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鳳云
摘 要:額爾古納市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基礎好,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對額爾古納市發展全域旅游的優勢、問題及發展建議進行分析。
關鍵詞:額爾古納市;全域旅游;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7-005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0? ? ? ? 文獻標志碼:A
1? 額爾古納市發展全域旅游的優勢
額爾古納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自2004年發展旅游業至今,旅游產業快速成長。2016年10月,額爾古納市被列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全域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1? 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發展全域旅游提供載體
1.1.1? 自然資源
額爾古納市生態保存完好,擁有草原、森林、濕地、界河、冰雪等多種自然景觀,有打造全域旅游觀光的優勢條件。當地建有額爾古納濕地景區、白樺林景區、哈烏爾河景區、蒙兀室韋民族文化園、國家濕地公園等一批重點景區和精品旅游線路。
1.1.2? 歷史文化資源
額爾古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源地,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山頭古城遺址和嶺北金界壕遺址。以“蒙古族源地·世界蒙源情”為主題,開發了黃火地考古公園、奇乾古遺址群和札木合部落,打造了蒙古之源·蒙兀室韋民族文化旅游景區,舉行了成吉思汗誕辰850周年學術研討會、哈撒爾歷史文化與額爾古納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將額爾古納打造成為蒙古族尋根祭祖之地和蒙古族源文化交流中心。
同時,圍繞額爾古納歷史創作的文化作品也很豐富,如《天域額爾古納》《蒙古之源》《蒙古之源——呼倫貝爾》《勇士》,以及歌曲《呼倫貝爾大草原》、紀錄片《額爾古納的秋天》等。這些文藝作品也是額爾古納無形的文化資產。
1.1.3? 民俗風情資源
額爾古納市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有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以及內蒙古唯一的回族鄉——三河回族鄉。通過對俄羅斯族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大力發展民俗家庭游,向游客展示獨有的民族風情。
1.1.4? 口岸界河資源
流經額爾古納全境的額爾古納河是中俄界河,沿河公路交通便利、視野開闊,河岸兩國風光各有特色,是額爾古納市最具經濟價值的生態旅游資源之一。“界河大舞臺”是額爾古納重要的演藝資源,也是中俄兩國對旅游文化合作的重要探索。黑山頭和室韋兩個國家一類口岸可方便地出入國境,鄰近俄羅斯多個友好城市及鄉村,是額爾古納市可利用的遠東旅游資源。
1.2? 旅游業發展基礎好
額爾古納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吸引了眾多游客,旅游市場平穩增長。加大旅游品牌打造力度,形成了“生態、蒙源、俄俗、跨境”4大核心品牌。形成了星級酒店、主題酒店、商務賓館、鄉村俱樂部、旅游家庭賓館、家庭游接待戶6種不同類型、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的旅游接待場所。2018年累計接待旅游人數545.8萬人,旅游收入56.9億元,同比增長5.4%和11.9%。旅游業帶動就業創業、拉動經濟增長的能力日益增強,成為促進群眾增收的富民產業。
1.3? 旅游知名度不斷提高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壯大,額爾古納市的旅游知名度不斷提高。具有較多的國家級榮譽稱號——亞洲最美濕地、東北亞旅游圈重要區域、中國十佳魅力名鎮、東北千年古鎮等。其中,室韋是呼倫貝爾唯一的三千年古鎮、千年名城,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先后被評為“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特色旅游最佳濕地”和“最美中國生態城市”。另外,國民收入提高、人們休閑時間增多、旅游觀念轉變等,都為額爾古納市發展全域旅游創造了條件。
2? 額爾古納市發展全域旅游的制約因素
額爾古納市發展旅游業已有十幾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發展全域旅游方面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
2.1? 基礎設施方面
2.1.1? 道路交通方面
受地理位置影響,額爾古納市交通僅有公路,缺乏鐵路、機場等,游客不能直接到目的地,只能經由海拉爾、滿洲里等地中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域旅游的發展。
2.1.2? 景點景觀建設方面
當地景區檔次不夠高、景區建設個性化不足、大多數以觀光游覽為主,缺乏體驗參與,大部分處于門票經濟時代。
2.1.3? 旅游附屬建設相對滯后
旅游標識系統建設滯后,尤其是交通標識不全,給自駕游出行者帶來不便;旅游廁所、旅游驛站、旅游景觀大道等建設緩慢。
2.2? 旅游從業人員方面
旅游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與旅游業高速發展的要求存在差距,旅游業新業態、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短缺。從業人員整體服務質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展示旅游城市的風采。
2.3? 思想認識方面
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有關部門只重視景區景點的自然因素建設,對文化旅游重視不足。雖然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產品,但文化產品開發方面尚未形成體系,宣傳推廣不足,沒有充分把代表額爾古納市文化內涵的項目展現給游客。
3? 發展全域旅游的建議
3.1? 轉變發展觀念,變“景點旅游”為“全域旅游”
一是旅游管理人員方面。要有大局意識,高起點謀劃,轉變傳統旅游概念,規劃發展現代旅游,這是旅游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上的根本性變革。
二是旅游從業人員方面。要有全局意識,轉變發展思路,正確理解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從全域上下功夫,提高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員素質等。
三是區域內居民方面。調動區域內居民的積極性,使居民真正參與到旅游發展中來,實現社會共建共享的局面。
3.2? 壯大旅游產業,促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全域旅游不僅是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模式,更是一種新的區域發展模式,是縣域經濟、市域經濟在新常態下的一種創新形態和模式。旅游業要與工業、農牧業、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融合發展。
3.3? 升級旅游產業,發展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互聯網+旅游”的集中體現,可以給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服務,實現與游客的有效互動交流。發展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旅游業發展的主線,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是地方展示旅游形象的窗口。要抓住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契機,精心謀劃,合理布局,明確創建重點,使旅游產業真正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