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瑩
摘 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為人們帶來更好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教育觀念。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家長們都支持在應試教育階段為學生選擇一門選修課。高中階段的美術教育以鑒賞為主,美術鑒賞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藝術品和藝術文化。然而,傳統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筆者首先分析了當前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討了高中美術鑒賞高效化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美術鑒賞;高中;教學方式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人們從未停下追尋美的腳步。[1]美來源于生活,隨處可見。就如早期的甲骨文和象形字其實就是一種美,它是承載了人類信息的繪畫語言。直到現在,美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談論的內容,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不少學者都對美有著自己理解。而美術鑒賞就是一種講解美、宣傳美的課程,課程中教師為學生講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藝術作品的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2]并且,在美術鑒賞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心情也能得到放松,這對高中生的學習有所幫助。然而,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中,由于教師思想認識不足,教學方式選擇錯誤,使得美術鑒賞課程內容枯燥乏味,學生難以保持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美術鑒賞課堂的教學效率自然難以得到提升。對此,為了響應新課改的需求,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構建高效化的美術鑒賞課程。
一、高中美術鑒賞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美術教育觀念落后
從高層領導到基層教師,從家長到學生,要充分理解知識、道德、審美教育之間的關系,學會衡量。[3]他們的眼睛經常盯著語言和其他文化的教學,特別重視考試科目,而忽視了審美教育對道德和知識的輔助作用,沒有意識到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同時發展,同時培養。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美術教師普遍還是以學生的主課學習為主,當主課老師問其借課時,美術老師也是無條件答應。因此,美術教師落后的教育觀念是高中美術教育面臨的問題之一。同時,學校方面開展的美術教育也是流于形式,沒有設置單獨的藝術教育場所,美術教材單一,只有藝術教科書??菰锓ξ兜慕逃齼热菀约皢我坏慕虒W方式,導致學生的藝術學習最多只是根據教科書進行復制,并沒有注意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沒有積極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二)美術師資力量薄弱
高中教學主要以語數外為主,美術課設置的課程明顯不足。并且,美術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都較為低下,這不利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高效化發展。常常出現高中美術教師一人帶多班的現象,這無疑加大了美術教師的教學負擔,而其教學質量也會因此而下降。[4]一些課堂中,美術教師僅僅為學生播放一個美術鑒賞記錄片來打發時間,完全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并且,在這薄弱的師資力量的現狀下,一些學校還出現了師資力量浪費的現象。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逐漸刪減藝術課程,將這些課程的課時讓給文化課老師進行補課或者是自習,這就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極度浪費,沒有實現專業課老師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三)美術教學方式落后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藝術教學除了繪畫教育這種單一模式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學會美術欣賞,能夠具備足夠的條件欣賞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可以通過圖像、視頻等渠道感知更美的事物,通過美術作品欣賞來豐富教育資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美術鑒賞課。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依舊以教師的演講和示范為主,沒有做到文化知識的鋪墊,而是直接進行技能訓練,這是一種機械化的訓練,病態的教學方式。美術鑒賞教學的教材也很單一,只有美術課本,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配備美術教材,學生唯一能接觸到的美術資源就是課本,學習方式就是照著課本機械式地臨摹,并不能真正領悟到美術教育的真諦,久而久之,還會使學生喪失美術學習興趣,這是我們極其不倡導的美術教學方式。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注重美術鑒賞教學環境的營造
為了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從課堂環境著手。事實上,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有利于任何一門學科的開展,而美術教育中,色彩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創設良好的色彩環境,從而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在這樣的美術學習環境中,學生自然能夠感受到美術之美,其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也將大大提高。
例如,在高中美術鑒賞“彩塑”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用詩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并且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想像春意盎然的畫面。在想像的空間內,學生不僅可以深刻地體會到詩句中豐富的色彩,同時也能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個美好春天的畫面。如此一來,教師就為美育課堂開了一個好頭,學生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本節課的內容,課堂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二)注重學生美術鑒賞興趣的培養
美術知識的學習和畫畫技巧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學生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如果美術課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繪畫技巧的解說層面,就很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美術產生厭惡情緒。[5]相反,美育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的滲透則能有效改變現狀,美育教育強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這是在學生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學生對于美術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是非常愿意并且積極參與的。這對于課堂愉悅的情境創建有巨大的作用。課堂不再是一個老師講、一群學生聽,而是一群學生問、一個老師答,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例如,在高中美術鑒賞“古代人物畫”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傳統的教學受書本教材限制,而美術教材主要以圖片為主,文字內容較少,學生不能充分了解古代人物畫,且記憶力不足。往往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的知識,在下一節課時學生已經全部忘記。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美術美育教學,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多媒體課件,在人物畫旁插入一段人物介紹。除此之外,針對人物畫中的重點人物,教師還可以設置超鏈接為學生播放人物視頻傳記,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地增強學生對人物的記憶。同時,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學習歷史人物身上的優秀品格,將美育教育滲透進美術教學中,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注重美術鑒賞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長期的課堂學習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同時,無窮無盡的興趣也會在小小的課堂、枯燥的久坐中消失殆盡。高中美術更是如此,高中生肩負沉重的學習任務,經常出現在美術課上做其他學科作業的現象,這不利于高中美術教學的發展。美育教育滲透高中美術需要將其與生活結合,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寫生教學,這不僅可以調劑學生的美術學習,還可以大大提升美術學習興趣。并且,在自由寬松的寫生環境下,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空間也將得到拓展,能夠有效緩解其學習壓力。
例如,在高中美術鑒賞“現代建筑”的學習中,教師展開課堂教學內容,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觀摩校內建筑,或是教學樓,或是食堂宿舍,或是體育館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建筑進行寫生。藝術源于生活,如果僅僅在課堂上簡單地講解,學生無法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比如說簡單的物體的影子和實物的關系、明暗交界線的應用、色彩的漸漸變化等,如果只是單純地灌輸給學生這些理念知識,學生難免會難以理解。所以說,在自然中講解如何構圖,如何用色彩表達,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
(四)注重美術的多元化教學
打破傳統美術教學的死板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接受美術知識,對美術更感興趣。根據各個年齡段的發育特點,學齡期的學生更喜歡競賽類的游戲,所以學校可以多開展美術競賽等活動。協調好教學進度,可以在期中期末前后開展,也可以把美術比賽的成績作為總成績的加分項,這樣不僅讓學生得到競賽的快感,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美術學習的重要性,改變只有語數外的局限性,開闊眼界,提高思維的靈活度和動手能力。通過競賽可以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使其快速捕捉周圍的事物,再運用美術,描繪出自己觀察的事物。而老師則應該更多地鼓勵學生加入,讓學生在競賽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這對于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都有很大的好處。
三、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高中美術教育作為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一門課程受到了各個中學的廣泛關注。在高中階段,傳統的美術鑒賞教育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并且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其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都是巨大的。這樣的學習環境不利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發展。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需要實行改革,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合理的安排課程,培養學生的色彩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這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也有利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東.探討新課改下高中美術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7(16):12-13.
[2]秦明芳.淺議高中美術鑒賞課[J].學理論,2017(32):1-2.
[3]謝可高.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性質與特征[J].藝海,2017(2):23-24.
[4]劉旭輝.新課改后高中美術鑒賞課初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112-113.
[5]張春苗.談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審美教育[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1):25-26.
作者單位: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