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捷
【摘 要】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當中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多,而第三方支付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第三方支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這一支付模式在運營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用戶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以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如何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關鍵詞】 網絡金融 第三方支付 安全性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地進步,互聯網技術正在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給經濟社會帶來了改革的推進力。金融行業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金融模式創新不斷增多,第三方支付就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從八年前開始,中國人民銀行為符合資質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頒發了第三方支付的許可,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現在人們出行所需要攜帶的現金越來越少,依靠移動終端就能夠完成支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在第三方支付當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消費者的資金權益極有可能受到損害,并且第三方支付機構對于這些安全問題,并沒有很好的進行解決,所以這一問題阻礙著第三方支付的進一步的發展,所以我國需要建立完善的網絡金融安全機制,保障交易安全以及消費者資金安全,促進第三方支付這一模式的進一步普及與發展。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具體內容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在買賣雙方互相不了解的情況下,由于雙方擔心資金安全與交易安全,對對方缺乏信任,由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居中者,為二者提供交易服務的金融模式,從本質上來說,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就是為客戶提供一個中間的過渡資金賬戶,消費者將資金轉入到這一賬戶當中,再由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在消費者收到商品或者服務以后,再由第三方支付機構將資金付給商家,在這一過程當中,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作用就是要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避免詐騙行為的出現。
第三方支付機構如果從性質上來講,應該與銀行有所區別,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存款、儲蓄等服務,而第三方支付機構是不能夠進行這類業務的,但是其又與銀行業務有許多的相同之處,交易者將自己的資金放置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賬戶內,就類似于銀行的存款業務,另外第三方支付平臺現在還提供理財產品等相關金融產品,所以其金融性質是不可否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應當是一種金融性質的支付結算組織。
在第三方支付當中,這一模式涉及到的客戶就是交易雙方,而這二者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現在在我國法律當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學說,存在著一些爭議,本文認為在這些不同的學說當中,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雙方的委托代理人的學說最為合適,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流程當中,首先支付平臺接受消費者付款,這一過程當中可以將支付平臺視為消費者的委托代理人,由支付平臺代理消費者完成交易,如果從法律角度來講,就是消費者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簽訂用戶協議,這一協議其實本質上就是消費者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的民事合同,借由這一民事合同,消費者將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出來,委托第三方支付平臺代理自己進行付款行為,而商家也是如此,商家同樣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簽訂了用戶協議,約定由商家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或者服務,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消費者收到產品或者服務以后,如果產品與服務達到了消費者與商家事先約定的條件,就由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付款。因此,本文認為在第三方支付當中交易雙方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之間的關系屬于委托代理關系。
三、第三方支付中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
我國意向注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但是第三方支付作為網絡金融行業當中新生的金融業態,在法律上相關監管規定還不夠完善,所以在這一金融模式當中,消費者以及商家的資金安全問題還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容易受到損害,并且在安全風險發生以后,還沒有有效的手段能夠及時的挽回消費者的損失。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大眾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具體來講,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消費者的資金安全難以保障。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商家與消費者交易使用的一般是虛擬貨幣,在網絡上完成交易,并不像傳統交易那樣使用現金,雖然有效避免了現金容易丟失等缺點,但是虛擬貨幣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例如虛擬貨幣必須要有一個存儲系統,某些不法分子為了獲取利益,采用病毒等攻擊手段來對這一系統進行攻擊,進而威脅到消費者資金安全,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除此之外,對于系統當中存儲的閑置資金,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沒有完善的監管體系,導致出現資金被非法挪用等問題,具體來講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的系統存在問題,由于不法分子的攻擊導致消費者資金受到損失。近年來,有些不法分子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使用偽基站模仿運營商號碼,再通過相關技術,就能夠在一定區域內截獲用戶的手機信息,進而再利用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加以自己的攻擊手段,盜取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的消費者資金,近年來在深圳、武漢等城市均有這類犯罪案件出現,這些不法分子為了獲取更多的手機信息,甚至還會采用移動的手段,由專人負責攜帶偽裝的基站前往商業街等人流聚集的地區,在這些區域,人們往往在對商品進行挑選,或者是游玩,因此不會將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手機上,這更成為了不法分子的機會,在武漢地區破獲的案件當中,犯罪分子正是選擇了光谷步行街這一商業中心,通過背包內攜帶的偽基站,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手機信號的截取,獲取到了手機上的信息,進而盜刷了用戶的支付賬戶。這一問題的重點在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系統不完善,安全性不足,導致了用戶的資金受到損害,成為了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的重要阻礙。二則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平臺對于沉淀資金的安全保障不健全。沉淀資金指的是在第三方支付模式當中,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屬于居中地位,因此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所以在收到用戶紫金以后,不會立即將資金交付給商家,這一過程當中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而正因如此,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當中,有著大量的閑置資金,這些資金就被稱為沉淀資金。但是在我國法律體系當中,并沒有針對沉淀資金的相關規定,因此難免有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的工作人員試圖將資金占為己有,也有些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私自挪用這些資金,利用其進行投資等業務,危害到資金安全。所以在沉淀資金這一方面,國家需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沉淀資金使用權是否歸屬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又應當如何對沉淀資金進行管理,另外、沉淀資金在閑置過程當中,有可能或產生孳息,尤其是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進一步發展,沉淀資金進一步增多,利息量自然也會越來越客觀,這部分資金的歸屬應當由法律給與明確的規定。
(二)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出售。消費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時,為了驗證身份,保障自身安全,難免會將自身信息告訴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當中,一些人為了謀取不法利益,將存儲于系統內部的個人信息復制下來進行出售,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這些信息泄露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許多商家利用信息推送廣告,甚至有些犯罪分子通過購買個人信息實施詐騙,威脅到了我國社會的正常秩序,所以個人信息安全也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安全體系建設當中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四、完善我國第三方支付中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議
(一)完善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由于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斷增多,所以第三方支付行業越來越復雜,想要實現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我國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現金經驗,針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個人信息出臺專門的法律進行規定,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避免泄露行為的再次發生,具體來講,法律首先要對第三方支付平臺能夠獲取的個人信息進行明確的規定,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基礎上獲取個人信息,超出此范圍的個人信息應當由法律予以保護,不允許支付平臺獲取。其次是法律要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責任,建立專門的監管體系,在進行收集個人信息以及進行信息的加工等行為時都需要征求用戶的同意才能夠進行,而當用戶信息泄露時,第三方支付機構更是要承擔個人信息泄露的法律責任,在這一方面的法律當中,要對法律責任進行明確的規定。
(二)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完善孳息歸屬制度。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安全體系建設工作當中,第三方支付機構首先要加強自身網絡系統的安全建設,在支付機構當中,可以推行保險制度,為用戶資金投資保險,一旦發生安全風險,用戶能夠從保險公司得到資金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損失。另外對于沉淀資金,我國法律要給予明確的規定,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行為,明確其對于沉淀資金擁有何種權力,能否使用沉淀資金進行投資,還要對沉淀資金所產生的孳息的歸屬權進行明確的規定。
五、結語
第三方支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這一支付模式在運營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用戶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以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如何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網絡金融行業、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艷.網絡第三方支付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9.
[2] 劉穎.淺析我國第三方支付風險管理現狀[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300-301.