[2]田松.有生態的農業,才有生態的文明[J].中國圖書評論,2019(8):105-112.
[3]向家祥.特色農產品品牌競爭力提升模式探討[J].智庫時代,2019(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