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金融發展模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在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中,受經濟基礎的影響,金融發展分別出現不同的特征,而且從整體上看金融發展的效果并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將普惠金融的發展模式與現階段的金融發展相結合,通過將普惠引入發展模式來帶動現階段金融的發展
關鍵詞:普惠金融;商業銀行;金融發展
據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促進轉型跨躍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抵住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支撐,關乎著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后勁,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無小不穩,無小不富,不小不興”。當前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并不容樂觀,長期調查表明,多數中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成本高、利潤薄等多重困境。與此同時,受制于企業自身規模小、生命周期短、抗風險能力不強,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產權不明晰等因素影響,外部投資者對中小微企業的投資熱情普遍不高。
普惠金融是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的概念,立足于機會平等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目前已成為國家的大政方針,也是商業銀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F階段,大力實施普惠金融政策,即能有效地幫助廣大中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支持,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又能促進我國金融市場體系的健全和完善,促進商業銀行業務的轉型發展。商業銀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積極落實普惠金融業務: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政策執行
為更好地適應當前金融形勢的發展,筑牢客戶基礎,行穩致遠,商業銀行就必須調整業務結構,推進轉型發展,而普惠金融是未來創造盈利的重要領域,商業銀行需轉變經營理念,由“做大做強”到“大小都抓”,高度重視普惠金融業務,運用金融科技、大數據理論,不斷豐富和完善信貸產品種類,目前,已有部分銀行作出有益的嘗試,如:建設銀行推出的全線上產品小微快貸、云稅貸,中行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的“出口融達、簡押通寶”的信貸產品,農行為方便三農線下交易結算推出了農銀E管家等,均有效解決了部分市場的痛點問題,成為了大銀行服務小群體的典范,得到了廣泛好評。
二、加強普惠金融管理體制機制建設
一是要建立普惠金融專項信貸評審機制,審批授權管理機制,同時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強化KPI考核導向,納入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指標,降低普惠金融貸款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明確資本計量、成本分攤和收益分享機制等;二是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及風險分擔機制,運用大數據完善風險撥備和核銷機制,建立不良貸款快速處置通道,落實盡職免責條款,使銀行員工能放下包袱做好普惠金融。
三、創新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思維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
一是運用互聯網實現批量式的線上交易,如建設銀行設計出建行惠懂你APP,實現了一站式審批,一戰式放款和一站式收費,推出善融商務電商平臺,提供線上線下融資支持;二是加強大數據的運用和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利用稅務、海關、法院、工商等政務大數據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現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畫像;三是創新知識產權質押、風投參股、企業期權補償等模式,以緩釋風險。
四、加強人才培養和消費者宣傳教育工作
商業銀行應成立專門的普惠金融事業部和普惠金融團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批業務水平高超,執行能力強,市場反應較快的專業人才隊伍。同時,應加強普惠金融宣傳教育工作以提高消費者的金融基礎知識,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如此即可以展示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成果,也可以動員全社會一起做好普惠金融工作。
五、加強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
商業銀行應在普惠金融領域加強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利用其線上的優勢推廣普惠金融項目。如建設銀行與阿里,中行與騰訊,農行與百度均開展戰略合作。同時也應加強與擔保公司,評估公司,審計公司等其他相關公司的合作。使普惠金融政策能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添磚加瓦。
國家方針政策引導、新技術的發展和小微企業的真實金融訴求,為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普惠金融的紅利成就了富國銀行的逆勢而上,在科技引領、數據驅動、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國內商業銀行需團結一心、共同協作,不斷豐富和完善惠金融業務的市場覆蓋面及品牌影響力,建立普惠新生態,才能實現大中小微企業互促共生、銀行企業互利共贏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機遇與挑戰[J].楊錚. 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1)
[2]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機遇與挑戰[J].陳丹,李華. 南都學壇,2019(01)
[3]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機遇與挑戰探討[J].李保生.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3)
作者簡介:夏鵬程,1987年3月,男,漢,四川廣安,本科學歷,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