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峰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的職能也在逐漸發生轉變,而政府職能的變化必然引起政府機構其他方面的改革與轉變,其中就包括財務會計制度。2017年10月,《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規定從2019年1月1日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新制度提出政府會計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組成,這標志著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要逐漸向以“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作為共同基礎的新型政府會計轉變。文章就旨在探討改革后的新政府會計制度與舊政府會計制度相比的創新點,以及我國相關行政機構在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時應注意的問題,以推動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創新分析;建議
一、舊政府會計制度的弊端
(一)當前政府會計多制度并存
舊政府會計制度缺乏統一性,存在多種針對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政府會計制度。在原政府會計制度體系內,我國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實施兩種不同的會計制度,而事業單位內不同行業的會計制度也會存在一些不同,例如高校內實施的會計制度與公立醫院內實施的會計制度存在一些差別,所以導致無法對不同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對比分析,不利于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交流,也會使國家資源配置出現不合理情況。
(二)無法準確衡量政府的資產、負債及績效情況
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而收付實現制是以現金的流入與支付作為“收入”和“費用”的入賬原則,所以政府無法完整衡量自身在某段時間內的實際收益和費用,從而導致無法對政府機構在某段時間內的實際績效進行精確的計量。“收付實現制”不僅無法準確衡量政府機構在一段時間內的收益與費用,同時也無法準確計量政府的資產與費用。根據會計基本等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可知收入的增加必定對應企業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而費用的增加必定對應資產的減少或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由于所有者權益等于資產減去負債,因此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也就對應著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對應著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從而只要收入與費用出現了變動,資產或負債就會出現變化,即某會計主體在記錄收入與費用的同時,也會對應記錄資產或負債。而根據“收付實現制”會計基礎記錄的收入與費用缺乏完整性,所以與收入和費用相對應的資產或負債也會出現記錄不完整的問題,使得政府的資產與負債無法得到準確反映,這會影響政府機構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增大金融風險發生的機率,最終對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不利于政府機構管理人員的決策制定
由于原政府會計制度僅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使得政府的資產與負債無法得到準確反映,尤其是政府機構的一些隱性負債無法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中得到反映,還有政府機構擁有的一些資產,其反映在財務報告中的價值往往比真實價值偏高,因為政府會計制度沒有規定對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所以導致記錄的資產價值虛高。政府機構資產與負債記錄的不準確,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人員決策的失誤。所以原有政府會計制度無法向相關信息需求者提供完整且準確的信息,不利于相關信息需求者決策的制定。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創新分析
(一)重塑會計要素
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政府會計制度相比,其創新點之一是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要素進行了重新設置。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會計要素包括兩大部分—財務會計要素與預算會計要素。財務會計要素主要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支出和結余。在新制度財務會計要素中,“費用”要素代替原“支出”要素。政府會計要素的重新設置是這次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一大重要舉措。眾所周知,會計要素屬于整個會計體系的基石部分,其設置的合理性直接影響整個會計體系的合理與有效,因此會計要素的調整對整個會計體系而言非常重要。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重塑了政府會計要素,使其更具合理性與完整性,同時也便于“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在政府會計體系的應用,提高了新政府會計制度的使用價值。
(二)使政府會計體系實現“三雙”模式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又一大創新之處是實現了政府會計體系的“三雙”模式,使政府會計體系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政府的各項業務與政府的各類資源。政府會計體系實現“三雙”模式,主要指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會計的功能得到了強化和擴展,由以前單純的“預算會計”向“預算會計”+“財務會計”轉變,即政府會計不單單是要編制各項預算報告,還要對政府擁有的資產、承擔的負債以及政府的收入和費用進行計量與反映;二是政府會計基礎得到了優化。以前政府會計的基礎僅僅是“收付實現制”,而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基礎是既包括“收付實現制”,又包括“權責發生制”。這樣有利于政府資產、負債以及期間績效的計量,可以使政府的資產、負債等會計要素得到更加準確的反映,同時也有利于考察相關政府機構的績效,這對于日后政府機構相關人員、資金的分配非常重要,所以政府會計基礎由以前的單一模式轉變為現在的雙模式極大提高了政府會計體系的質量,增強了實用性;三是政府會計報告體系得到了完善。原政府會計體系僅包括預算報告,但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由于加入了“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因此在原預算報告的基礎上,新增了財務報告。這種“雙報告”的報告體系,有利于政府機構管理人員決策的制定,提高了管理人員決策的有效性,減少了決策的失誤。新政府會計制度使政府會計體系實現了“三雙”模式,極大提高了我國政府會計的適用性與有效性,推動了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發展。
(三)采取平行記賬模式
新政府會計制度改變了以往政府會計的記賬模式,實現了“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雙記賬模式,這也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創新之處。由于原政府會計制度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因此政府會計的職能只包括預算會計,但是改革后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加入了“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使得政府會計的職能由單一的“預算會計”向“預算會計”+“財務會計”雙職能轉變,會計職能的轉變必然要求會計核算模式的調整,政府會計需要對涉及預算管理的現金業務進行雙重核算,做賬時做“雙分錄”,要“平行記賬”。平行記賬模式的建立豐富了政府會計體系提供的信息,充分滿足了政府會計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要,同時也有利于政府機構相關領導層決策的制定。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實行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的思維轉變
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政府會計制度存在很大的區別,最大的而不同就是新政府會計制度引入了“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會計基礎的轉變,使得政府會計核算模式、政府會計要素等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或調整。所以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行對于政府機構的財務人員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他們需要改變以前的會計思維,重新建立新的政府會計思維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機構領導層的支持是非常重要。例如政府機構領導者可以組織機構內的財務人員到專業培訓機構或高校進行系統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學習等,使政府機構財務人員能夠盡快轉變觀念,調整原有思維模式。
(二)財務信息系統的升級
新政府會計制度不僅要提供預算會計信息,還要提供財務會計信息。因此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財務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所以相關政府機構應該對現有的財務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的升級,提高財務信息系統質量水平,使其適應新會計制度的要求,推動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
四、總結
總之,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政府會計制度相比,出現了很多創新的地方,而正是這些創新點推動了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發展,使其達到了更高的水準,增強了政府會計制度的適用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東利.新形勢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1).
[2]陶然.關于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12).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