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國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中職數學教育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模式,尤其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積極性等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的同時,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實現認知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地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質量,本文簡要分析新常態下中職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教學策略 教學質量 有效性
伴隨著中職數學教育模式的不斷轉變,中職數學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方法均在不斷調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填鴨式、灌輸式等落后的教學方法顯然不再適用于中職數學課堂。
在有效課堂建設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通過自主性學生激發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從而構建有效課堂教學。因此,探討新常態下中職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具備重要的教育價值。
一、中職數學教育現狀
當前中職數學教育水平仍然處于停滯不前的困境,原因分析如下。
從教師角度來看,主要是因為教學方法方面的不合理,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定式教育現象嚴重,導致教學氛圍比較沉悶。
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習積極性較差,不會主動探索和思考數學問題,學習過程中只會在教師的要求或指揮之下進行思考,缺乏思考自主性,導致整體教學效果較差。
合理的創建“快樂”“高效”的教學課堂能夠有效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尤其是對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作用明顯。
二、新常態下中職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1.豐富趣味性,提高引導作用
在之前的中職數學課堂中,教師普遍采用口頭描述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本身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思維探索能力的培養等均會形成阻礙。對此,在中職數學教育中突出高效率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途徑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比較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引入教學情境,即借助情境作為背景,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在學習思考過程中的主動性。
中職數學教師為了強化教學趣味性,可采取辯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輕松,同時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會隨之提升。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交流中也必然會存在沖突,此時的沖突便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2.突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提出問題的方式吸引對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同時通過問題提出后的思考分析,實現對學生問題解決思路的培養,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探討以及交流互動當中,從而實現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性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具備一定的推動作用。借助問題引發思考,可以促使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進而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對于“已知點P(x,y)是圓(x-3)2+(y-4)2=1方程上的一個點,求y/x的最值”這一題目,學生可以借助參數方程或直接應用圓點性質的方式解題,但是解題過程相對比較復雜,同時解題時的易錯率比較高。
對此,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解題,讓學生通過問題形成應用其他方式創新解題的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k=y/x,讓題目轉變為求直線y=kx的斜率價值問題,然后再引出解決題目
問題。
學生也可以按照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通過極差、平均數等已經掌握的知識,結合實際案例對不同數據、平均數的偏差等進行分析,最終獲得答案。這一思考探討的過程便是借助問題實現遞進性的推導,同時學生的思維也會隨著問題的解決而不斷進步,從而達到教學質量的持續性提升。
再例如,在分式這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分式概念為“分式值為零時,想要分式有意義分式分子需要為零;分母為零,如果分母為零,則分式不具備意義”這一知識點,教師以往會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附帶大量題目促使學生記憶并逐漸掌握。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死板且單一,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存在明顯的阻礙。
3.啟發思維,培養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與能力,就必須讓學生不斷地嘗試,為學生提供可以表達的內容,從而促使其逐漸掌握表達的技巧與
方法。
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圍繞問題導學法作為訓練的基礎依據,并以思維訓練作為主體,事先預定好思維的方向,尤其是思維的重點、難點以及關鍵點等,預先溝通好知識的聯系樞紐,并充分應用教材進行問題質疑,從而達到問題的有效解決。
例如,在《代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有意識地安排文字語句翻譯作為代數式的訓練題目,但是對于法則實行翻譯的例題與訓練題目并不多。對于這一情況,為了更好地啟發學生的達標思維,可以將運算法則逐一采用符號的方式進行翻譯。借助一些運算法則的翻譯訓練方式,可以讓學生以多種形式實現對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理解,從而實現解題技巧的持續提升。
4.借助信息化,強化學習效益
在中職專業教育中,數學雖然屬于重點教學課程之一,但是教學內容相對比較豐富,涉及面也比較廣,再加上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特征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積極性比較差,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走神、抵觸。另外,教師如果采用傳統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比較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阻礙時往往會逃避。
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首要任務便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進行知識講解,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將傳統枯燥乏味的知識以豐富多彩的視頻、圖片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復雜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
5.強化思想引導,強化教學有效性
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等因素,導致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效果并不突出。下面以類比與歸納為例探討有效教學策略。
(1)類比猜想。類比猜想主要是對兩個數學問題或結論在部分、整體相同或相似的情況下,采用類比的方式獲得全新的命題或結論的猜想。
類比猜想是一種問題探索、發現以及解決過程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創新思維活躍度的有效方式。對于中職教師而言,應當在平常的教學中鼓勵學生習慣性采用類比猜想的思維方式,在開拓思維與視野的同時達到學習效果的持續提升。
例如,在平行線的判定教學過程中,賈環性質的題設與結論時,便可以獲得同位角相等以及直線平行的結論。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提問、類似或交換性質等進行題目設置,也就是同旁內角互補時是否可以得到其他結論。
(2)歸納猜想。在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同時,可能會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此時便可以將問題進行注意列舉,將所獲得的結果進行對比、綜合分析,之后歸納總結,大膽猜測其中的結論。
在圓周角性質的學習方面,圓心與圓周角有三種可能,也就是圓心在圓周角的邊上、圓心在圓周角的內部以及外部。教師在分析第一種情況之后便可以將后面兩種情況以歸納總結的方式轉變為第一種,從而獲得共同的結論。借助這一種思維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理解與探索欲望。
三、小結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教學價值,借助趣味性、啟發性等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意識以及數學能力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在具體操作方面,教師需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的設計以及導學,注重教學的環境以及情境的創設,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從而達到優化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邱心玫,黃愛玲.經濟新常態下中職校長創新領導力探究[J].教育評論,2018(10).
[2]謝志芳.思維導圖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評《初中數學課例研究與典型課評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8(4).
[3]楊月梅,陳忠民.“互聯網+”背景下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芻議——基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8(3).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衛生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